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境外中资企业劳动用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琴琴 《生产力研究》2012,(6):148-149,16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走出去"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近几年,我国境外中资企业的劳资纠纷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不仅给事发公司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形象,也极易引发外交风波,因此,研究境外中资企业劳动用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岳焕 《经贸实践》2013,(12):55-56
截至2013年10月底,浙江省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6309家,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180.39亿美元,覆盖141个国家和地区。面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环境,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通过投资并购、国际贸易等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但是,在抓住机遇的同时,走出国门的企业也将面临诸多的挑战和风险,尤其是浙江的一些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3.
从斐济中资企业看我国企业"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从事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及海外投资经营等活动。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从事海外投资经营活动的今天,有必要分析和总结我国企业以往海外投资及从事跨国经营的活动,并借鉴外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及经营经验,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发展。本文以斐济中资企业在过去十多年中的经营为例,探讨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经营活动(本文不涉及海外承包及劳务合作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斐济中资企业的状况我国于1985年开始与斐济开展互利合作业务。当时,国内两家企业开始着手在斐济联合投资开办…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并伴随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过这些年的逐步发展,在美国次贷危机阳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的方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服装手工制品、农副产品出口和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出口领域,而是逐渐依托多年的走出去经验和强大资本实力参与国际投资。  相似文献   

5.
闵娜 《当代经济》2007,(5):35-36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海外投资发展更为迅猛,跨国经营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陈芳 《时代经贸》2008,6(8):104-105
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和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建厂,它们实施研发、采购、人力资源、产品、销售渠道等本土化战略,全方位融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收益.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我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竞争.因此,学习优秀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其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云南的企业也不例外,随着2004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以来,云南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以影响外派人员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来构建跨文化管理有效性指标体系,以云南省的跨国公司外派到东南亚国家的外派人员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修正跨文化管理有效性指标体系,并对我国跨国公司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8.
舆论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将2007年定义为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元年",这一结论背后,有中国汽车出口数量与金额的数字作证,有本土汽车厂商扬帆出海的案例支撑,甚至还交织着汽车界掌门人撂下的无数豪言壮语. 迅速发展但尚未强大的中国汽车企业,已经纷纷按捺不住走出国门的冲动,在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甚至在西欧、北美等全球各地,寻找利润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型企业“走出去”:成效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型企业"走出去"是中国"走出去"战略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植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海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如华为、中兴、海尔、联想、京东方等科技型跨国公司。但从总体上看,中国  相似文献   

10.
伴随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施工企业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开拓市场。面对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站住脚,首先就要接到工程。这就要求企业在项目投标过程中,务必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国与国外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国有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走出国门,发掘海外市场。海外并购也渐渐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因此通过分析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和外部动因,并结合中国具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企业投资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投资,本文主要就我国企业投资发展进行研究,希望为我国企业投资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海外投资发展更为迅猛,跨国经营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企业  相似文献   

14.
李大凯  于力  沙鹏 《经济论坛》2011,(7):222-224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和跨国公司活动的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从事国际化经营。作为我国家电产业巨头的海信集团在成立初期就将国际化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导向,但是海信近年来的一系列大规模的海外市场拓展战略却频频受挫。本文在对海信国际化受阻不同观点分析评述的基础上,运用品牌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海信的海外市场战略进行研究,认为海信只有通过品类对立策略为导向的海外市场战略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项目的施工,获取更多利润和寻求更大发展。承包项目中必须要控制成本,防范风险,均衡生产,加强企业内部竞争力,争取利用外部机遇,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有条件和有能力的中国企业不断进行全球布局,开展对外投资,进入国际市场.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面临融资需求、资金管理、高层次金融解决方案等需求,迫切需要既熟悉国内业务运作、又具有海外金融服务经验的银行助其一臂之力.基于此,本文从中资企业面临的金融服务需求、我国银行为中资企业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出发,剖析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给中资企业金融服务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不断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对策,为境外中资企业提供高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邓欢英 《时代经贸》2006,4(7):29-31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企业逐渐融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在这种趋势下,伴随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上进行并购,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来说,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入手,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合规驾到     
《孟子》有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跨越国界与世界融合。跨国公司纷纷来华设立区域总部,中国企业也不断地走出国门开疆拓土。外出旅游讲究入乡随俗,在外经商,更讲究入乡随“规”。跨国经营是否能够遵最适应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成为每一个经营者不可回避的话题。特别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合规的重要性越加凸显。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企业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在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时,文化差异成为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关注的重点.如何将全球化与本土化趋势,标准化与特殊化战略进行巧妙的融合,找准平衡点,恰到好处地把握"全球本土化"的程度,在品牌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既不失品牌个性又避免文化冲突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必须解决的难题.在国际品牌纷纷抢占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本土品牌也在积极探索国际化之路.分析法国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化差异对品牌国际传播的重要影响,也有助于中国品牌借鉴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顺利进行海外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需要解决的十二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经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所必须考虑的重大课题。最近,中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支持和鼓励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跨国经营。这是在世界经济发展新时期中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发展21世纪中国经济、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自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跨国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