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先 《国际市场》2003,(6):14-14
针对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遭受"非典"(SARS)肆虐,世界一些经济组织纷纷发表报告警告说,"非典"疫情将影响2003年全球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论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演进及营销模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形态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演进过程,继服务业发展之后,体验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本文对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做了对比研究,分析了随着经济形态演进,营销模式发生的变革,对体验经济时代企业通过"6Es"(体验策略组合)来实施体验营销,提升顾客价值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施的非均衡战略,使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的行政规制使得区域经济非均衡过程得以加速实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经济现象,诸如两极分化、贫富更加悬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无法真正平衡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以及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经济发展级"的扩散效应和涓滴效应很难形成和发挥作用。本文从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调适的角度,探索政府非均衡发展等规制因素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从而构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变革路径,推进区域发展从"非均衡模式"向"均衡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便逐步走上正轨,区域内主动经济合作与政府主导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都促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对于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术界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希望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进行总结,论证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并从根本上探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战败的1945年到1971年,日本经济经历了三个阶段,"败战经济"到"自立经济",再到"国际经济",战后初期,日本经济处于瘫痪状态,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可以说是历史性的蓬勃期,日本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其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也应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本文就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与日本文化、文学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对我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方区域经济学学者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理论,即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最终会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趋势来看,并不存在趋同趋势,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转型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一、中小型锅炉无脱硫装置增长过快的原因 中小型锅炉无脱硫装置增长过快的原因主要是政策、体制、技术等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8.
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协调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基本目标,对构建辽宁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就业弹性理论为依据,建立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模型,剖析了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走势,认为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较强的非协调性,提出发展"三产"提高就业弹性、保证"二产"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进入三季度以来,我国多项经济运行指标转好,供给面和需求面均有一定改善,经济回暖趋势明显。促成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是积极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提高,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态势增强、市场预期转好带动企业投资意愿回升以及一些短期和技术因素也拉高了指标增速。综合各类因素,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长7.7%,四季度增长7.6%,全年可实现7.7%的增长。在当前经济出现回暖势头的情况下,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抓好落实已出台各项政策的工作,并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微调预调,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安徽省2001—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安徽省最优储蓄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储蓄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存在适应经济增长的最优储蓄率;(2)对比安徽省最优储蓄率与实际储蓄率发现,安徽省各市实际储蓄率远远高于最优储蓄率;(3)通过影响因素分析,金融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对实际储蓄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消费带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新一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即消费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经济增长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经济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欣  赵进 《国际贸易问题》2007,289(1):71-76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探讨了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江苏省的数据表明外国直接投资相对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人均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对外贸易等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但人力资本不是外国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显著途径。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边境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尤其是当认识到这种经济合作对于更大空间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情况下,寻求制约边境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途径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分别从边界对边境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的影响、一体化条件下边境区经济发展、实现边境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对西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化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日益发展。它作为外资企业谋求经济利益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与贸易并行的国际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以中国、巴基斯坦及日本为例,利用宏观经济数据,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比较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人力资本等因素促进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但是促进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黄新飞  张娜 《财贸研究》2008,19(2):55-62
由于数据结构、计量方法和变量选择的不同,有关ELG(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系统分析FDI、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将FDI纳入VAR模型中检验ELG假说,结果发现: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每增长1%的出口贸易开放度引发长期经济增长0.83%,出口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因素,它对经济增长具有递增的促进作用;FDI具有持续提高中国出口贸易度的效应,从而促进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FDI是引发中国出口贸易度提高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分析方法,利用36个国家1990~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跨国并购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尽管从区域层面来说跨国并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差异但在全球范围它对经济增长仍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跨国并购能够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但它与国内投资的联系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则不明显;同时东道国自身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状况,对于跨国并购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方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估算了28个省份1978-2013年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研究结果显示,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进步主要偏向于资本;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与农业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即要素替代弹性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在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985-2010年的经济数据,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而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作用;短期内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经历了先阻碍后促进的过程,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虽不断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促进的作用逐渐下降。因此,在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也要兼顾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Given the continuing growth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is a growing interest in examining its impact on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The immense literature o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composed of studies that concentrate on measuring the domestic variables that affect U.S.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th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t received the attention that is deser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1) to examine the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ime, and (2) to see if there is any time-series support for the FDI-led growth hypothe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achieve these goals the study uses a model that is based on the postulates of de Mello. Employing a 40-year period of annual data, the model is estimated by using the Beach Mackinnon technique which corrects for autocorrelation. The estimation results sugges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domestic investment growth,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growth. 2.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is uni-directional, running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economic growth. 3.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growth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s uni-directional, running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growth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rowth. Additionall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further contribut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rowth. This calls on the U.S. policy makers to devise policies that are conducive to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is country.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的经济增长中,引起最大关注的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彩电大战、手机大战、空调大战,近年来,市场上似乎什么都不缺,什么商品都在降价,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在买方市场中享受价廉物美的商品。与此同时,很多产品提供商却感觉到生产什么积压什么,销量每况愈下。产业界一直在呼吁惨烈的价格战对于产业本身的损害,学术界关于“过剩经济”是否到来的争论也甚嚣尘上。有专家指出,目前国内经济的这种“过剩”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我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人均电力消费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所以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