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张燕 《现代企业》2023,(4):91-93
<正>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逐步推进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发展,大湾区内地“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广深两地核心引擎作用凸显。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力最强,联系度也最高。广州通过增强科技创新集聚力、整合力和辐射力以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中枢纽能级,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已经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该发展战略是需要长期可持续执行的,区域产业协同是支撑湾区发展的重要措施,当前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限制因素,本文通过对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湾区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湾区发展战略已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但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加大发展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老龄化背景下,基于协同理论,对粤港澳大湾区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进行归纳,然后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困境所在,提出优化路径,以实现城市间养老产业的协同,推动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新时期,加强青年科技文化融合交流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本文结合广东科学中心连续八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科学影像大赛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探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科技文化交流融合发展路径,凝聚湾区青年新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共谋湾区科技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第四大湾区和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从旅游目的地系统的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的经验与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发展建言。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部署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伴随高水平开放和高强度科技创新,大湾区日益显现区域市场的活力和高成长性。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应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不断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新内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彰显大湾区经济活力。一是强化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增创和发挥大湾区协同治理优势;二是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步伐,增创和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势;三是强化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展示窗口。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发达,具有率先发展区块链产业的优质土壤和先行条件。论文主要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发展的现状,对比世界上其他三大湾区的科技、人才、投资机构等方面,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在对比分析下的发展潜能,分析存在的优劣势,补齐短板,抓住机遇,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物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和驱动力,物流发展是促进地区各项经济发展的重点。随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各个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研究湾区的物流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区位优势、政策支持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物流的发展环境。并通过总结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三大世界级湾区物流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以世界级湾区物流发展的经验得出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在物流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珠江东西两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珠江西岸城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层次、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等方面与东岸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要素高效流动、产业密切关联、市场主体作用有效发挥的深层次合作格局尚未形成。随着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珠江西岸城市在地理区位、承载空间、对澳合作等方面已具备更好与东岸城市对接的基础。未来,推动大湾区珠江东西两岸协同发展,应进一步注重创新链产业链对接,“硬联通”与“软对接”双管齐下,加快实现从“物理联通”到“化学融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香港、广州和深圳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强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旨在消除珠江三角洲内部差异,实现普惠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必然逻辑,是中国发展动力的积极探索,是政策优势转向制度优势的路径选择,是新一轮经济社会建设的先行先做示范区。探讨湾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劣势,以旅游产业作为先导产业,通过制度试验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一体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其发展不仅涉及“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在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也涉及其在国内、国际循环中的发展方向,这使得大湾区在多尺度发展环境中通过跨尺度联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必将趋于复杂,迫切需要寻找适配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及其实现路径。通过剖析粤港澳在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特征、模式及其动态演变,初步探索了“双循环”体系下“东西兼容,四链融合”的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发展创新模式,表现为以“东西兼容”的开放创新推动形成“粤港澳+国内+国际”创新模式,并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发展的新形态,以此实现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邱志鹏  蔡松林 《物流技术》2020,(3):29-33,110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与现状,使用两个产业的相关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对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当前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推进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升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90年代起,区域创新系统逐步成为区域发展和创新研究的重要分析框架。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是区域创新系统健康、高效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视角。从产业维度、创新维度和空间维度出发,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及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系统展开探讨,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深度促进"两链融合",拓展多样化的区域创新模式,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治理水平,不断探索丰富区域创新政策的内容,在全国区域创新中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进而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科技强国变革的浪潮中,粤港澳大湾区承载着国家多重战略功能,广州是其重要的核心枢纽,为秉承大湾区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对接国际市场、对内辐射带动环珠三角区域发展,研究广州科技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广州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与大湾区城市的区域联动态势,得出研究结论:通过提高广州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完善知识产权建构体系、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拓宽空间要素集聚效应等路径,加之推动粤港澳三地深度融合,助力广州建成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5.
航空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为航空物流提供基础支撑,推进航空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路径。文章选取200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和湾区城市发展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航空物流与粤港澳湾区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研究表明航空物流和粤港澳湾区系统处于较高水平耦合,两系统也呈现逐渐协调的状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发展现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机场群合理分工、差异化定位;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组织协调;完善地面综合交通体系;发挥人才、信息技术在大湾区机场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措施,推动航空物流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序列,其所担负的战略使命是对标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发展成为对世界经济具有主导作用的大湾区,在发展理念和经济结构方面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新方向,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要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新趋势,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信息社会、具有强大引导力和辐射力的世界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增长极和世界最具活力湾区为发展战略重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应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实现发展局面的战略性突破:一是善用"一国两制"优势,形成面向世界的竞争合力;二是突破"两制"约束,加快经济一体化发展;三是大力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增强发展动能;四是建设环珠江口自由贸易区,营造发展新引擎。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开通;习近平同志视察广东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香港和澳门大湾区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要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再建新功。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金融深化研究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文章从股权融资、风险投资、信贷融资、债券融资、信用担保等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7年7月,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粤港澳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此,更进一步推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发展。本文中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珠三角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大湾区大量的民商事往来活动必然引起的财产权益、人身权利、环境权益纠纷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持续推进,一些新的问题也不断产生亟需解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群建设可以说是相当完备,但是水上客运交通建设现状却相对落后。通过对大湾区水上客运交通现状的分析,结合广州航海学院的实际,从学校和企业的角度就水上交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建议,为解决大湾区水上客运交通现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广州航海学院参与大湾区建设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科技创新资源最集中、新兴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是参与全球产业和科技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运用2000-2017年的专利数据,从整体差异、时空演变、创新联系、空间相关四个维度研究粤港澳地区(大湾区及其扩展区)城市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态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创新产出、创新投入、开放度、产业特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探索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呈"核心—外围"格局;②粤港澳大湾区"港深广佛"创新联系走廊凸显;③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水平呈空间正相关性;④创新投入和开放度水平显著影响创新产出;⑤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