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获得影响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云南省4200家农户进行了调查,根据所获得的3432份有效问卷数据,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最大的是其他乡村从业人员比例,其次是乡村从业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再次是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和农业人口比例。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演化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强  时慧娜 《经济地理》2008,28(3):469-474
以省域为研究单元,结合东中西地区,利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集中化指数指标及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1993年以来,中国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和演化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指出:乡村从业人员在各行业的集中程度不同,工业和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从业人员集中度较高的省份多位于东部,农林牧渔业则多位于中西部;乡村工业从业人员在省域尺度的分布最不均衡且呈扩大态势,农林牧渔业则最均衡;东中西地区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具有路径依赖性;乡村工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一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变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近年来也表现出较强态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1985~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农村人均第一产业总产值、农村非农劳动力数量、城市地均生产总值、单位农业产值的财政投入四个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非农劳动力数量与农民收入成反比,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据此时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在推动农村三产融合、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甘肃省14市(州)2015—2020年乡村旅游运营效率情况,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2015—2020年甘肃省乡村旅游的运营效率值,进而采用Tobit模型分析乡村旅游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15—2020年间甘肃省乡村旅游运营效率整体偏低,在时间趋势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从市(州)的具体情况来看,各市(州)乡村旅游运营效率差异显著,仅有张掖市和金昌市持续保持运营有效。(2)乡村旅游资源、交通便捷程度、城镇化水平和政府支持情况对甘肃省乡村旅游运营效率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其中交通便捷程度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乡村旅游资源和政府支持情况的影响程度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强化品牌建设和人才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程苗苗  祁玲  姚静 《经济师》2024,(2):152-153
乡村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将旅游、居住、养老三大功能融于一体,有利于帮助解决养老难题,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对老年人的养老现状以及乡村旅居养老的需求等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发现西北农村普遍存在养老配套设施存在短板、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等问题。在描述统计分析基础上,以个体状况、健康状况等指标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城镇老年人乡村旅居养老的意愿受年龄、是否有养老保险、健康状况、是否满意当下的养老方式影响最为显著。最后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原则,提出乡村旅居养老的发展应健全旅居养老的基础设施,加大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城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其次是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2)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乡村发展要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推动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3)城镇化对乡村宜居水平、文明程度、治理成效和生活富裕具有重要影响。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具有经济促进效应、文化传承效应、组织治理效应、宜居水平和生活改善效应。(4)城镇化对不同类型的乡村影响不同。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城镇化对乡村的促进效应主要由经济城镇化即产业的非农化实现,而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不显著。平原地区的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于乡村振兴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乡村旅游信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云南省旅游业也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的重点,尤其是在2009年被云南省确定为云南旅游"信息化建设与网络营销年"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云南省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云南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分析了云南省乡村旅游信息化现状,并对云南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云南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机遇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云南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平台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林  任博雅 《经济与管理》2009,23(4):26-28,41
利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总产值、劳动者比重、价格和财政投入四类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类因素对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可用五种模型表示,价格和农业生产总值是共性因素,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受不同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甘肃省秦安县为研究对象,以DEM和1998、2008年秦安县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98—2008年秦安县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秦安县人口和聚落密度较高,乡村聚落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分散,空间扩展特征显著;②秦安县不同高程与坡度上分布的聚落斑块,其数量与面积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均呈正态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③聚落沿道路与河流集聚分布的趋向十分明显,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聚落斑块数量迅速减少;④地形等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安县乡村聚落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交通条件、政策制度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对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新疆绝大多数地区经济的主体.在农业人口占全疆总人口2/3的大背景下,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信贷支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切入点,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计量经济分析的回归结果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在对2011年云南省富宁县洞波乡那石村农民的收入状况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耕地状况依然是决定农民收入的基本因素;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务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凸显。  相似文献   

12.
郭晓东  张启媛  马利邦 《经济地理》2012,32(10):114-120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区各种形式的人口居住场所,是乡村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以地跨陇东黄土丘陵区与西秦岭山地的天水市麦积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GIS与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麦积区乡村聚落的景观指数、规模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麦积区乡村聚落斑块面积相差悬殊,中小型聚落占主体;②分布呈现"北密南疏"格局,聚落分布的河流与道路指向性十分明显;③海拔和坡度对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拔1 000—1500m和坡度5°—15°的范围是聚落的密集分布区,聚落随高程和坡度呈显著的正态分布;④乡村聚落的形成、发展及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乡村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文社会因素是乡村聚落发展及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利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1980-2010年中国乡村公路的发展进行阶段,并总结出各个阶段的特征;其次,选取1980、1990、2000和2010年4个时间节点,分析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乡村公路网络密度及差异;最后利用回归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乡村公路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公路发展可划分为缓慢发展、快速发展、质与量并重发展3个阶段;乡村公路网络密度大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状格局,59%以上的国土面积的乡村公路网络密度长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到2010年,可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乡村公路发展水平划分为领先、中游偏上、中游、中游偏下、较落后5类;客货运的发展、农村的生产投资、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等对乡村公路的发展影响较大,国家支农政策对促进乡村公路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CO2排放是大势所趋.通过对江苏省1996~2010年GDP、产业结构、人口、城市化率、人均收入、能源效率等因素和CO2排放量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江苏CO2排放的因素主要有GDP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其中GDP呈正向驱动效应,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呈负向驱动效应,且GDP对CO2排放的影响超过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同时,预测结果表明:江苏CO2的总体排放量仍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7.34%.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节能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推动、政策扶持及市场需求的牵引下,中国乡村旅游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以上海市乡村旅游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借助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乡村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决策、旅游体验及旅游评价行为等进行研究,总结旅游消费者行为的一般规律,并通过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指出两者的内在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俊  邓显石 《经济师》2024,(2):133-135+139
分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加快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文章首先从个人、学校、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影响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因素,再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物质、精神、教育和政策,并从这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启智  向银 《经济问题》2012,(9):123-125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由于自身素质不同,他们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对旅游发展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并且从中获得的收益也有差异。通过利用对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中,打工获得的薪金对农民增收影响显著,为农家乐提供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对农民增收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由于自身素质不同,他们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对旅游发展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并且从中获得的收益也有差异。通过利用对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中,打工获得的薪金对农民增收影响显著,为农家乐提供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对农民增收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9.
黄冈市乡村从业人员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冈市乡村从业人员的从业状况、从业人员素质及收入状况的实证调查,得出乡村从业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结论,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增强农村对人才吸引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7年6-7月对江苏某市一大型娱乐中心489名未婚从业人员匿名问卷调查的资料,了解他们的性行为现状,分析其"不安全性行为"相关因素。娱乐场所未婚从业人员的婚前性行为比例远高于其他人群,安全套使用比例不高,存在诸多"不安全性行为",他们的"不安全性行为"与流动状况相关,是否使用安全套和有多个性伙伴与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