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一个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中,不同规模的城市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一条动态高效而经济的城市链,使城市各自取得最佳的规模经济效益。反之,城市体系结构的不合理,城市系统的无序状态,会极大削弱城市体系的集约经济效能。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研究该地区的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有助于正确认识其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形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的规模和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城市的规模等级体系 (一)城市的规模分布 对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已有不少研究。例如利用哲夫通用城市规模分布公式(P_i=kR_i~(-q),P_i是城市人口规模,R_i是城市序号),运用1953、1963、1973、1978年的人口资料,对100个最大的城市进行回归分析(许学强,1982),得出我国城市规模呈大小序列分布,且序列与城市人口规模间的非线性相关十分显著的结论。现以1987年底的人口资料(见1988年《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利用同一公式,对1987年全国所有382个建制市进行回归分析,所得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形理论的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测算和预测,传统的计量方法存在明显不足。简要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原理,运用分形理论,借助于Zipf公式分析了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发现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从单分形结构向双分形结构的演化趋势,以及城市体系规模分布过于均衡,首位城市及大城市规模过小的问题。另外也得出了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预测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城市体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旅游活动是一项高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产业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进入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在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等级体系;借鉴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市首位度理论的湖北省城市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城市首位度理论对湖北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指出,湖北省城市首位度属于高度首位分布,城市规模等级分布体系的不平衡程度较高。因此,有必要完善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以加快湖北省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级市1982-2007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计算了各城市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集聚特征和经济集聚特征,两者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不同步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根据这两个地理集中度指数将长江三角洲16城市为三种类型: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阶段内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苏州市域内,历史轨迹呈现出人口和经济重心均向西南方向移动,并在向南移动上更具相关性的特点,经济重心移动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人口重心的移动;分析表明,未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将趋向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城市体系分形特征及规模结构预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新运  李望 《经济地理》1997,17(1):60-64
城市体系是一组地域上邻近、功能上分工、规模上分等的城市群体、它们通过物资、人员、资金和信息的内部流动与外界的开放作用维持其正常运作和有序性。以往的研究表明、城市体系的人口及经济规模的等级分布符合一些数学模型、如柏克曼(M·J·Beckman)的城市和市场区等级序列、帕莱托(Pareto)分布及齐夫(G.k.ZIPf)的等级规模分布等模型,它们可为地区或国家的城市体系规划和布局、以改善其合理性、提高整体经济社会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在对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模型的参数进行实质性解释时.却遇到了很大困难。最近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很快,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逐步优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城市发展模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市发展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严重、城市建设与管理机制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反映出长三角地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及其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90—2008年的城市人口数据,首先对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级别结构演变概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首位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系数对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展开计量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区域城市规模成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呈阶段性、层级递进式演变;由于缺乏龙头带动城市,各城市首位指数较低且不断下降;1996—2008年,城市体系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城市规模分布总体趋于合理;1990—2005年,经济基尼系数与人口基尼系数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地区大城市、特大城市仍有较大的人口发展空间;区域城市规模成长表现出空间极化、轴线指向、群带集聚、区域差异等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0.
徐蓓蓓 《现代经济信息》2015,(3):487-488,494
本文运用级别分类、位序-规模法则、城市首位度指数和分形理论对山东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体系首位城市的影响力不够,中间位序城镇数目较多,小城市人口规模低水平发育;规模序列结构的变化波动起伏,位于发展的中级阶段;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属于位序-规模分布型,变化态势明显。最后根据山东省规模结构的特征提出了山东省城市体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