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证券导刊》2014,(14):57-57
马年以来,受益于新增外汇占款的增加,货币市场流动性呈现较为宽松的态势。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从2月初的4.26%跌至1.83%,是2013年“钱荒”以来的新低。3月1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有望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参考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经验及影响来看,伴随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收益率有望提高,规模也有望继续扩大,货币市场基金面临较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余丰慧 《金融博览》2013,(22):86-86
2013年后半年以来,特别是6月20日的中国内地罕见银行钱荒后,钱紧、钱荒似乎像恶魔一样附体于中国资金市场。针对外汇占款增加1200多亿元,中国央行停止了逆回购操作,却使得银行钱紧又来,货币市场利率,国债收益率都较大幅度攀升。现在看来,钱荒是一个顽疾,不从体制机制上改革和理顺金融市场、银行业市场秩序,钱荒必将继续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份“钱荒”以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承压,货币市场利率、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发行利率与到期收益率均上行。2014年春节过后,银行间市场短期资金趋于宽松,隔夜SHIBOR由1月28日的4.85%下降至4月25日的2.36%。预计今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状况要好于去年,但不能就此乐观推断未来不会再发生“钱荒”。  相似文献   

4.
黄隽 《金融博览》2014,(3):13-13
2013年.两波”钱荒”不断引发市场焦虑。同时也有人直言,并不存在”钱荒”,市场缺的不是钱,而是流通渠道,究其直接原因,是由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缺陷而起。  相似文献   

5.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利率上升带来的最大宏观风险是,其会对过去信用和房地产过度扩张带来多大的冲击。2013年10月下旬以来,市场利率全面上行,引起投资者广泛关注。其实,银行间市场利率在2013年6月"钱荒"之后虽有回落,但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上半年,而且债券发行利率、票据贴现率等利率也在下半年一同上行。利率上行背后的推动因素是什么?当前利率上行是一个短周期现象,还是存在着长周期的深层次原因?利率市场化对利率的走势  相似文献   

6.
在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攀升、股市指数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不论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还是媒体都蔓延着一种“钱荒”的气氛,似乎中国经济和金融已严重缺乏流动性了,并目情形还将加剧。但事实上,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是充足的。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3,(23):24-24
6月24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线下挫,上证指数大趺5.3%,“钱荒”席卷整个金融市场。截止6月24日,上海银行间隔夜利率仍维持在6%以上,7天、14天、1月同业拆借利率均超过7%。持续的资金紧张使各类机构纷纷通过“抵押债券”借钱度日,从而推高债券回购利率,也为相关产品提供了“赚钱”机会。  相似文献   

8.
2013年6月份中国银行间市场的'钱荒'令人记忆犹新,12月份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再次持续飙升,然而,就在市场继续准备迎接2014年持续的债市严冬时,市场却突然回暖。为什么同样是利率市场化,2013年下半年会闹'钱荒',2014年年初资金成本却如此之低?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左右市场利率?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投资与理财》2013,(14):18-20
进入6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迅速攀升,其中隔夜拆借利率涨幅尤为迅猛,从4.5%起步,盘中先后攻破10%、20%、30%大关,不断刷新银行间市场成立以来的历史纪录。一时间,银行缺钱的言论甚嚣尘上,“钱荒”一词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0.
白利倩 《理财》2014,(2):60-61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年末市场资金面风云突变,资金利率大幅飙升,不少品种创下6月“钱荒”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11.
以往年的经验,银行间的揽储大战势必拉高市场利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近期,众多理财产品已表现出这种征兆。每年的6月份都被称为“钱荒季”,也被认为是一年中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最好时机。去年6月出现的让金融界无比震撼的“钱荒”,我们还记忆犹新。如今又跨入了6月份,银行的揽储大战又打响了,“钱荒”是不是又来了?我们是不是要进点银行理财产品呢?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起步.近十多年来进展不大.相对于大多数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而言.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是非常滞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一项重要的金融改革工作。本文对我国利率市场改革情况进行了评析.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改革之后存在的风险以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钱惠琦 《科学投资》2007,(12):70-71
明年元旦开始将按新的利率还贷,“供房族”的压力将加大不少。是筹钱提前还贷,还是用这些钱去投资生利,这是“供房族”现在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不管是利率管制还是市场化的利率,都是为了更好的资金配置。利率管制曾对我国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同时也渐渐不适应我国的经济现状。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有成本的.如果成本在一定的时间内被收益所吸收,则改革更易成功:尚若改革的风险短时间内集中释放,往往会导致改革的失败。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看,深化利率改革需要审慎遵循渐进式和有管理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5.
《投资与理财》2014,(6):70-70
2013年对金融市场来说,可谓是不平静的一年,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改茧布局到利率市场化正式开启;从”钱荒”蔓延到信托规模突破10万亿:从房地产“新国五条出台,房价不降反升,到黄金价格首次年度大跌;从互联网金融盛行到证券市场投资机构业绩两级分化,投资者感受到了金融市场的惊人变化。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2014年,投资者该如伺布局、如何实现理财目标呢?  相似文献   

16.
朱锋 《济南金融》2004,(6):41-43
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伴随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而展开的.是市场经济改革至今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不可逆转的一种基本态势。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甚至给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可以说,当前讨论利率市场化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是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近日。山东省金融学会组织召开了学术委员会利率市场化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曲彬 《金融博览》2014,(7):52-53
从1993年开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经历了20年。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其改革进程影响到整个金融体制的方方面面,这一过程充满风险。因此,借重”外脑”,吸取成熟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显得非常重要。美国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此次所谓的“钱荒”,不过是一次传统信贷渠道难以适应经济转型从而导致的小风波。但如果相关体制不尽快改革,恐怕此次市场流动性问题会继续蔓延。而改革的大方向是调整利率管制,同时让信贷渠道从“水渠”向“血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流动性是命     
人生无常,你可能永远无法预测自己什么时候需要钱。今年6月底“钱荒”的债市让人想起做投资时一定要注意流动性,也就是要“卖得掉”。  相似文献   

20.
突如其来的“钱荒”让一向财大气粗的中国银行业纷纷加入到了借钱大军中。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一度暴涨578个基点,飙升到13.44%,隔夜回购利率一度狂涨到30%,创出年内高点。除了在银行间市场借起了“高利贷”,还发行了大量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24日A股暴跌,银行板块跌幅居前。虽然证监会此前表示IPO重启没有明确时间表,但近期流动性持续紧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