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05,(6):21-22
我国各省区都可以生产小麦,但是黄淮海地区为优势小麦产区,在这一产区中,又可根据不同生态条件划分为3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产业带。一是强筋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它以河北省中北部(包括京津地区).冬麦区为主。二是强筋、中筋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它以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为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2.
该项目针对我国弱筋专用小麦需求量大,江苏省的沿江和沿海地区具有生产弱筋专用小麦的生态优势,以宁麦13、扬麦15为核心技术,结合原种生产、良种繁育、种子加工、高产群体质量栽培、品质调优、抗逆应变调控、病虫草害安全防治、收获贮藏等配套技术,建立起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以促进其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3.
章丘市利用通过国家级认定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优势,实施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项目。由章丘市农业局负责优质专用小麦供应种子、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宣传、培训与推广.章丘市粮食局负责组织有关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并做到优价,初步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格局。目前市粮食局已组织山东荣元粮油有限公司等多家粮食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人口压力与生态压力指数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进行计算,得出各个城市的人口压力与生态压力指数值;综合考虑两指标数值把山东省17个地级市划分为5种可持续发展类型,由此在人口与生态方面为山东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方面提供了定量化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东平度,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国家和山东省先后在该市建立了优质果品、优质小麦及蔬菜、花生、生猪、肉牛等25个生产基地;粮食总产占全青岛市的三分之一,肉类总产多年名列全国前茅;曾获得过“全国秸秆养牛先进市”、“中国花生之乡”、“中国肉牛之乡”等多项殊荣,并被国家确定为“全国苹果栽培优势区域规划示范县”。  相似文献   

6.
当前制约我国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们的观念意识、国家的产业政策、市场的销售价格、品种及栽培技术和政府的组织协调。21世纪初我国扩大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策略是: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制定优惠政策,发挥市场作用;分析区位优势,搞好区划布局;培育引进品种,研究栽培措施;确定发展规模,选择产业方式。  相似文献   

7.
资讯快递     
优质专用小麦市场看好无公害稻米生产待提速本刊讯农业部日前的市场监测情况表明,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价格看好,亩均收益明显提高。综合各地情况分析,我国优质小麦比去年、比普通小麦价格都高。江苏优质弱筋小麦开价达到每吨1160元,比去年提高近30%,比普通小麦提高20%左右;河北8901优质小麦的收购价格一般保持在每吨1180元至1240元之间,每吨比普通小麦高出130元左右。从每亩收益看,优质小麦比普通小麦明显要高。今年江苏省优质小麦每亩减税纯收益为65.3元,比普通小麦高出138%,比去年增长131%。农业部与财政部今年共同启动了优势区优质专…  相似文献   

8.
一、夏粮生产获得好收成。夏收小麦亩产创历史新高 今年我国夏粮生产获得好收成。一是面积稳定扩大。夏粮播种面积预计为4亿亩,比去年增加490多万亩,增长1.2%。二是单产在创新高。夏收小麦平均单产首次突破600斤.再创历史新高,单产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达80%以上。三是优质专用小麦比重增加。科技对夏粮增产作用于明显.小麦品质得到大幅提升。预计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1.8亿亩.占夏收小麦面积的54%,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四是优势区域增产份额较大。全国11个主产省区小麦增产量占全部增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我县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发展现状。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在保证供求安全的前提下,稳定面积,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粮。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面积逐年增加,优质专用小麦达到6万亩,专用玉米达到3万亩,订单优质小麦面积达到5.8万亩,订单高淀粉玉米面积达到3万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主要影响因素,为决策部门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进行小麦供给侧改革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文章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Logistic模型,以农户是否种植优质专用小麦为因变量,用反映农户户主特征和家庭情况、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业化组织情况、区域政策支持情况的10个变量为自变量,对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是否与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是否统一供种、所在地区是否享受价格补贴政策等自变量具有正向影响,达到1%显著水平。农户家庭劳动力个数、农户文化程度等自变量具有正向影响,达到5%显著水平,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具有负向影响,达到10%显著水平。[结论]农户是否与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是否统一供种、所在地区是否享受价格补贴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扩大统一供种力度、加大价格补贴,是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