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吴迪 《IT经理世界》2011,(20):125-125
最近读了德意志银行的《中国、印度及全球人才短缺报告》。有两个结论让我很受震撼: 第一,全球储蓄过剩、流动性过剩和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持续恶化到2015年。中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印度和美国的储蓄率将持续上扬。便宜的资本(投资和热钱)将长期充斥新兴国家。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区分流动性过剩中自愿性流动性过剩和非自愿性流动性过剩,研究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性过剩特征.流动性过剩在国家区域和地区区域不同范畴呈现不同特征.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性过剩表现为银行大量的流动性资产中部分是为了规避融资成本和存款波动等风险而持有的.在存差的增长中,自愿性流动性过剩资产的影响要大于非自愿流动性过剩资产.  相似文献   

3.
魏杰 《董事会》2007,(11):22-24
应对流动性过剩首要防范的是资产的高价位运行我们在发现和判断流动性过剩的时候,主要依据的标准是价格体系,也就是说,流动性过剩或流动性不足,首先反映在价格体系上。一般来讲,流动性过剩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价格体系全面上涨,但是价格体系上涨,对于不同的价格来讲有不同的后果。价格体系通常分成三大类: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从分析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入手,剖析我国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此类通货膨胀的特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过剩已经影响中国经济持续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根源在于中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二元经济结构在货币层面的反映。治理流动性过剩根本上应从改善二元经济结构入手,短期内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激增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大难题,而央行在治理这两大难题时存在着货币政策工具的冲突,本文深入解析央行的这一两难困境,并提出了治理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叶波 《工业会计》2007,(9):59-61
资金面因素,系股市和个股的流动性状况。流动性,是指证券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变现的难易程度。流动性过剩可能充斥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各个角落,但不必然造成股市流动性过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是最大化满足国防建设需求.国防建设对各个不同产业需求与该产业的生产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就是为了均衡这种差异,以求达到供求平衡.这种调整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进行.宏观层次的调整是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微观层次的调整是在同一产业内部进行.在调整优化过程中同时兼顾国防建设需求和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9.
外汇占款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从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等理论层面入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外汇占款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基于对当前央行所经常采取的一系列对冲政策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的确,流动性就像一条河,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流动性过剩就如洪水泛滥,而流动性不足足以让经济这艘大船搁浅甚至沉入河淤而不能自拔。谁又能想到,2007年我们还在为流动性过剩犯愁;而2008年的现在,我们又要为流动性的不足而为难。抽水容易,输水就没那么容易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全方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董事会》2007,(6):20-22
需要央行、财政部、商务部等相关机构的有效协调,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否则,我们很难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人们都关注的所谓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就是货币供应量太大的问题。对于这种流动性过剩问题,不少同志从不同角度做了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做一些全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入手,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具体分析了中国特色流动性过剩现象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解决的思路,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宏观收入公平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微观激励机制是决定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合理的重要因素.博弈实验证明,微观经济个体具有收入分配公平和行为动机公平两种偏好,二者都会直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从而也都会影响宏观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具体分析了微观经济个体的公平偏好对宏观收入公平分配的作用机理,以此为建立和谐社会的公平合理分配制度提供微观机制层次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六大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宏观层次上,资产重组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中观层次上,资产重组是为了适应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微观层次上,资产重组也就是企业资产重组,微观层次上的企业资产重组从根本上来说要服从宏观或中观层次结构调整的需要。在上述大前提下,就具体企业来说,资产重组的动因又各不相同。本文着重分析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主要动因。归纳起来,上市公司规模过小,股权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差,主业不突出,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上市公司业绩的分化等成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六大动因。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产业早已告别“短缺时代”进入过剩阶段,过剩已经成为文化生产的常态.过去基于“短缺理论”基础上的普惠式产业政策已经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文化产业政策必须面对产业过剩的新环境,以应对过剩阶段的突出矛盾为政策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REITs为什么会万众瞩目?关于房价的生态链是这样的,为什么楼市会有泡沫?是因为流动性过剩。为什么流动性会过剩?是因为投资渠道太窄。为什么投资渠道太窄?是因为没有REITs。REITs在90年代初就被学者从国外引进来,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产函数法,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2000~2011年我国29个地区的工业产能过剩程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全国情况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银行流动性过剩和宏观经济波动均对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显著,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与产能利用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宏观经济波动与产能利用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从四大地区情况来看,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遏制投资消费失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以抑制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是一个时期以来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流动性,是针对整个宏观经济而言的,即指在整个宏观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的危险等经济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券商非系统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资本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是券商面临的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既受宏观的行业性因素影响,又与券商的微观经营现状有直接关系。建立非系统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理及防范体系是控制非系统风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探讨科研院所资金短缺的原因及对策杨兰亭资金紧张短缺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桎梏,科研院所尤为突出。因为科研院所自身积累资金很少,又没有固定的流动资金来源,所以缓解资金短缺矛盾,是财务管理的中心问题。一、资金短缺的原因其原因很多,既有宏观上的,也有微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