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杨先举教授所著“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集粹”丛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该丛书有四本著作组成,即《孔子管理学》,《老子管理学》,《孙子管理学》,《三国管理学》。白居易有诗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杨先举这四本著作多半是新书,不了  相似文献   

2.
中村惕斋是日本江户初期著名的汉学家,其《诗》学专著《笔记诗集传》在朱子学占主流思潮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别样的姿态。于朱熹《诗集传》既有全面继承又力求突破,反映出建国初期的德川幕府《诗经》学发展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3.
今人大抵以为《汉广》一诗是恋歌,但本诗明言"之子于归",此诗之主旨必关乎婚姻。周代婚姻制度中存在"成妇之礼"及相应的"留马、返马之礼",本诗正是这种婚俗的产物。《诗经》中其他诗篇,如《关雎》,同样具有"成妇之礼"的婚俗背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指导,旨在探究交传译语产出困难及预制语块对交传译语产出的缓解作用。通过文献阅读法和经验总结法本研究发现,交传译语产出困难包括非流利现象、信息冗余、信息不准确和语用失误四个方面,且根据交传认知负荷模式,译员充足的预制语块储备能减少口译过程的注意力资源,对上述四个问题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该研究对译语质量和整体口译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萧红在一生短短三十一年的岁月里,为我们留下了近百万言的文学财富,有小说、散文、随笔杂记等,其中小说的价值最大。在小说中主要包括长篇小说四部《生死场》、《商市街》、《马伯乐》、《呼兰河传》,他们大都是以萧红的东北家乡为背景,描述东北人们的爱与生、挣扎和麻木以及看不到未来的生活现状。而其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作品中的奇葩,作者感受着时代的气息,在自己的创作中实现了自我文化心理的展示与追寻。本文主要结合作品《呼兰河传》,探讨萧红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孟浩然五言绝句《春晓》的四种英译文作了剖析,认为古典诗译成英文应尽可能保持原诗简练的风格及韵律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清诗总集的序跋,对研究有关总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有些序跋,由于种种原因,总集本身却未曾收录,这就有了拾遗补阙的必要。而根据有关文献,至少可以为《感旧集》、《宛雅》全三编、《白山诗介》、《熙朝雅颂集》、《黔诗纪略》、《墨江修禊诗》等若干总集提供增补。  相似文献   

8.
刘勰与沈约都是文学史上重要的文论家,他们在文论史上不同的见解和思想都影响着后来的文论发展,本文就二者对魏晋诗歌的评论选出作品《宋书·谢灵运传论》与《文心雕龙·明诗》相比较,来看二者观点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干月巽子》是晚唐温庭筠撰写的小说集。明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将小说家分为数种: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从形式来说,志怪、杂录属于笔记小说。"笔记小说"是指那些具有小说性质、富有文学意趣的笔记作品。"传奇小说"是从先秦两汉史传文学蘖变而来的,由"杂传"和"志怪"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非常富有文学性的文言小说形式。温庭筠的《干月巽子》是一本笔记、传奇两种文体并存的小说集。  相似文献   

10.
阮籍是第一位对曹植有较广泛接受的作家,其接受内容与形态对后来接受者影响深远。文章认为,曹植《杂诗》六首作为组诗在视角转换、突转结构、矛盾冲突、化骚入诗方面对阮籍《咏怀诗》创作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鞍山采石矶与岳阳城陵矶和南京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而采石矶以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势险要的大江绝壁,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雄踞三矶之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严一萍先生生平,对严氏《甲骨缀合新编》摹本进行了校订,并对严氏的缀合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新编》中的缀合版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补充订正旧说;经缀合能发现新的甲骨文字或发现已知甲骨文字的新用法;提供了关于商代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3.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才华使温庭筠负有盛名,然而,由于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最后竟落得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坷终身的悲惨境遇。温庭筠的小说创作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温庭筠创作《干■子》的动机一是能悦众心;二是能抒己心。《干子》问世于晚唐时期,原书已不存,今人可从《太平广记》、《类说》、《绀珠集》等旧籍搜罗佚文。《太平广记》录佚文33篇,王汝涛编校的《全唐小说》共收有33篇。  相似文献   

14.
胡应麟的《诗薮》比较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了历代诗风,对汉、唐、明的诗歌评价甚高,认为六朝、宋、元则是诗歌发展的低潮期,整个诗歌发展即是生发—繁荣—衰落—复兴如此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史记》记载秦始皇"蜂准",或作"隆准",北宋《太平御览》引《史记》有关秦始皇形象描述的文字中,有一处作"綘准","蜂"和"綘"皆应读作"豐","豐准"、"隆准"皆指大鼻;历史上没有留下秦始皇的图像,当今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秦始皇图像是后人推演的作品,采用时应作适当说明.  相似文献   

16.
施光南声乐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乡国情怀,以爱国、爱党、爱人民为主题,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观。立足民族的创作观使他的作品充满民族特色,形成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风格。歌唱时代的艺术追求使他的作品充满时代的进取气息。  相似文献   

17.
现存苏轼词中,涉及“月”意象的词作凡88首,其中“月”意象出现的频率更是高达121次以上。这些“月”既是词人托意寄怀、惜别思乡的得力助手,又是词人抒发人生哲悟的绝佳帮手,还是我们寻觅词人仕途踪迹的优良向导。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时期嘉兴籍革命先锋群体大多出身富裕,但却不耽于优裕生活,以推翻腐朽满清统治为己任;大多曾留学日本,与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或地方分会主盟人多有往来。辛亥革命前期,他们兴办革命刊物、组织进步团体、创办新式教育,影响深远;参与领导光复杭州、嘉兴和攻克南京的战斗,功勋卓著;在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后,又继续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对嘉兴、浙江乃至整个辛亥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使嘉兴成为浙江辛亥革命的发轫、辉煌地区。  相似文献   

19.
钟嵘的文学阐释理论,直接继承了传统诗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并结合自己所处时代,对作家以优劣分品品评,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文学批评理论。文章探讨了钟嵘《诗品》是如何对“传统”和“此在”进行沟通,并以此来宏大传统的文学空间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是指促使中国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型;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逐渐展开的逻辑进程,包括胡适的初创、冯友兰的推进、金岳霖的拓展、张岱年的创新、冯契的突破等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