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前,吉林省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权主体不明确,补偿标准不科学,补偿手段单一化.完善吉林省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相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制,建立适合本省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展环保型效益经济.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但该制度立法体系并不完善,使实践中面临诸多困难,很难深入贯彻该制度.修改《宪法》、制定《自然保护区法》《生态补偿法》以及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嫩江县地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核心区域,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以限制自然资源开发,建议在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生态补偿,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生态效益更为明显,为恢复、保护和发展嫩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生态补偿政策法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水资源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建立水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包括完善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建立受益方和保护方的权利和义务价值的对等关系、建立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利益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省区自身财力和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起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是根本解决西部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建设问题的关键。文章从阐述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意义及作用入手,考察研究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在分析指出目前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提出有关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补偿资金经常性的缺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补偿需求,建立系统的筹融资渠道不仅是生态补偿资金的重要来源,而且是逐步摆脱“输血式”融资的需要.为此,应改进三江源彩票、发行三江源债券;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争取国际资金;实施碳汇交易;征收三江源生态补偿税.  相似文献   

7.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出构建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在充分认识到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客观的分析了现阶段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从内容、实现机制、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构建,并提出了保障跨省流域生态补偿顺利实施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研究,建立上游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补偿模型。以闽江流域为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确定了2004-2008年间上游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所需的年补偿量,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计算可以得到相应合理补偿量及逐年变化的规律,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流域是开展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的重要载体,流域通过水将生态受益区和生态保护区有机联系到一块,利益关系相对明确,有关利益主体具有开展横向生态补偿的现实需求和可能。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流域是开展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的重要载体,流域通过水将生态受益区和生态保护区有机联系到一块,利益关系相对明确,有关利益主体具有开展横向生态补偿的现实需求和可能。  相似文献   

11.
余璐  李郁芳 《商场现代化》2009,(17):201-203
生态补偿是对生态的系统性修复。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依赖于对生态补偿这种物品(服务)的性质有一基本的了解。本文在对物品可能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补偿的物品(服务)性质进行界定,认为我国实施的双层决策机制并不符合生态补偿的物品属性,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旅游业发展视角的生态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的核心价值诉求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在于培植生态要素富集地的造血功能,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视角可以有效提高生态补偿效率,帮助生态要素富集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补偿长效成长机制的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可以有效培植生态要素富集地的造血功能,最终形成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生态保护、生态保护促进旅...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生态补偿建设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全面分析和总结我国生态问题的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胶州湾是青岛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过去的几十年里,无度的围填海工程使胶州湾面积急剧缩小,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建立切实可行的填海造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明晰界定填海造地生态补偿的内涵,确定补偿的主体与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和补偿方式,探索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填海造地生态补偿机制。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青岛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5.
<正>横向生态补偿是政府近年来大力提倡的生态补偿方式,也是调整补偿方和受偿方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再次明确"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但在推动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与污染赔偿、对口支援、横向财  相似文献   

16.
李永红 《消费导刊》2009,(17):220-220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建设生态省发展模式的关键。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现状,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从补偿机制的内涵、补偿对象、补偿主客体、补偿原则、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等方面阐述了生态补偿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研究在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的生态补偿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王效梅 《北方经贸》2012,(11):71-72
近几年,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补偿问题日益成为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生态补偿财政政策成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部分。完善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中央财政轻移支付制度,调整资源税,建立生态补偿财政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5,(3)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空气污染的形式也多样化,如雾霾、颗粒物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但是在该领域方面的法律规制研究尚有不足。因此,我国亟需加强对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的研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制定配套的法律制度,弥补我国立法方面的不足,推动生态补偿机制法律体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明确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客体、对象、方式以及补偿的标准,空气污染与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事实现状及立法现状。此外,着重制定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法律法规,划分所涉及的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解决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适度性发挥市场在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上的最大作用和让公民也积极地参与到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孙开  孙琳 《财贸经济》2015,(12):118-128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保护水资源环境、平衡上下游地区利益关系诸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补偿标准的确定则是补偿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本文在系统梳理常用补偿标准特点及其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试图搭建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体系.在界定纵向、横向转移支付分工的前提下,基于“共担、共享”原则,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费用分析方法之中,以转移支付预算安排为研究基点,研判纵向生态保护转移支付数额及各层级政府分摊比例;秉持水资源平等使用权原则,将跨界断面水质标准考核与机会成本法相融合,双向判定横向转移支付体系中的补偿主体及补偿金额.本文围绕补偿标准设计与转移支付制度安排,构建规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域管理体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