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而言,无需争论"有无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和"有无必要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此类问题。长远之道则是立足国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框架。该框架必须包括伦理基础、法理依据、内容体系、执行标准、绩效考核、运行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3C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标准》中国企业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必然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标准,但不能照抄照搬,要适合中国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要有自己的全面风险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财会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完成审核,这是我国财会领域按照国际规则的技术规范所推出的第一个元数据知识产权,为查询和利用各种财会信息资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手段。该标准的研制表明中国的财会科研工作者完全有能力研制适合我国财会工作需要、同时与国际接轨的会计信息标准体系。但其仅仅是一种通用的标准,很难应用于实践。本文主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XBRL GL的研究和应用成果.以UML为框架,从数据元的选取、标准框架的设计、标准的构建三方面来考虑构建我国特色的会计总账元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现行监管框架的全面反思,不同国家、地区推出了一系列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监管框架改革的举措。尤其是在BASELⅢ公布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主动适应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强化资本运用效率,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对此,主管风险防控的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李杰颇有体会。  相似文献   

5.
魏鹏 《金融会计》2013,(4):9-18
巴塞尔协议所提出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方法,体现了银行监管中的先进理念,对它的跟进式研究长期以来是中国银行业监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在回顾巴塞尔协议发展演进的基础上,考察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和新变化,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政策框架内容,基于中国上市银行20092011年资本充足性状况分析,解读了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新框架构成的影响,阐述了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就构建稳健银行体系监管框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发展,COSO框架、CoCo控制指南、ERM框架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理论表出了趋同性,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和要素中。COCO控制指南最早提出风险管理且最重视员工参与,ERM在各阶层都注重风险管理,而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借鉴了两者的思想,提出了全员控制并且强化了在目标设定环节就要考虑风险因素。本文对几种不同的内部控制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国内部控制标准的建立,以期对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提供一定的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通胀目标制:框架划分及其转型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上海金融》2005,43(11):17-21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中央银行直接确定和公布其通货膨胀目标,并以此规划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制度.按照央行对通胀目标承诺的清晰度及其公信力的差异,可将该制度框架划分为三种类型:标准型、混合型和初始型.对不同类型的制度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从一种框架向另一种框架转型提供政策指南.本文借助于对不同类型通胀目标制之间转型的实证分析,尝试总结归纳出转型过程中所存在的一般规律,为中国货币政策制度框架未来的改革提供一些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8.
COSO框架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美国反财务报告欺诈全国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标准,也是当前人民银行内部控制所采用的标准。本文以COSO框架为基础,对当前国库风险防范体系进行重构,以期建立起符合整体内控要求、适应当前国库业务发展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9.
权威观点     
《中国金融家》2011,(7):12-12
周小川:要尽快采纳和运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在出席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时表示,中国有必要尽快采纳和运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但目前对经济周期的判断、高储蓄率问题、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选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等,  相似文献   

10.
完善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 98年至 2 0 0 0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并基本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未来五年 ,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中国经济金融情况的变化 ,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操作 ,继续推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 ,任务是艰巨的。总结我们的经验 ,我们有以下几点重要认识 :  一、一国选择货币政策框架要根据本国的经济条件来决定  从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来看 ,我们深切感到各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多样的 ,即使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框架在不同时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都需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并随着经济金…  相似文献   

11.
一、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主要原则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实现社会和谐,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取向,其中需要研究处理的问题很多。从大的方面说,应当把握以下几个原则性问题。第一,从实际出发,确定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模式。在市场经济这个大前提下,虽然公共财政的基本内涵、特征固定不变,但是具体的公共财政框架却可以因市场发育程度、政治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样,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建立的公共财政框架就不能强求一致。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框架,而是要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国情出发,科学地确定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公共治理的理念指导公共财政管理改革,清楚地界定公共财政管理系统的目标,建立清晰的财政约束基准,通过改进投入预算来改进绩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在组织循环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吸收国外内部控制先进理念,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和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标准的确立有机结合起来,以创建持续改进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标准,力图解决国际公认的评估标准在中国本土化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投资学的标准研究范式和行为研究范式不仅在理论体系的假设和理论体系框架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指导投资实践方面也存在不同.但任何理论研究均需要有参照系和研究平台,因此二者的关系决非对立的,可以把标准研究范式视为行为研究范式的理论参照系和研究平台,行为研究范式是对标准研究范式假设条件的一般化和理论体系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以上分析,国内政策的当务之急是防止通缩的进一步蔓延,继续放松货币政策尤为必要。讨论中国下一步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对中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关于宏观经济,标准的分析框架是考虑四个方面,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现在中国的GDP增长还在7.5%之上,宏观管理部门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则一直是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质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如果保证的水平处于有效内部控制的区间内,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如果保证的水平低于合理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无效的。从风险角度来看,就是评价相关目标的风险在经过内部控制之后是否已经降低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如果已经降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提供了一个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一般模板,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或标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选择不同的起点或切入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从内部控制评价本身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共定价理论框架下,以制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的科学性为关键问题,以符合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培养成本为重要依据,以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为约束条件,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高校教育培养成本采用数据拟合与线性规划的方法,构建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的价格定价模型.从而为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制定科学、合理、公正的高校学费标准,促进高等教育健康、优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预算定额标准是预算编制和分配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财政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入手,探讨现阶段人民银行构建费用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意义、原则和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和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冰火两重天的待遇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就业悖论。将现有解释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悖论的文献按照解释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外部环境说、教育质量说以及自身素质说等三大类型,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分析与说明,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分工体系理论框架试图将各种不同的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高等教育质量、大学生能力素质等理论解释纳入其中,并进一步利用该框架指出进入分工体系的难度、与分工体系的匹配程度、在分工体系中的活动幅度、在分工体系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是导致就业悖论的根本原因,并根据研究结论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消费与一般消费行为有何不同?中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应怎样进行?中国银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刘元将为您详细解答。更重要的是,他首次面对媒体深入解析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框架设计和独特内涵。敬请关注本刊《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监管组织1.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处理资本监管框架下相关衍生品交易的最终标准2014年3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处理资本监管框架下相关衍生品交易的最终标准,规定使用标准法来测量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改善了现有的以非模型方式评估交易对手与衍生品交易相关的信用风险的方法。因此,标准法取代了当前巴塞尔资本监管框架下的风险披露方法和标准方法。同时,新的标准法通过限制银行在判断交易对手方信用风险时可选择的方法范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