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马法具备优越的法律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其中的特有产制度被认为是当今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雏形,有限责任制度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石。因此,罗马法中的特有产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优先权制度起源于罗马法,近、现代的许多国家都在其民法典中建立了优先权法律制度体系,其中以法国和日本最为典型.优先权制度旨在破除债权平等原则,赋予某些特殊债权以优先受偿的权利,推行国家的现行政策,维护公共利益及债权人共同利益,体现法律对实质平等、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理念.我国目前对是否建立优先权制度存在较大争议,加强对优先权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优先权制度的历史演变考察、优先权的概念与性质评析、各国优先权法律制度的比较评析,论述了优先权制度的立法价值,我国建立优先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建立我国优先权制度提出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3.
罗马法以人格作为法律主体是否适格的判断标准,人格理论肇始于罗马法,罗马法中法律人格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人与人格分离,《法国民法典》以自然法观念上的"理性"作为实定法中的人的依据。《德国民法典》上的"权利能力"概念,是由实定法所界定的法律人格的适格条件。而关乎于我国的人格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法律人来共同见证。  相似文献   

4.
谭建华 《企业家天地》2007,17(5):150-151
《罗马民法大全》对罗马法上的继承制度作了重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其一,在法定继承中以血亲继承代替宗亲继承;其二,在继承中贯彻男女平等的原则。通过上述改革罗马法上的继承制度基本定型,从而对后世西方继承制度的立法产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罗马法是现代民法的源头,研究罗马法是我们研究民法的必然之道,罗马法中的所有权更是具备了现代民法中所有权的主要内容,其博大精深的所有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抽象的所有权观点被后世国家的立法所继承,特别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我国在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借鉴罗马法抽象主义立法模式,并根据现实的需求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从而构建出一套完备的所有权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法德居住权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权发端于罗马法中的人役权制度,以使用他人房屋为居住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渐演变和扩展,并为大陆法系国家所继受。法国与德国亦继受了这一制度,然而两国对这一制度的规定却有不同,拟作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罗马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责任自罗马法开始就是一种独立的归责标准和责任类型,在罗马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过错责任无法取代的社会功能。随着经济、政治、宗教甚至法律本身的发展,严格责任制度在罗马法中不断拓展其外延并丰富其内涵,充分体现了法律对生命安全和人的差别性的尊重。罗马法在严格责任制度上的开放性安排,对现代中国的民事责任立法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马法中的先占属于万民法中的取得方式之一,并为大陆法系国家民法所继承。我国现行民法没有先占制度。先占制度具有稳定现实占有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有效利用资源等功能。针对罗马法中先占的含义、性质、构成、进行讨论,将有助于填补国内先占理论研究的空白,值得我国在将来设计先占制度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商标权取得原则中的使用原则和注册原则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商标权的取得上,以使用原则与注册原则相结合的混合原则来确定商标权比较公平、合理,并可维护法律的稳定性.而奉行不同原则的法律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则是商标权取得法律制度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是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继而解决农民工讨薪问题的一剂良方,《解释二》的出台,必能更好发挥法律的评价和指引作用,对解决当前建筑业矛盾频发的问题行之有效。本文首先对《解释二》中关于优先受偿权条款的亮点尤其是对受偿主体的限定和代位权的规定进行解读,分析了此次解释在具体实务适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从国情出发,提出应该界定优先受偿权的性质,适当延长权利行使期限,强化优先权公示公信力等建议,为完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提供合理的构思。  相似文献   

11.
<唐律疏议>的先进性及其对周边国家和后世的影响为世人所公认.通观唐律的精神原则制度皆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仿佛,若无该时期对秦汉时期的法制进行整合,唐朝要在短时期内创制出影响后世千载的法典实难想象.魏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对唐律的法律精神及具体制度的形成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此,要坚持精神损害赔偿原则,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为社会尊重人格的尊严和珍视人的价值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和解制度是现代各国破产法律制度体系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原破产立法对和解制度规定过于简单和原则,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破产法》专章规定了破产和解制度,笔者考察了国外关于破产和解制度的立法,结合我国新的《企业破产法》,对和解制度的功能、立法模式与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破产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法可以被看成是在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法律选择和整合.利益平衡是知识产权制度追求的价值目标.庞德将法律视为协调利益冲突手段的社会利益学说为利益平衡原则提供了法哲学上的基础.本文着重阐释了利益平衡原则及其要求,以及它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晓鹏 《大众商务》2010,(14):269-269
知识产权法可以被看成是在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法律选择和整合。利益平衡是知识产权制度追求的价值目标。庞德将法律视为协调利益冲突手段的社会利益学说为利益平衡原则提供了法哲学上的基础。本文着重阐释了利益平衡原则及其要求,以及它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又称"绿色保险",依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企业投保的以企业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和治理责任为标的的责任保险。本文对实行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的可行性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际及发达国家实施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构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上市公司所涉及的收购案例逐年增多,我国立法机构与证券业监管层对于相关监管法律制度也在建立与完善当中。一项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符合其背后法律关系的运作原理。法律关系的理顺既有利于我们理解法的性质和作用,也是我们分析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亦是如此。因此,分析上市公司收购监管法律制度,首先需要分析和认清收购的标的,即其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并进而获知谁在对该等客体的权利移转上享有最终决定权,即回答"谁的公司"这一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对未来法律制度的完善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8.
"涨价归公"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问题的思路,对近代中国土地税收制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今日中国关于城市土地升值分配问题的争论中,"涨价归公"也一再被提出来。然而,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和房产税制度不仅不符合"涨价归公"本义,反而导致了对"涨价归公"思想的种种误解和扭曲。"涨价归公"本质上是一种资产增值分配价值取向,并且以尊重土地私人产权和土地市场机制为前提,其相应的土地增值税和土地原价税制度对今日中国扭转土地财政困局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WTO与建立中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WTO的迫切需要。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采购法的建立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科学界定政府采购的主体与客体;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物有所值原则,竞争性原则和效率原则,确保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经济生活中,合伙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都对合伙给予高度重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合伙法律制度。相比之下,我国的合伙法律制度显得很不完善。因此。应借鉴世界各国关于合伙的先进立法制度,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合伙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