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助力新型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现阶段推动我国实现内向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尽快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为迫切要求.文章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关系,指出绿色建筑产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绿色建筑集中建设及其产业的集聚发展是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有效途径,并重点阐述了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在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中的独特优势.然后将绿色建筑产业新城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念进行全面解析,并详细回答了为什么建设、如何建设、是否可以推广、如何推广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绿色建筑产业新城作为重要模式为全国不同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对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方信仰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在当代民间社会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城镇化则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地方信仰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走上没落的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新型城镇化要坚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城镇化大背景下,针对地方信仰的乡村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城镇化建设热潮.在建设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能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与城镇公共服务配置、公共基础设施直接相关的政府财税职能,更是不可或缺,且地方财税政策对于激励与引导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具有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财税政策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地方财税政策问题,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地方财税政策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我国新型城镇化,随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一体、节约集约、和谐发展为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乡镇企业大多在县域,既可以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又可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有力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大幅提升.进入新型城镇化"下半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有效应对城镇化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我国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任务.对城市"生命体征"进行细致"把脉"可以发现,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提升、疫情和极端气候冲击加深、人口快速流动、部分城市落户门槛较高、社会多元化等对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带来多方面挑战.针对新型城镇化"下半场"的新要求,应充分发挥制度和技术优势,着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能力、共建共治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6.
正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责任感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产城互动、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城市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顺应时代大潮、适应发展规律、呼应群众期待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努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实施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我国城镇化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一、"十三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5年来,各部门各地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制度和政策体系全面确立,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红利惠及亿万人民群众,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城镇化",更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是产业化发展.鹿寨县以柳州加快建设超大城市为契机,推进鹿寨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发展支柱产业,以产业驱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鹿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与柳州市区同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土地。土地资源由于具有价值增值性和供给稀缺性等特点,特别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越来越成为腐败分子非法牟取暴利的重点领域。如何加强土地管理领域的反腐败工作,为实现城镇化保驾护航,这是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土地管理环节的腐败问题1.土地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称"土规",是政府依据国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8,(7):7-8
城镇化建设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十九大报告上又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实现新型城镇化内涵、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的进程中,县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河北省内丘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探索出了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城镇化县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我国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来满足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而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管理的传统模式来实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显然是不现实的.在此情况下,将PPP模式运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创新融资模式,广泛的吸收社会资本,有效的减轻政府的投资压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17):55-57
绿色技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并对该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做相关分析。通过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柯亮 《价值工程》2015,(20):7-9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主要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民生民权,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基础、增动力。本文以地处秦巴山核心区域的陕西安康市为例,分析了安康秦巴山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分析政府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探索提出基于安康秦巴山区域就近城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申兵 《宏观经济管理》2021,(11):21-22,26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城市建设.这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适应城镇化发展新阶段新形势、完善城镇化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城市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有利于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拓展投资新领域,增强投资增长后劲,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打造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5.
首先剖析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面临的挑战.进而全面总结怀来县城镇化现状、问题和环首都地区中小城市城镇化竞争优势,并建立经济—社会—环境—科技创新城镇化系统发展评价模型.针对怀来县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要素协调性评价结果,结合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的普遍要求,以实现城镇发展的极化约束力向内生驱动力的转化和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城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3年党中央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城镇化指明了方向.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了到2020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新型城镇化理念深入人心,城镇化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导刊》2013,(7):108-108
(本刊讯)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十年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房地产企业如何把握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如何面对其中的挑战?"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和改革相结合的城镇化、重点发展二、三线城市等中小城镇的城镇化、节能环保、环境友好的城镇化。"住建部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6月14日在广州出席召开的"资·信"地产金融峰会暨"第十二届(2013年度)广东地产资信20强"颁奖典礼上表示,新型城镇化将给金融、地产行业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8):51-53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结合十八大报告,介绍了新型城城镇化的内涵,分析了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灰色关联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实证结果。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其后依次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人均GDP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过去十年,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回望十年,从城市优先到城乡协调,从高能耗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从"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使人们对城镇化的未来充满期待.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这一切都表明,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已经进入视野.  相似文献   

20.
增强城市韧性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回顾我国城镇化历程,城镇化质量并未与城镇化水平同步提升,韧性思维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变既有对干扰及灾害事件的认知,强化灾害防控综合性、系统性和全过程性等方面.展望未来,城市韧性研究不仅要重视评估城市安全防灾能力,而且应加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判.为有效增强城市韧性,应从提高城市生存韧性和发展韧性两个维度入手,健全社区/村庄灾害防控机制,编制城市安全韧性规划,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进而保障新型城镇化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