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次级劳动力市场为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因为其不完善的工资决定机制而导致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和稳定发展. "民工荒"的出现就是一个突出的现象.因此完善我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在借鉴西方传统工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产率高的工人理应得到高的工资,即工资依赖于工人的生产率,但在现实经济表明,工人的生产率也依赖于工资,这就是在8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非常流行的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假说。本文首先从把工资作为选择策略和激励机制这两个角度解释了这一假说的合理性,然后利用这一假说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效率工资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和其它几个模型解释了劳动力市场的几种宏观和微观经济现象。最后是理论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CHIPS2007数据库,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城镇就业市场上劳动力的工资扭曲程度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在城镇就业市场上,由于工资扭曲现象的存在,劳动力实际获得的工资要比他们的边际生产率低45%~60%;(2)已婚、子女个数较少、本地、拥有失业保险、男性、大中型企业的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要低于未婚、子女个数较多、外来、没有失业保险、女性、小型企业的劳动力;(3)中低工资水平的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要比高工资水平的劳动力严重,且中低工资水平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的方差更大。由此,本文提出推进就业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信息网络,从而减轻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  相似文献   

4.
李浩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72-175
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再加上劳动力短缺造成了劳动力工资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形势异常严峻。文章分析了这些特征背后的原因,并指出了在此基础上我国劳动力市场未来可能会遭遇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水平应由劳动力市场来决定。文章在分析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工资决定机制以及工资水平的形成。并指出只有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工资水平才会趋向均衡与合理。  相似文献   

6.
郑之良 《魅力中国》2011,(12):63-64
工资既是一个生产问题,又是一个分配问题,工资分配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在回顾我国工资分配历史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易阳梅 《改革与开放》2014,(20):58+60-58
公务员工资存在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为公务员工资外部不公平、内部不公平以及绩效报酬不公平。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对公务员工资公平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好实现我国公务员工资公平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这一新成长起来的群体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目前,农民工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和工资低廉已是不争的事实,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春华 《特区经济》2008,(2):281-282
工资差别按照形成原因可归结为两种:市场性工资差别和非市场性工资差别。前者包括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以及行业工资差别,后者包括歧视性工资差别和制度性工资差别。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这几类工资差别的研究进展情况,得出结论:我国的竞争性工资差别小于其他国家,由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的垄断性工资差别是我国工资差别的主要形成原因。调节工资差别的关键是培育其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国外指数化工资调整的方法,并评价用此方法调整工资的优缺点。文章结合我国职工工资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指数化方式调整我国工资的方案,综合了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情况等多项因素,来共同决定工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谢海虹  孙剑平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39-144
文章主要对我国公务员与对应的民间从业者工资水平市场对比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综合了学术成果、实际调研和各国/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完整的研究方法,其中包含公务员工资内涵的明确,作为公务员工资水平市场对比参照的民间从业者及其所在企业性质和规模的选取,公务员与民间从业者的基于职务种类、工作年数、性别和学历等决定要素的职位配对和工资水平对比以及与当地地区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公务员工资水平的最终确定等流程在内的市场对比的完整方法.最后,为目前尚未实现的公务员工资市场对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2.
童章成  赵勇 《浙江经济》2002,(16):47-48
企业的本质是各种生产要素按照一定的契约关系,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而结合在一起的经济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直接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大小。而在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中,如何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充分激励其发挥潜能是关键。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对绩效工资制的内涵、条件与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并就绩效工资制的设计作探索,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绩效工资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也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由于公务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其工资调整机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情况进行慎重论证。美国政府通过采用公务员与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进行比较的方法对公务员工资进行调整,经过实践证明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文章在充分研究美国政府公务员工资调整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公务员工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提出我国政府管理者在制定公务员工资政策时需要参考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崔东岩 《山东经济》2004,20(2):74-76
工资既是按劳分配的体现,也是劳动力市场价格的体现。按劳分配必须以价值规律为基础,工资必须以劳动力市场价格为基础。工资背离劳动力市场价格,是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应采取积极措施,使工资充分体现劳动力市场价格要求,以保证国有企业人才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5.
吴传琦  张琪 《南方经济》2021,40(4):18-36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国不同部门市场化程度有所差异,劳动供给的部门异质性随之体现。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结合汉森门槛回归模型和劳动供给模型,依托部门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性,文章探讨了工资对劳动力个人供给的非线性影响及其部门异质性。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我国市场部门与公共部门劳动力的个人劳动供给有所差异。第二,工资与个人劳动供给呈现非线性关系并且存在部门异质性。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工资对个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三个"突变点",工资门槛均使得工资"激励效应"加强并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第三,劳动供给的工资门槛存在性别、城乡和行业异质性。第四,随着年龄增长、人力资本积累,个人劳动时间供给趋于降低,签署书面劳工合同使得市场部门劳动力工作时间显著增加,而政治面貌显著影响公共部门劳动供给。总体来看,无论是市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我国劳动力个人供给曲线均未"向后弯曲",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居民幸福感等议题需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6.
健康人力资本与性别工资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鹏  刘国恩 《南方经济》2010,28(9):73-84
现有对性别工资差异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教育、经验等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影响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健康人力资本的作用。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将健康人力资本引入工资决定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健康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影响以及性别工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健康人力资本是影响我国居民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工资差异,女性工资显著低于男性;利用Oaxaca—Cotton的分解方法发现性别工资差异中大约只有20%可以被个体特征合理解释,余下的部分被认为是对女性的歧视和没能观测到的因素所致。健康人力资本对工资的边际贡献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是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模型,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企业是市场工资率的被动接受者,则推行最低工资制度在促进劳动者福利提升的同时,会以减损社会总福利为代价,同时社会总产出水平下降;如果企业对市场工资率有影响能力,则通过最低工资制度提高就业者工资率水平,这不仅会促进劳动者福利的提升,同时也会造成社会总福利的改进,社会总产出水平上升。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中国的社会实际,对于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万爱国 《魅力中国》2014,(20):33-33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我国长期存在。是一种顽疾,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对我国目前广泛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思考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已逐步形成,而我国事业单位原有工资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如何建立一套既坚持按劳分配,又体现效益和公平原则的新的分配制度已成为亟待探索的一个问题。本文从我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作制的改革历程和目前的现状为着手点,分析了我国目前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存在的问题,本着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对我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的探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工资分配理论是否科学,制度是否合理,对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我国传统的工资分配理论和分配制度却严重脱离实际,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工资分配理论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