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山东省城市体系分形特征及规模结构预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新运  李望 《经济地理》1997,17(1):60-64
城市体系是一组地域上邻近、功能上分工、规模上分等的城市群体、它们通过物资、人员、资金和信息的内部流动与外界的开放作用维持其正常运作和有序性。以往的研究表明、城市体系的人口及经济规模的等级分布符合一些数学模型、如柏克曼(M·J·Beckman)的城市和市场区等级序列、帕莱托(Pareto)分布及齐夫(G.k.ZIPf)的等级规模分布等模型,它们可为地区或国家的城市体系规划和布局、以改善其合理性、提高整体经济社会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在对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模型的参数进行实质性解释时.却遇到了很大困难。最近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以酒泉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北干旱区城市酒泉市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分形理论及其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运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模型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分形理论对石家庄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城镇等级规模分形维数D为0.8005,小于1,这说明石家庄市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分散,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类型,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而城镇空间关联维数D=1.1766,大于1,这表明石家庄市各个城镇相关程度较小,空间布局较为分散。调整城市规模分布,以形成合理而有效的等级规模结构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格局、过程与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分形方法,从城市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城市要素的相关性三个方面,测算了描述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根据三个维数的地理意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带,也是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与我国的其它地区相比,这一地区已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现代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析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地区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采用这一方法和分形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体系进行分析,并对该地区的城市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分形理论来测算辽宁省14个地级市自1996—2007年12年间的城市规模的分维值,作出辽宁省位序—规模双对数坐标图,用q值、D值、首位度指数、首位城市的理论值和现实值之比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辽宁省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形特征(:1)辽宁省地级市城市规模属于单分形结构;(2)辽宁省地级市城市规模分配体系在总体上趋于均衡,而局部出现不均衡的分异;(3)辽宁省首位分布越来越不明显,首位城市沈阳的城市规模在全国达到了高城市化的水平。明确辽宁省城市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优化城市规模等级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元通镇居民点规模布局的分形研究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ipf维数与居民点等级结构差异指数可以表征城镇居民点规模分布的均衡性,Christaller六边形优化格局类比于Koch雪花曲线可以得出城镇居民点布局的Koch模式成生机制;地域经济不平衡指数及空间最近邻系数的计算则从经济地理学角度补充或印证了居民点规模与布局的分形认识。文章以元通镇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对其规模布局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做出规划。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形理论的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测算和预测,传统的计量方法存在明显不足。简要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原理,运用分形理论,借助于Zipf公式分析了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发现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从单分形结构向双分形结构的演化趋势,以及城市体系规模分布过于均衡,首位城市及大城市规模过小的问题。另外也得出了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预测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城市体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继生  陈彦光 《经济地理》2001,21(2):231-234
根据城市体系等级序列的镜象对称性规律,从基于中心伯Beckmann模型Pm=KRS^m-1(1-K)^m出发,导出基于世界城市规模分布的广义Davis模型即δ^n规律:ai=ai nγ,fi=fi nδ-n从而证明了Davis的二倍数(2^n)规律与Beckmann的城市等级一规模模型在数理结构上完全等价:它们的共同演绎结果乃是三参数Zipf模型P(r)=C(r-a)^-dz,式中dz具有分维意义。Davis模型与Beckmann模型的数理同构性暗示了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的宏观-微观对称性,即城市规模分布法则在地域空间上具有某种程度的扩展不变性质。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东 《经济论坛》2013,(12):19-21,36
城市等级规模结构是一定区域内城市规模的层次分布,是城市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运用分形理论,结合首位度分析,发现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较为分散,表现为首位城市有较强集聚作用,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大中型城市发育不良,上下衔接不够;小型城市数量多,发展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重点发展首位城市、积极发展大中型城市、整合发展小型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代合治 《经济地理》1994,14(2):27-31
山东省城市体系的结构研究代合治(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系)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聚空间,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主要载体。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城市体系欲达有序状态,必须建立合理结构,才能不断由较低级向较高级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2.
联邦德国城市体系发展特点及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军 《经济地理》1997,17(2):100-103
联邦德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二战结束时人们普遍怀疑它能否重建家园、到80年代成为居美、日之后的第三资本主义强国.1990年东西德统一后、在世界上居于综合经济实力第三的地位、经济发展的成就引入瞩目。同时.由于它在城市体系发展模式中的独特性、又常常成为引经据典的对象、因而探讨一下德国城市发展的特点也可作为我们比较研究的参考。1联邦德国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特点及其成因一般认为、在战后经济发达国家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大城市迅速发展的阶段之时、联邦德国则出现了中小城市数及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高于大城市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科技立法体系没有很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李约瑟之问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科技立法体系没有从系统、动态综合性的视角进行构建,既割裂了科技立法体系与政策的转换与对接、执法与司法反馈活动的联系,也忽视了科技立法体系构建的过程性、阶段性和本土性。必须从系统、动态的新视角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综合型立法体系,谋求科技全面、平稳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医疗卫生概况自从古巴建立“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以来,为提高人口素质。降低死亡率。减少流行病的传播、节约国家财政开支。方便广大人民群众,以及为全面了解全国的医疗卫生状况做出了重大贡献。古巴是个小国,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人口lllZ万(据1998年统计)。城市人口占75.2%,农村人口占248%。全国划分为14个省和1个直辖市,下设169个市。1959年1月1日,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革命政府。革命胜利后,建立了全民免费教育(包括大学)和公费医疗等高福利制度。全国现有卫生工作者约35万人。医生约6万人(195年只有6250名医生,后来还…  相似文献   

15.
房价水平、差异化产品区位分布与城市体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地级及以上城市体系的扁平化趋势可能是我国经济增长粗放、产能过剩的体现。本文将Thünen模型中房价水平对差异化产品区位分布的影响关系植入到新经济地理学Krugman-Helpman模型,详细阐述城市房价水平过快上涨(特别是大型城市)对差异化产品区位选择产生扩散倾向的内在机制,并利用1998—200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通过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我们发现,Krugman-Helpman模型中导致城市体系扁平化趋势的"非黑洞"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这一结论意味着,通过遏制房价水平非正常过快上涨等方法来扭转城市体系的扁平化趋势可能对调整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聚焦于乡村工业化地区,利用多源空间数据,运用齐夫指数、半径分形维数等方法,对河南省长垣市、新乡县的聚落规模分布、空间结构及中心地系统动态演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长垣市、新乡县聚落体系位序—规模均服从幂次分布规律,但齐夫指数在工业化进程下呈现异质性演化特征,其中长垣市齐夫指数均小于0.8且增长缓慢,表现为大聚落发育不突出,中小聚落居多,新乡县齐夫指数趋近于1,呈现城市规模齐夫指数发育趋势;(2)比较两案例聚落体系齐夫指数变化速率发现,工业化中期阶段是演变速度发生转变时期;(3)聚落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呈现显著分形特征,但在聚落体系分形特征演化上,长垣市与新乡县表现出由趋同性向趋异性变化;(4)两区域聚落中心地系统动态演进均表现出空间邻近效应并呈多等级中心地结构演进特征;(5)通过案例比较,聚落体系中心地数量关系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逐渐呈现为高级少低级多的“金字塔”结构,部分高等级中心城镇数量逐渐趋近中心地理论市场原则。  相似文献   

17.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中《巴黎协定》实施规则的通过意味着全球将要形成统一的碳市场,而作为支撑碳交易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个可靠的碳核查体系必不可少。通过介绍国际主要碳核查体系的发展及其在监测、报告和核查方面的建设情况,对比我国碳核查体系的现状,尝试借助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碳核查体系的改进和发展提出建议:(1)建立统一规范的碳管理制度,采用电子信息系统保证监测数据质量;(2)完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中的计算方法,健全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3)构建自下而上的碳核算体系,为企业寻找减排途径;(4)健全核查机构监管体系,加强对核查机构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涵 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象主要包括四类人:(1)居住在农村的“纯农民”。这部分群体是农村人口中占有绝大比重,也是最弱势的群体,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点对象。2006年黑龙江省这部分群体有1777.7万人。(2)乡镇企业的职工。这部分群体相对农村的“纯农民”,生活水平较好,对保障依赖相对弱化,但与城市人口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所以此部分群体也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文章从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现状,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回顾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引进经过修正的重力模式和断裂点计算方法,对吉林省城市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吉林省9个地市(州)及2个样本市的人口经济规模排序及相互间的横向引力矩阵与纵向引力矩阵,分析了吉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现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