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现有理论对于互联网金融影响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尚不明晰,由此为实践带来的困惑是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部环境挑战以重塑核心竞争能力。基于此,在MOA理论以及文本分析法获取互联网金融指数的基础上,运用我国2006—2015年16家上市银行数据,探讨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关系,并分析高管团队异质性、外部治理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和外部治理对商业银行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管团队的异质性对商业银行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探讨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业的深入发展,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127家保险公司的公开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构建的公司绩效为中介变量,探究董事会治理对偿付能力的作用以及公司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董事金融背景比例、董事精算背景比例和董事硕博学历比例直接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董事金融和精算背景比例对偿付能力有正向作用,而董事硕博学历比例对偿付能力有负向作用;董事会独立性通过公司绩效间接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对偿付能力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7—2020年商业银行财务数据,构建多期DID模型,从规模效应、风险结构效应、成本收入效应分析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并检验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存在直接负向影响与间接正向影响,且综合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国有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具有负的政策效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具备显著的政策效应;绿色信贷业务对银行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中规模效应、成本收入效应为主要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我国存续时间5年及以上的32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从2010年到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广义最小二乘(GLS)的方法,检验了我国保险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绩效具有负面作用,独立董事比例、女性董事比例、金融背景董事比例、法律背景董事比例等特征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教育背景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建议我国保险公司应不断加强董事会治理机制建设,实现董事会治理机制从合规性到有效性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2017年年报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其在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影响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负相关,公允价值计量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的同时也增加了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在当前鼓励创新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应当大力提倡金融创新,通过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来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996—2005年间美国4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特征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平均而言,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规模略大于非金融性企业的这一指标,且外部董事的比例较高;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曲线关系,但外部董事的比例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次级委员会的数量、外部董事拥有的董事席位数均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会会议频率对当年度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但与前一会计年度的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而总经理任职年限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会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绿色信贷可以通过抑制金融创新水平和增加风险集聚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抑制金融创新水平→增加风险集聚”的链式中介效应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其中,增加风险集聚的独立中介渠道最为突出;基于分样本分析发现,大规模银行的绿色信贷可以通过抑制金融创新能力和增加风险承担水平两条独立中介渠道对盈利水平产生消极影响,小规模银行的绿色信贷可通过提高金融创新水平对盈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而技术创新能力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的关键所在。本文以29家光伏上市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索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光伏企业的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在金融支持的三种路径中,银行信贷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从而正向影响企业的绩效。政府补助不利于光伏企业绩效的提升,但是政府补助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进而能部分遮掩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负面效应。股权融资对光伏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也未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管理决断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以及CEO变更对管理决断权、财务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升管理层的管理决断权有助于促进创新绩效,而且财务柔性在管理决断权影响创新绩效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存在"管理决断权水平高-→财务柔性水平高-→企业创新绩效高"的传导路径;CEO变更会正向调节财务柔性在管理决断权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中的中介效应,即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文深化了管理决断权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对企业在CEO变更条件下建立和推动创新导向、增加研发投资以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构建了外部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视角的数字化转型动力机制模型。基于131家商业银行2011—2020年的年报数据,本文创建了商业银行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本文研究发现:外部金融科技发展显著提升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水平,存在商业银行利用外部金融科技发展成果降低经营可变成本,从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外部金融科技发展对盈利能力较弱的商业银行边际影响更大;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外部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本文建议完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和应用环境,引导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实际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时前瞻性地做好商业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1.
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本文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放松卖空限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规模异质性、信息传递效率异质性、地区异质性和分析师追踪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1)放松卖空限制对企业创新具有激励效应,且该效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2)该正向效应在规模小的企业、信息传递效率高的企业和东部地区的企业最为显著.(3)分析师追踪引发的外部监督加强,在放松卖空限制对企业创新的激励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管理团队(TMT)背景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引起广泛的关注。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例,基于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理论,实证研究了TMT背景特征对公司财务绩效不同指标的影响。并且对不同绩效公司进行分组检验背景特征的影响变化,结果发现,TMT背景特征对不同企业的绩效影响不同,年龄与教育背景多样化程度能提高企业绩效,薪酬水平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其余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并无显著影响,不同绩效分组的影响因素也不同。最后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数字金融有助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解决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问题,重塑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法选取15个指标测度商业银行绩效综合评价水平,定量研究影响程度,得出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绩效有负向影响,且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刘孟飞  王琦 《金融论坛》2021,26(3):60-70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阐述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机理,选取中国2010-2018年33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与中国商业银行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先升后降的"倒U形"关系;经济发展、金融发展程度、净利差等因素对商业银行绩效水平也有重要影响,此外金融科技发展对大中型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显著大于小型银行。新的金融生态下,合理利用金融科技转型创新是传统商业银行特别是小型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提高银行信贷服务绩效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环节,金融科技的发展则为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基于动态能力和信用资本视角构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的多路径模型,并借助22个省份(自治区)561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动态能力和信用资本分别在金融科技与供给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银行信任通过强化信用资本对供给绩效的影响,调节金融科技与信贷供给绩效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金融科技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的作用路径,为银行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提高信贷服务质效提供了新视角和新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对年报进行文本分析的方法构建银行金融科技指数,结合2008—2019年我国92家银行面板数据,考察银行金融科技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发展金融科技能够提升经营绩效;降低不良贷款率以及成本收入比是银行金融科技影响经营绩效的中介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规模更大的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对经营绩效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资本充足率更高的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更有效地提高了股本收益率,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则不存在明显差异。 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银行风险容忍度视角出发,基于2009-2019年中国114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的应用显著抑制银行流动性囤积;银行风险容忍度在这一影响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通过提升银行风险容忍度进而抑制其流动性囤积;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信贷业务依赖程度较高和信贷业务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而言,金融科技对其风险容忍度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对流动性囤积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从金融市场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国际化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的影响,然后以金融国际化的综合测度量化指标为切入点,采用我国15家商业银行2000-2011年的经营数据,对金融国际化等因素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长期稳定与短期调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商业银行的经验绩效显著改善.金融市场的开放激励并帮助我国银行实现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金融创新的增加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也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增加其中间业务和交易品种,从而提高其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美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绩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美商业银行配置金融衍生工具的绩效差异。结果发现,美国商业银行配置金融衍生工具对其权益收益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对其股票价格波动率和财务困境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商业银行配置金融衍生工具对其权益收益率和证券市场波动率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且对权益收益率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对市场波动率的影响强度,对财务困境程度的影响也不显著。中国银行业应更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市场,逐步加大金融衍生工具配置比重,改善非传统业务利润的构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湖北省红山镇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者的129份问卷,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者服务动机对金融精准扶贫绩效的影响机理及其感知公平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受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者在服务动机与感知公平方面处于偏低水平;金融精准扶贫绩效可分为覆盖共建绩效、配套绩效和示范绩效三方面,且三种绩效水平均相对较低;良好的服务动机可以显著提升金融精准扶贫绩效水平,而感知公平是服务动机与金融精准扶贫绩效的关键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