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时5年多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结束,包括美国、日本、文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在内的12个成员国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TPP的形成直接影响了我国现有的出口贸易格局和贸易网络,对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国际货运业应该利用TPP协议尚未生效的这段时间,在紧盯中国主导的战略性协定催生商机的同时,重视因TPP而出现的新商机。加强对将来有可能在TPP协议成员国间发生的贸易转移的研究,以及对将来为应对TPP原产地规则等而出现的大规模的企业产业转移进行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是由美国主导,12个成员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其谈判成员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约占全球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协定一旦达成将对亚太地区产生重要影响。美国主导TPP谈判后,试图通过"全面覆盖"原则将TPP塑造  相似文献   

3.
倪月菊 《中国市场》2013,(15):34-36
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上台不到3个月就于2013年3月15日正式对外宣布日本将参加TPP谈判。日本参加TPP谈判的动机主要体现为:强化日美同盟关系、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关注"国家经济利益"。日本两大利益集团在对待TPP的态度上是明显对立的,经团联积极推动,农协则极力阻挠。为尽早达成TPP谈判,美国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谈判的标准,从而减少谈判的难度。为此,中国应采取果断对策:一方面加强与美国的沟通,通过双边关系的发展,缓和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增加伙伴,加快与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步伐,争取把TPP可能带给中国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日本自宣布参加TPP谈判以来,其国内的相关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日本参加TPP谈判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出口机会,振兴国内低迷经济,强化日本与美国同盟关系,改变贸易自由化落后局面等。然而,日本加入TPP谈判使本已艰难的谈判进程更加复杂化,不仅日本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问题很难获得实质性突破,而且也将进一步加大日本与TPP各国之间的谈判难度。  相似文献   

5.
劳动标准问题历经18轮谈判远未达成一致的事实反映出,在劳动标准纳入自由贸易协定方面,美国预设的一体化模式在逡巡不前的谈判面前已显出困境。TPP谈判自第18轮开始接受日本正式加入的新情况虽可能加强美国关于劳动标准问题建议文本的影响,却难以改变此前谈判业已形成的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既有实践相互竞争的基本格局。要推动TPP劳动标准议题的后续谈判尽快完成,谈判方可能需要采取议题区分的思路,转向并列模式。当前美国保守的共和党执掌国会以及多数谈判方反对美国政府建议的"缔约方实施国内劳动法方面的完全强制执行机制",使得纳入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诚然,TPP谈判中的劳动标准问题对中国加入谈判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中国有必要以更具建设性的眼光看待劳动标准方面的国际合作。劳动标准问题不应成为中国考虑加入TPP谈判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6.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发展与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11月14日访问东京时宣布美国将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来,此前鲜为人知的TPP就名声大振,一些国家纷纷对TPP采取了积极的态度。现在,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已经和美国一起参加了TPP谈判,日本、韩国、  相似文献   

7.
伴随WTO谈判趋于停滞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世界范围内各种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区协议不断涌现。近年来,围绕亚太区域出现的TPP和RCEP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TPP是高质量但短期内无法如愿达成的协议,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影响力、牵制东亚经济一体化、重返亚太的战略工具。中国可能会关注TPP的谈判进展,但短期内不会有加入的意愿。RCEP是在TPP的压力下东亚各国内部合作意愿增强的必然产物,是务实的经济范畴内的合作协议。RCEP符合中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要求,也符合东亚各国的实际需求,中国将倾向于支持并力推RCEP。  相似文献   

8.
《商》2016,(3)
在TRIPS协议达成之后,发达国家由于不满TRIPS协议的最低标准,绕开多边协定,制定了一系列高水平、全面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其中最为关键,且影响力最大的TPP条约在谈判之初已经引起全球关注。美国通过TPP协议的制定全面介入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对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保护设定新的框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坚力量,在面临来自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知识产权压力,我国应当利用TPP带来的积极影响,并通过教育、外交、经济转型等多种方式抵消TPP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伴随WTO谈判趋于停滞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世界范围内各种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区协议不断涌现。近年来,围绕亚太区域出现的TPP和RCEP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TPP是高质量但短期内无法如愿达成的协议,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影响力、牵制东亚经济一体化、重返亚太的战略工具。中国可能会关注TPP的谈判进展,但短期内不会有加入的意愿。RCEP是在TPP的压力下东亚各国内部合作意愿增强的必然产物,是务实的经济范畴内的合作协议。RCEP符合中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要求,也符合东亚各国的实际需求,中国将倾向于支持并力推RCEP。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已成功结束"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达成TPP贸易协定。对比WTO追求的是降关税,TPP追求的是自由贸易,增加了国家贸易准入的标准,中国企业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许多条件还并未达到它的要求,TPP的签订会进一步成为中国企业改革的推进器。本文从TPP的贸易准入条件入手进行研究,针对中国企业经营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推动中国企业改革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自2005年成立之时,由于发起的四个国家的贸易规模小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在美国宣布加入之后,TPP出现了发展壮大的趋势,并备受世界关注。2012年6月墨西哥和加拿大正式加入TPP谈判,而日本政府更是非常有意加入,  相似文献   

12.
TPP草案出台背景 在过去,美国常常利用贸易协议作为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工具。《反假冒贸易协议》(以下简称“ACTA”)是最新的成果,但ACTA墨迹未干,美国贸易代表已经着手谈判新的贸易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以下简称“TPP”)。目前的谈判国包括澳大利亚、文莱、智利、马来西亚、新西兰、秘鲁、美国、越南、新加坡、加拿大、墨西哥和泰国。  相似文献   

13.
舒昕祺 《商业科技》2013,(11):47-47
2012年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关系协议(TPP)谈判以及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已经启动。进入2013年后中日韩在制定FTA合作框架上有了较大进展,2月28日在中国哈尔滨正式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日韩为实现FTA已经迈开步伐,但三国的国际贸易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三国间最大限度取消关税,对涵盖投资、政府采购、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扩大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韩国合作地域;构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来实现优化。  相似文献   

14.
陈哲  周薇薇 《现代商业》2015,(4):118-119
中日韩自贸区至今尚未达成实质性协议。在日本同中韩关系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三国重启自贸区谈判令人看好其前景。从短期而言,我们不指望正式建成中日韩自贸区。从长期来看,亚太自贸区或将是中日韩自贸区、10+3、10+6自贸区及TPP的最终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在2017年1月退出TPP,TPP曾被奥巴马政府视为"重返亚洲"战略计划的重要一环,美国试图通过TPP谈判,解决边境线后的贸易问题以及打掉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一架马车——出口。为了应对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多方打压,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RCEP的达成有望在美国掌控东亚经济合作主导权方面起到制约和平衡的作用。本文以美国退出TPP为背景,通过对RCEP的内因及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应对RCEP的策略。试图通过对RCEP的分析研究,为中国争取更大的亚太合作空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9)
《TPP》谈判协议已取得相当大的阶段性成果,其中的版权与相关权部分的规定,提出了高于TRIPS协定的规定,甚至在某些方面高于美国国内法。本文拟通过对《TPP》谈判协议中的版权与相关权的规定的探讨,分析其中的高标准化、全面化、美国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区域间的合作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必然趋势,各种区域间合作协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达成更是加快了其他区域间合作协议的谈判进程,作为与TPP抗衡的工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预计于2015年底达成协议。基于台湾经济发展、贸易发展以及吸引投资的需要,台湾有必要积极探索如何成为RCEP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劳动标准议题是"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谈判最有争议的议题之一。鉴于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定实践在处理劳动标准问题方面已经积累比较成熟的经验并且对其他谈判方的贸易协定实践形成较大的影响,可以认为谈判主要是这三个国家的既有实践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妥协,并在此基础上达成能够为其他谈判方所接受的方案。目前谈判事实上围绕要求最严格的美国建议文本展开,TPP劳动标准规则的内容因此将主要取决于美国对其既有实践的让步程度。尽管如此,其他谈判方可以通过弱化义务和授权争取有利于本国的谈判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一、谈判的准备过程(一)日美两国"关于TPP的共同声明"日本在民主党执政时期就准备参加TPP谈判。2010年10月1日,菅直人首相在国会发表政策演说时,正式表明了日本准备参加TPP谈判的态度,说作为实现东亚稳定与繁荣的一环,要研究参加TPP谈判等问题,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自民党重新执政后,安倍首  相似文献   

20.
3月9-15日,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PP)谈判的日本、美国等12个国家在美国夏威夷举行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各国能否在知识产权、国有企业改革等存在利益分歧的领域打破僵局,并敲定部长级会议日程是本次会议的焦点。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目前提出的TPP将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涉及美国、日本和其它10个国家,其经济规模占据世界经济的40%。相关国家不包含中国。报道称,虽然奥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