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孟玉娟 《特区经济》2013,(2):218-220
企业并购会带来心理契约变动,如果企业不能与员工重新确立心理契约,则员工就会利用自身拥有的权利进行抵抗,从而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和合作成本,最终损害并购绩效。本文基于心理契约对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交易型契约、平衡性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契约都缺乏足够的关心。最后,本文还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并购人力资源整合模式,以实现并购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与CEO报酬设计——对天价CEO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委托——代理理论假设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主要动力。从心理契约的角度看,CEO最需要的是企业的信任和尊重。与业绩挂钩的报酬方式会促使CEO形成交易型心理契约,诱发CEO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为了有效地激励CED的工作积极性,减少CEO的自私行为,企业应通过各种措施促使CEO形成关系关系型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外学者对员工流动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可拓学的基本理论,从员工与企业心理契约角度对员工流动进行了分类研究,分析了员工流失的原因,探讨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将心理契约的研究维度确定为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发展维度,并据此提出了降低知识型员工和非知识型员工流动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默妮  吴秋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115-119
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心理契约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文章将从心理契约的理论入手,力图将心理契约引入知识型员工管理,并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312名中国企业员工作为样本,探索了组织认同在其间的中介机制以及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组织认同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相互投资型关系模式中的员工工作绩效和组织认同感均为最高,而交易契约型关系模式中的员工工作绩效与组织认同感均为最低;组织认同在上述两种关系模式与工作绩效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相互投资型与组织认同、交易契约型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均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相对一般员工而言,知识型员工由于所从事专业特点与自身特点,管理方法上一直存在不适应.文章从冲突视角,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的专业-组织冲突入手,着力揭示知识型员工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提出通过组织认同的塑造,协调专业-组织冲突,形成员工与组织的命运共同体,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五所普通本科高校为样本,对理念型心理契约、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功问卷进行了分析,探讨理念型心理契约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较高的理念型心理契约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成功;自我效能感在教师责任与高校教师职业成功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高校从理念型心理契约角度促进教师的职业成功,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窦德强  薛磊 《发展》2012,(7):87+108-87,108
心理契约是知识型员工流失控制的一个好的着手点。本文论述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并构建了知识型员工流失控制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9.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我国中小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流失日益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企业与知识型员工之间构建的心理契约被破坏。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管理策略是:构建心理契约机制,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全过程管理;强化心理契约机制,对知识型员工实行多维度的激励。  相似文献   

10.
在对苏州地区6家五星级酒店的286名员工进行心理契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酒店员工感知的组织责任由三个维度构成,分别是人际型责任、交易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员工责任由三个维度构成,分别是人际型责任、交易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即酒店员工心理契约由交易型契约、人际型契约、发展型契约三维结构构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具有高素质的国际人才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用心理契约理论,对国际人才进行有效激励,是促进滨海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国际人才界定的基础上,对滨海新区国际人才激励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归纳国际人才心理契约的内容,提出滨海新区国际人才激励问题的解决途径,促进国际人才智力资源有效利用,推进滨海新区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两种重要的治理机制——契约和信任,以及它们交互作用,在不同交易持续时间情境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性影响。基于198家制造企业的数据,采用分样本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交易时间较短时,契约和信任分别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契约和信任有互补作用;在交易时间较长时,信任对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契约对创新绩效有负向作用,契约和信任相互替代。研究结论解释了以往研究对契约和信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交易关系结果存在争论的原因,也为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进行治理机制的选择以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团队已经成为企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织形式,团队心理安全作为团队效能的重要前因变量,得到实践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团队心理安全能够促使团队健康发展,有效提升团队效能。文章以207个团队为样本,先后探讨了团队心理安全的四个维度与团队效能的相关关系,并将领导行为作为调节变量,分别探究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团队心理安全对团队效能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领导行为与团队心理安全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领导行为在团队心理安全与团队效能这两个变量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将团队心理安全、领导行为和团队效能纳入同一框架,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并从领导行为的视角就如何维护团队心理安全以提高团队效能提出建议,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西部经济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联动。但西部的开发应首推智力开发,将科技力量与人才优势结合起来,以科技、人才建设为中心,以科技与人才的发展带动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心理契约是企业留住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员工心理施以企业愿景、价值观、经济报酬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达到精神留人的目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心理契约概念、特点、及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构建心理契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智力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及核心变量,通过门槛模型实证研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智力水平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R&D)随智力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产出(TIM)在智力水平超过23.656 1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产出(PCP)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智力水平提高先增强后减弱;当智力水平超过23.656 1时,R&D、TIM和PCP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实现智力与创新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The “coopetition” paradox exists when two or more organizations are simultaneously involved in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In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small firms encounter coopetition when they align themselves with other independent firms to form accounting associations and networks (AANs). AANs are a typ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IOR) that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member firms to collaborate by sharing important resources such as expertise, best practices, and manpower. However, member firms also compete in the marketplace for clients and human capital, which incentivizes uncooperative and opportunistic behavior. If managed inadequately, coopetitive tensions can significantly hamper AAN benefits and may lead to IOR failure. Given the considerable longevity of AANs, we interview 42 high‐level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to understand AANs' apparent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these tensions. Leveraging coopetition and IOR theory,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ransactional mechanisms (contractual agreement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election/monitoring processes) and relational mechanisms (trust, social ties, reciprocity) play key roles in encouraging healthy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member firms. One of our main conclusions is that these mechanisms contribute to AAN success because they are leveraged comprehensively across each IOR life cycle phase, and they are mutually reinforcing, with transactional mechanisms providing the foundation to inspire confidence and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al mechanisms. Our research enriches existing accounting and coopetition literature,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AANs, and responds to calls to understand key factors of IOR success.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心理契约的期望内容角度出发,探索研究其期望内容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特点,以及由此对其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从这四条途径探索改善组织雇佣关系中现存困境,保持员工雇佣关系稳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