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的金融业开放力度加大,为了应对挑战,国内银行逐步实行前后台业务分离,进行后台集中作业.本文对商业银行普遍的两种后台运营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进行后台集中作业的必然性和有利性,并对后台集中式运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业前后台业务分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金融业从业务的角度分为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两大类,前后台业务相对分离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顺应国际金融业发展潮流,也在进行前后台业务的分离,包括组织结构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后台业务的外移和外包、建设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等。  相似文献   

3.
金融后台,是指与金融机构直接经营活动(即前台)相对分离,并为其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功能模块和业务部门. 一、金融后台中心的出现 1、中国金融业前后台业务的分离与外包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产业呈现出前台与后台业务加快分离和后台业务部门分工不断细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是金融机构后台业务不断被独立出去和外包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由欧美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新态势.在全球金融业务离岸外包市场中,印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0%,年均增长保持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4.
国外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实践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保平 《经济论坛》2009,(18):64-66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逐步实施前后台分离,后台业务集中。本文通过对国外某大型零售银行后台运营理念、管理模式、作业手段、考核计量方法等的深入解析,总结出国外先进银行运营管理的特点。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以德清县乡村旅游为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描述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德清县乡村旅游为例,总结其乡村旅游类型和经营模式,并通过市场调查和德清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访谈分析,得出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产品、模式、营销三方面进行产业提升,同时指出发展乡村分时度假、创建乡村旅游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是实现三方面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建设银行自2008年开始持续实施前后台分离集中运营改革,创建了综合通用的集中运营平台,建立了“多渠道受理、总行集中、前中后台一体化”的生产运营体系,集中模式同业领先.近年来,随着经营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为适应战略转型要求,集中运营向集约化运营提升跨越成为大势所趋,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商业银行集约化运营实施的理念、标准和方向谈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银行的改革,前后台业务逐渐分离,在带给银行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操作风险,笔者结合前后台业务分离的具体情况和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验视角的北京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乡村旅游经过自发发展、数量扩张、规范发展和品质提升4个阶段,实现了三大转变,形成了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乡村旅游的“北京模式”。但是,北京乡村旅游仍存在着同质化严重、形式单一、类型趋同、缺乏特色和创新、服务质量不高等不足之处。因此,从体验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升北京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阐述了旅顺口区乡村旅游的特点和类型,分析了其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的支持力度、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品牌化经营、服务质量、旅游规划、基础和配套设施等方面探讨了促进旅顺口区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支撑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桃花江旅游区作为贵州省的典型自然乡村旅游地之一,其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前景广阔。本文基于对桃花江旅游区乡村旅游市场的游客调查,深入分析其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优势,提出了乡村旅游市场深度开发对策,以期推动整个贵州省乃至全国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验式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从体验式旅游内涵出发,研究分析了我国体验式旅游开发的现状及环境。指出现阶段我国体验式旅游开发仍处于增加体验环节和体验要素的初级阶段。其开发应分两步走:首先从提供旅游(服务)产品转向提供体验型旅游产品(体验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再则从提供体验型旅游产品到提供旅游体验(体验旅游开发的成熟阶段)。目前,国内应重点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用国际通用的现代化评价指标判断,中等发达地区以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历史阶段,大体上代表着全国总体的平均水平。所以,通过选取杭州市桐庐县乡村旅游为例,借助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虚拟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游客满意度的差异,以其主因子作为切入点,分析出以桐庐县为代表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而为中国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旅游产业链延伸视角的县域旅游地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磊  夏鑫  全华 《经济地理》2011,31(5):874-880
旅游产业链延伸主要通过对县域旅游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以及县域旅游系统开发的整体协调两方面影响县域旅游地的演化发展。因此,在分析旅游产业链延伸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产业链延伸对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县域旅游系统开发与县域旅游产业结构演变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来研究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县域旅游地演化二者之间相互耦合的内在关系,以期为县域旅游地的演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跃军  孙虎 《经济地理》2007,27(3):502-504,521
城市和景区是区域旅游网络中两个基本节点,它们之间关系紧密,包含多种空间匹配关系。数量关系上由一对一匹配、一对多匹配、多对一匹配、多对多匹配构成;等级关系上由正位匹配和倒位匹配构成;距离关系上由城区城郊型、一日游型、离散型构成;几何分布关系上由点轴匹配和面状匹配构成;管理匹配关系上由同位管理匹配和异位管理匹配构成。分析城市与景区空间匹配组合特征,对于寻找合理的景区依托城镇、采取正确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阳市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宏伟  周旗 《经济地理》2006,26(4):717-720
南阳市旅游业具有发展速度快、骨干景区渐成气候、产品系统性不足和接待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特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业发展全局、进一步提高旅游规划水平、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提高接待服务能力是新时期旅游背景下促进南阳市旅游业健康发展,实现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区不仅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已基本形成规模,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为周边逐渐兴起的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机遇。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为风景名胜区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旅游产品延伸的空间。本文以宁波市东吴镇天童风景名胜区和周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为例,对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结合,通过资源互补、客源共享的联动开发模式,将会稳定已有的客源市场,开拓新的客源地,实现互补发展、共同促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的乡村旅游空间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廊-基-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区域景观空间要素.借鉴此理论,乡村旅游空间要素也可划分为斑-廊-基-缘四大部分.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通过对景点斑的体验获得心理慰藉,风景交通廊是架构旅游者和景点斑的通道,并且也承担了部分景观功能,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乡村社会环境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宏观环境基质,区域旅游协作要求乡村旅游空间具有开放性特征,与周边缘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乡村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流的引入使得静止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动态变化性,自然力和竞争力作用使得乡村空间格局变动由无序走向有序.文章以重庆涞滩古镇为例,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4A级旅游区(点):空间特征与产业配置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马晓龙  杨新军 《经济地理》2003,23(5):713-716,720
高级别旅游地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依赖型资源,其研究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分析,发现其与区域经济水平和城市发展水平有明显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统计分析方法,选取能够代表旅游业发展程度的有关指标,对4A级旅游区(点)和其数量关系研究,得出4A级旅游区(点)的数量与区域旅游产业规模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我国旅游产业的区域发展差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基础,但也面临巨大压力。最后对我国4A级景区的发展提出初步建议,认为应通过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积极开拓娱乐旅游、度假旅游等新产品类型,分流游客,逐步改变我国旅游产业的高级别资源依赖模式。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旅游购物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肖玲 《经济地理》1999,19(6):123-126
广东旅游业的创收连续9 年居全国之首,但旅游购物的发展仍滞后于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在广东旅游业中居重要地位的广州市的旅游购物现状、存在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对策,以期给广东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全国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间相互搜索的百度指数为数据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格局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网络关注强度由2012年的21 286上升到2019年的65 271,从强度位序来看,琼、吉、新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位序变化较大。(2)网络关注度层级结构由"四极六核心,多点带动"向"四极五核心,多点联动"演变。其中,京、黑为稳定核心,具有极强的主导力和控制力,苏、浙、豫、川、皖为次稳定核心。(3)网络关注度形成了环渤海─华东─华南─川渝子群(Ⅲ)、湘鄂子群(Ⅱ)、西部─黑吉─豫皖子群(Ⅰ)3个凝聚子群,各子群内红色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具有显著集聚特征。(4)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格局受到地区经济基础、信息技术、资源禀赋、学历水平、交通条件和地理距离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