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桂琴 《黑河学刊》2009,(4):107-109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培育和谐校园文化、营造和谐人校园际关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积极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渠道,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固的道德支撑和主体依托。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民主法治是重要保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效途径等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提出了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和谐校园的构建,以此来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在高校中的缩影,和谐校园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道德是建构和谐校园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人际关系良性互动的润滑剂。我们应该用社会主义道德武装自己,使校园人际关系更加亲近融洽,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4.
赵明 《魅力中国》2010,(23):216-216
建设和谐班级,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班集体是校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最基本的群体,班集体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校园的稳定,构建和谐班级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班集体建设成为和谐的集体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班级,促进学校稳定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和谐社会”纳入决策讨论,而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也将会对社会和谐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同时,普遍存在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该文研究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根本并且提出解决道德失范的对策,对保证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稳定进步,以及和谐校园建设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金凤 《魅力中国》2009,(24):173-173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校园,不仅表现在社会与学校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还表现在老师与学生的和谐,以及同学之间的和谐。其中,老师与学生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和谐校园的构建已成为当今中国高等院校建设的一个目标,利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激励和管理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合理投入经费。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领导,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高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努力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9.
刘秋芳  马静 《当代陕西》2007,(12):51-52
构建和谐社会具体落实到高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程度是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和谐校园建设的科学内涵,论述了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运行机制,力求为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