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构建山东省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Super-SBM模型综合度量山东省2000~2016年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利用2016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从省级层面看,山东省生态福利绩效存在明显的波动性。(2)2000~2016年,山东省人类发展指数和人均生态足迹两大指标围绕着45度线上下波动。(3)在空间分布上,山东省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具有显著优势。山东省具有独特的区域格局,需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路径与保障机制。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响应、公众参与的运行保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以市场为主导的企业以及公众的协同作用,实现绿色发展的全面化、深度化、均衡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构建包括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序列方面,江西省及各地级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在空间分布方面,赣州市和宜春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位居全省前列,其他各地级市差异较大;南昌市部分年份出现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较大,但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低,用水效率全省最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构建包括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序列方面,江西省及各地级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在空间分布方面,赣州市和宜春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位居全省前列,其他各地级市差异较大;南昌市部分年份出现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较大,但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低,用水效率全省最高。  相似文献   

4.
秦岭北麓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计算和分析了秦岭北麓的生态承载力情况,结果表明:秦岭北麓的生态弹性指数大于50,说明其生态系统的弹性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即具有中等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均具有比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更具优势,承载指数大于70,水资源的承载指数则小于70;在资源的承载压力度分析中,土地资源的承载压力比较小,而水资源的承载压力非常大,已超负荷,在11个区县中,最低的承载压力度为2.84,最高的已达到33.89的强压水平,水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在阐述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涵义的基础上,从资源指数、环境指数、经济指数、社会指数和科技指数五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CSD)评价模型。本文选取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作为典型案例,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庆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了一个平稳上升的态势,在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科技推动能力有明显提升,但资源支撑能力逐年下降。最后,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城市中心性及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区位熵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城市中心性进行了测度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山东省呈现双中心城市发展格局,东、中、西城市中心性差异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省为背景区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04、2009、2014年17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并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空间分级、空间插值及重心迁移等方法探讨山东省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潍坊、临沂、菏泽的城市竞争力提升明显,且临沂的城市竞争力变化最为显著;青岛与济南相比,竞争力优势逐渐扩大。空间上,青岛与济南的空间扩展能力都不断下降;受鲁南城市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影响,省综合竞争力重心总体向南迁移;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由沿海向内陆呈降低趋势,且东西部城市的竞争力差距逐渐扩大。研究结果为强化核心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加快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等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容量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对贵州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容量互动关系的研究为提高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考。本文首先运用熵值法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容量系统的指标进行评价;其次建立Logistic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容量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2010-2018年贵州省六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容量得分增减不一;2010-2017年贵州省六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容量的互动模式皆为互惠共生型,其中,贵阳市的互动模式最为理想,接近对称型互惠共生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的互动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地域单元,对其市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17个地级市在近6年内竞争力增长的趋势和幅度有所不同,城市竞争力水平不高,区域分异现象明显,且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各子系统竞争力之间相互关系变化特征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K)指标框架模式,从环境本底-环境压力-环境效应-社会响应等4个方面选出23个指标组成指标体系,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对江苏省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进行了评价,根据综合得分指数并结合ArcGIS软件对其进行空间表达,将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分成5类。评价结果显示,南京、无锡、常州、扬州、连云港的可持续能力较强,宿迁、淮安、盐城的可持续能力最弱。江苏省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南部地区自然条件优于北部地区,但南部地区环境压力较大;揭示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章恒全  方静  杨柳  张陈俊 《水利经济》2023,41(1):1-9, 61
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5个方面综合测度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并结合水足迹和供需平衡思想测算各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水资源压力的空间溢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通面板回归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压力正相关,进一步地加入空间关联因素后,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水资源压力的正向作用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会给邻近省份带来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基于空间溢出视角较好地刻画了各省份内部、省份之间发展需要和资源压力的矛盾,可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耕地压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模型,对1990~2008年四川省及其21个市(州)的耕地压力进行了测算,并对压力等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的耕地压力时空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90~1994年耕地压力指数缓慢上升,1995~1999年耕地压力指数持续下降,2000~2008年耕地压力指数波浪式上升;各市(州)间差异显著,除宜宾市和凉山州外,压力指数都在增加;多数市(州)压力等级处于明显区,耕地压力较大;耕地压力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较快、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低的地区。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保障四川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分析江苏沿海1999~2007年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计算其3区14县(市)耕地压力指数(K)并划定耕地压力分区,以进一步分析K值区域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07年江苏沿海耕地面积波动减少,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食产量开始阶段持续降低,并在2003年跌入低谷,至2007年有所回升。(2)根据耕地压力分区结果,从江苏沿海整体分析,K值呈现2003年大于2007年大于1999年的特点;从区域地市级分析,K值大致上呈现南通沿海大于连云港沿海大于盐城沿海的特点;具体到各县(市、区)耕地资源承受压力变化,东海县等7个县K值持续最小,南通市区和连云港市区K值持续最大,盐城市区等4个县、区2003年K值较1999年大幅增加但至2007年已回落,通州市等3市K值较大且呈增加趋势,赣榆县K值变化幅度最大。文章最后还探讨了江苏沿海不同区域的耕地-粮食-人口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98—2018年中国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压力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199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文章系统考察了近20年中国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城镇化发展与其耕地压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借助协整理论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压力之间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与短期动态变化。结果 (1)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从1998年的35.55%上升到2018年的61.82%,整体呈增长态势,但3类粮食产销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却存在较明显差异。2018年粮食主销区的城镇化水平已达74.6%,明显高于产销平衡区的51.88%和主产区的58.98%。(2)中国耕地压力指数呈快速增长—缓和波动增长—加速增长三阶段特征,且主销区耕地压力指数从1.22增加至19.39,耕地压力形势严峻;产销平衡区由1.21增加至2.08,已面临一定程度的耕地压力;而粮食主产区则由0.73降低到0.65,尚处于耕地压力安全区。(3)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压力存在一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在3类粮食产销区具有差异性的表现特征。结论 研究认为应根据3类粮食产销区的实际耕地压力状态及其与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关系,分区域制定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政策和城镇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现有30个主要城市的产城融合度发展状况,得出各城市发展特色及不足,并提出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运用熵值法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分析30个我国主要城市的产城融合发展耦合度状况。结果表明目前我国30个主要城市中,产城协调度发展较好的是一些东部沿海地区,而大多数城市水平则处于初级或中级协调阶段,部分偏远内陆地区城市处于勉强协调或失调状态。大部分城市的发展并没能有效地将产业与城建有效结合起来,未来的城市发展要继续加强产业规模及联系,也要围绕人群流向不断优化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通过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分析福建省耕地承压的时间变化规律及成因。[方法]文章通过耕地承压类型区的划分,分析福建省耕地承压的空间变化规律、成因及区域特点。[结果](1)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在保持粮食自给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1998—2018年福建省耕地承压呈明显上升趋势;(2)根据福建省各县(市、区)耕地压力指数划分耕地承压类型区,共分4个类型区,即:耕地高承压区,耕地较高承压区,耕地较低承压区和耕地低承压区;(3)福建省耕地承压空间差异显著,闽西北山区低于闽东南沿海地区。耕地高承压区和耕地较高承压区主要分布在闽东南沿海地区和靠近闽东南沿海地区,其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耕地承压明显;耕地低承压区和耕地较低承压区主要分布在闽西北山区,其耕地压力指数小于1,耕地承压不明显。[结论]福建省耕地压力大且地区差异明显,总体上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简要总结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优点,通过分析国内外该项技术的发展及经验,提出了当前我国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发展的趋势或领域,以期为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高速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两型农业"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文章选取经济效益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指标、政策制度保障指标等针对两型农业在四川省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各个指标数据进行21个市(州)的效用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高于全国理想值(综合评价值F为2250.99)的有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乐山市、眉山市、雅安市,其余各个市(州)综合评价值F介于1 577.66~2115.75之间,综合评议"两型农业"在四川省发展较好,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标准。并提出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推广普及绿色生产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实施"互联网+"体系构建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更多地区两型农业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Increasing market demand for new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in the urban fringe, together with changes in national political ideology and planning policy over the last decade, have combined to modify a longstanding opposition to development in the greenbelt. This has heightened the need for local planners and decision‐makers to formulate development plans which incorporate a satisfactory trade‐off between pro‐growth and anti‐growth interests.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principal actor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the urban fringe and employs a multi‐indicator technique to measure the incidence and intensity of development pressure in Glasgow's metropolitan fringe.  相似文献   

20.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国际国内环境双重挤压,旧产能淘汰,新动能不足,新旧矛盾叠加,城市发展遭遇瓶颈。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改变过去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的发展方式。攀枝花以资源产业为主导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创新改革的重点。创新驱动战略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够通过边际效应、产业集聚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外部性效应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攀枝花为例,通过构建创新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2005年—2016年攀枝花创新驱动转型能力进行测算,发现攀枝花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方面都有明显提升,但依然存在创新效率不高、创新成果转化不畅、创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攀枝花创新驱动城市转型的问题提出攀枝花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