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扬州这座"运河长子",提出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构想,让扬州境内的长江岸线、大运河沿线,会同贯穿其间的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重要水体,形成一个大型生态走廊,从而夯实扬州绿色发展之基,确保"南水北调"一江清水北送。目前,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已跳出扬州一地,成为关系苏中苏北绿色发展的重要省级战略。2016年,江淮生态大走廊被写进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十三五"时期江苏省重大战略之一。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团代表们还在议案中呼吁将江淮生态大走廊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以京杭大运河为主干线,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所流经的地级市为主要范围,江淮生态大走廊囊括了江苏省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和徐州五市,串连起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长江、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带,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重要的水源地和清水走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扬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高毅进表示,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彰显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全面践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探索流域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工业走廊是工业发展沿轴线演化与布局的概念,它是工业化的产物,而建设工业走廊早已成为区域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顺势发展区域工业之要道,工业化后起国家或地区纷纷采用此道.建设工业走廊可以促进中部崛起,安徽需要建设工业走廊,从而在中部强劲崛起.安徽适合建设工业走廊有多处,不过,我们认为从铜陵经合肥至淮南及蚌埠之间颇为理想,而铜陵与合肥之间尤佳.建设合铜工业走廊乃因势利导之举,且时机成熟.建设合铜工业走廊需要新思路:科学发展,特色工业,集体行动,公私合作,内生外引,铜陵先行;也需要新模式:平台化发展,集群化推进,链式精准招商,产业共享固本,专业机构运营.建设合铜工业走廊可以惠泽多方:铸就安徽工业脊梁,促进江淮产业互动,为促进中部崛起的工业走廊建设探出新模式,强化合肥中心地位,实现铜陵跨江发展梦想,树立区域合作范例.  相似文献   

3.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工程的启动,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体现,也是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肇东、安达在内的几个城市经济腾飞的大好机遇。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15个园区项目共开工建设项目211个,累计完成投资84.5亿元,已启动面积94.2平方公里,15个园区项目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着。可以说,工业走廊的建设保证了我省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显现。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是否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若干年之后,我们的子孙是否还拥有和我们今天一样的阳光、蓝天和草地?因此,有必要关注一下在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生态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雯 《环境经济》2023,(9):32-33
<正>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深做实、见行见效意义重大。那么,今年海洋生态环境工作有哪些重点?将会如何开展?本刊记者对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司长柯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不但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大通道,同时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较活跃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保山作为“一带一路”西南区域经济发展带上的重要城市,具有连接南亚、东南亚的桥梁和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区位的优势和“五基地一中心”“中国链接南亚跨国枢纽”关系紧密,同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工贸园区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等新型化、多样化、生态化的产业基础、万亩农业观光园等“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建设也为保山在建设经济走廊提供了条件,所以应该结合自身优势,抓好“一带一路”战略,结合GMS经济走廊所带来的一切机遇.本文着重分析保山的地缘优势、历史文化和新型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存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与创新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和向生态文明转型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发展目标.适应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要求,科技创新范式也必然面临如何转型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分析生态文明、创新范式及其转型的必要性和基本内涵基础上,对在建设生态文明和创新范式转型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工作者应实现哪些转变,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的经济走廊,也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活跃的经济区之一.保山市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中,既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规划先行是保山市在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旨在分析保山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相应的愿景展望.  相似文献   

8.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省策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跻身全球创新版图的重大战略布局.自2016年成立伊始,浙江一直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全面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举全省之力,对标国际一流,不断加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度,高起点争创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  相似文献   

9.
肖琪 《环境经济》2023,(10):38-39
<正>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是新时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那么,今年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有哪些重点?将会如何开展?本刊记者专访了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  相似文献   

10.
辽西走廊地带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其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意义重大。在充分研究辽西走廊地带的区域特征基础之上,分析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的发展特点,探讨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1.
吴传清  许军 《经济前沿》2006,6(11):27-31
点轴系统理论、双核结构模型是建设昌九工业走廊的重要理论依据.促进昌九工业走廊的发展,必须做大做强南昌和九江两极、优化走廊沿线空间结构、拓展走廊内涵、深化双核城市合作、加强区域营销.  相似文献   

12.
产业技术人才是推动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软实力,更是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当前,G60科创走廊已成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这一背景下,探索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的发展优势、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付颖 《当代经济》2017,(35):24-25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新时期国家区域管理手段的一个重大创新,同时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确保主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实现发展,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必须围绕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因地制宜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发展生态经济是最佳出路.  相似文献   

14.
贾治邦 《经济》2008,(1):112-113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哈大齐工业走廊一体化理论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玮玮 《当代经济》2008,(5):104-106
黑龙江省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构想,在黑龙江省情、政情的基础上.研究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思想为主线,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为对象,分析区划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复合行政观点,引入到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10)
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省推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对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背景意义,概括发展现状与目标定位。在分析美国128公路发展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提出大走廊建设过程中相关方面的模式探究。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我们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理论创新.生态文明是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向.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重要的机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抓住好这个战略机遇,用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如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生态施工是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作为陆地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受人瞩目,近些年人们对该地区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得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异常突出,生态形势严峻.本篇论文从加速生态建设角度出发,分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社会理想状态,这种状态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其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发展理念。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如何立足于我国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系统地解决城镇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仍然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和理论学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