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罗振洲  李建国 《经济论坛》2014,(10):119-121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探讨了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机制,认为地方政府唯GDP至上错误的政绩观、企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政府管理方式与管理能力不足是引发结构性失业的深层次原因。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从改革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政府管理能力这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市场主体利益目标及其规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房地产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政府、房地产商和购房者。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房地产商,既包括开发商,也包括销售商;购房者,包括满足消费需求的购房者和满足投资需求的购房者。各类市场主体,他们追求的利益目标各不相同。作为宏观调控者,中央政府希望房价合理、稳定;作为土地租金收入者和房地产业发展波及作用的受益者,各级地方政府具有希望房价上涨的内在冲动。在"买涨不买跌"的市场格局下,无论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满足投资需求的购房者无不希望房价上升;只有满足消费需求的购房者希望房价合理,最好有所下降。我国人多地少、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对房地产业加强规制和调控具有特殊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消除地方政府成为利益主体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臣 《经济论坛》2003,(20):63-6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本身没有真正的经济利益可言,主要任务是代理中央对地方进行行政管理,但随着80年代以来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地方政府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其自身经济利益也有了改观,不仅发展壮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地方政府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地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利益主体的建立始于80年代初财政体制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感到了生存的压力,改革越深入,生存的压力越大,追求地方利益的行为也就变得越来越自觉。1980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为本地竞争性企业提供财政补贴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的部分权利向地方政府转移,使得地方政府的行政和经济权利得以扩大。地方政府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经济剩余分享权和控制权,成为辖区内经济的真正剩余索取者和控制者,地方经济利益逐渐显露。地方政府实质上成为区域经济调控主体,充当准市场主体的角色,直接或间接介入地方的经济活动。地方政府往往将促进辖区内的经济发展作为行政目标,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展开经济资源和利益的争夺。一方面设立开发区,使用土地、税收优惠等手段吸引外部资金,同时抑制资本外流,实施市场保护;…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具意义上的财政分权改革,应进一步延伸至对地方政府的行为重塑。地方政府行为变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表现为地方行为选择与中央目标不一致、地方行为选择与社会公众目标不一致。地方政府具有地方代理人、中央政策执行者和自主决策者的多重身份,正是在权利本位下地方代理人角色的缺失才是地方政府行为变异的根本原因。未来的改革应从政府权力本位向民众权利本位转变,塑造维护民众权利的"地方代理人",创建"以民众为中心的地方政府",突出强调满足民众需要的权利思想,实现权力-权利匹配;还应加快建立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构建问责有效的财政分权。上述内容构成了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下一步。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对2003—2008年23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严重阻滞了土地市场化进程。在土地财政模式等相关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不仅无法承担起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角色,其具体行为模式还会使土地市场化改革面临着更大阻力。中国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根本出路在于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换,这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微观土地市场主体的自身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7.
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政收入——以陕西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以及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立了较为规范的预算管理体制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1994-2006年陕西省财政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分析结论评价分税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但财政集中程度不高;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集中程度差异明显;财政收入在各级政府间分配不平均,转移支付政策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分税制改革之后,由于财权事权的不对称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本文将通过对分税制前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情况的分析以及对东西部地区几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来探讨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及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确立的我国财政分权体系导致了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不对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建设资金缺口巨大,但是现有法律和制度不允许地方政府向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在这种约束下,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各类投融资平台——城市建设投资类企业,来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而“城投债”即是城市建设投资类企业发行的债券.本文从中国分税制改革出发,探讨地方政府现有债务融资平台形成原因,并以城投债为切入点,分析地方政府现有融资方式的潜在风险,对建立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的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而地方政府的角色偏差和制度供给失当则对强化二元结构的非均衡城市化制度安排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要转变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实现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和职能的转变,并对城市征地制度改革、土地财政制度改革、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以保证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安排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已经演变成具有"二元"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其中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差异不能仅仅用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来解释,它还与城市政府的选择性管制有关。虽然中央政府已经逐渐取消针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性限制,但地方政府借助户籍制度实行的隐性、间接管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配置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是外来劳动力在职业选择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The general problem of measuring welfare for large government projects is considered in a context where the government may interfere with the private market sector in a variety of ways. Measures are decomposed into a pure efficiency part and a pure equity part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efficiency part is measured by integrals under ‘uncompensated’ market demand function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efficiency part may be further decomposed into second best contributions due to commodity taxation, monopoly power and quantity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13.
The Asian Bond Fund 2 (ABF2) is a $US2bn initiative by a group of central bank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To promote local currency government bond markets, the fund has been investing in 8 such markets in the region. These markets have made impressive strides since the fund's inception in 2005. The improvements may be traced in large part to overcoming a number of market impediments, including barriers to cross‐border investment. The ABF2 projec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catalytic role in market reforms aimed at removing these impediments. However, while the government bond markets have come of age, the corporate bond markets have remained immature. To develop, the immature markets would likely require the benefits of further opening up to regional issuance and investment flows.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弱动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如何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活动尽管透露出一定的创新动力,但总体上看仍存在明显的“弱动力”问题,尚不足以推动债务管理的改革。为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动力,中央政府应授予地方政府合法举债权,将债务管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并完善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5.
保建云 《经济管理》2007,(21):33-36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影响效应,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在一定的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并受到市场化条件约束。改进地方政府公共治理能力、提高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与完善公共政策体系已成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和特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地区社会经济利益导向必然产生多样化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绩竞争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中的模仿学习效应与互动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16.
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美华 《技术经济》2006,25(11):25-28110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在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为主导或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中。其增长方式仍然带有明显的粗放或外延型增长的基本特征,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热情和投资冲动产生了“行政性的重复建设”。同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一定程度发挥,地方政府的行为和利益实现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而产生了“市场性的重复建设”。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约束型特征较明显,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地方债:制度博弈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地方债发行的法理基础、制度约束以及地方债属性而言,地方债趋同于公司债而非国债。我国在地方债发行的法理基础和相关配套约束制度缺位的前提下,2009年发行的地方债实质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有银行等多方博弈的短期制度均衡,其发行机制和市场表现必然趋同于国债。完善我国地方债发行制度的现实路径应分两步走,即先完善地方债发行配套制度支持,后确立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权。  相似文献   

18.
中央政府与部分地方行政部门在土地出让市场上存在明显的利益目标差异。通过分析双方各自的利益诉求,建立了土地出让问题上的利益博弈模型。基于博弈分析的结论,提出除了要使地方行政部门在被查处后所遭受的损失大大超过其违规得益外,还应构建更具效力的监管激励机制,才能改变目前土地市场的非正常局面。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the rules that govern central-local government relations in the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Although the federalism that accompanied China’s market reforms has substantially facilitated economic growth, it has also created powerful incentives for local authorities to abuse their pow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he agency costs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maintaining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creating a national marke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stitutional design of the nascent Anti-Monopoly Law (AML), known to officials and academics as China’s new “Economic Constitution”.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major purpose of the AML is to break up the so-called “administrative monopolies”, or bureaucratic fiefdoms over local economies. In contrast to existing academic treatment, it will study the AML in the framework of competition for influence over economic policy between rent-seeking central and local actors. It argues that the AML, despite its stated purposes, is indeed designed to reduce the policy-making powers of the regions t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AML can thus be modeled as a new constitutional contract that the center wishes to enter into with the localities in order to repeal the existing rules of decentralization. It will be further shown that the AML, reflecting the allocation of power in the Chinese state, prioritizes the political imperatives of recentralization over the facilitation of competitive markets.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如何通过科技与制度创新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掌握国际市场主动权的关键。基于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研究地方政绩诉求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深层次制度原因,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政府研发补贴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及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地方政绩诉求对企业创新效率起显著抑制作用;②政府研发补贴在地方政绩诉求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创新氛围在地方政绩诉求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后半段中介路径起负中向调节作用,即在创新氛围较淡薄的情况下,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地方政绩诉求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创新效率,还通过研发补贴间接影响企业创新效率;创新氛围调节地方政绩诉求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