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分税制财政体制在运行中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但是与此同时, 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暴露出了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所存在的主要弊端.本文针对这些弊端进行了原因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①合理配置税种,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与财力范围;②照宪法规定实行四级政府运行结;③完善地方税制,解决基层财政困难.  相似文献   

2.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动因分级包干财政体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到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之前所实施的财政体制的总称。虽然在1980年、1985年、1988年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改革与调整,但他们的相同之处是在划分收支的基础上,分级包干、自求平衡,因此亦简称为分级包干制。  相似文献   

3.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分税制财政体制在运行中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同时,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以及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日益扩大也暴露出了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本对分税制财政体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分税制改革实施成果显著,但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不配套,财权和事权不配套;部分财政职能转移,预算外税收高速增长,出现大量预算外资金.根据激励理论可以解释过去十年的分税制改革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对目前的新问题缺乏有利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具有前提意义的,是凭借分税制确定中央和地方的权益范畴,建构制度化、规范化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财税体制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的滞后甚至成了政治体制改革难以推进的症结。本文通过中美两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对比,试图从中央与地方财政税收关系的角度来探寻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县乡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但县乡财政仍存在可用财力明显不足、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沉重等问题.问题的产生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策及体制原因.要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必须振兴县域经济,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清理和规范县乡债务,精简机构和人员,完善领导干部考核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7.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称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项制度。它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解决财政纵向和横向不平衡及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8.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分税制财政体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它在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规范财政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程度、强化各地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对策是 :转变政府职能 ,实行四级政府运行结构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994年财政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以来,伴随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紧密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各地资源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特征差异很大的特点,科学构建一个多级政府框架下的分级财政体制,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本文对现行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运行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总体构想,重点介绍了如何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政策措施以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从统收统支的高度集权体制,到财政包干体制,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初步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其中有两次改革值得探讨,第一次是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向委托一代理关系的财政包干体制转变;第二次是在1994年,由委托一代理的财政包干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非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转变。这两次转变是在特定的经济条件和制度环境下发生的,具有逻辑上的客观必然性。本文试图以博弈理论、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理论为依据,分析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逐步完善和征管工作日益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力度和税款增幅显著加大,相应地,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亦日益加强,同时,也应看到在税制设置和征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本文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以期对有关部门完善个人所得税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对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不显著,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强税制公平效应有其必要性,税收公平应该成为税制建设和优化的指导性原则。通过对影响税制公平效应主要因素的分析,指出今后税制公平改革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增强公平效应的税制改革路径,即优化税制结构增强税制公平效应、适度增强间接税的公平效应以及充分发挥直接税的公平效应。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地方税收入与GDP和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地方税收入规模与结构、湖北地方税收入与DGP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定量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地税收入缺乏弹性且宏观税员水平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税收收分布失衡,使得地方税制滞后于产业发展,应从优化税源、发展区域经济、调整产业以及主体税和辅助税种的配置等方面促进湖北省地方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时期中国税收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增值税转型、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以及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农业税等税种改革,对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税收结构不合理、税收制度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等问题。目前我国税收制度改革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我国要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居民收入分配、节能环保等社会经济目标。必然需要强大的财力保障作为支撑,短期内税收制度改革将无法以大规模减税为前提。因此“十二五”及其后的时期,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包括推行增值税“扩围”改革、多方位改革消费税、重构个人所得税制度、有选择地开征环境税、全面推广资源税改革以及持续实行房产税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国与国之间的宏观税负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从经济发展阶段、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判断,我国的宏观税负与变动趋势比较合理。从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来说,我国的宏观税负并不高。从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的关系度量,个别纳税人和税种的税负有降低的必要。从税收与非税收入的搭配来衡量,非税收入偏多。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税负分配结构来判断,我国必须建立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模式。从财政支出的用途判断,需要财政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切实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资源税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税是中国本次税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资源税制的重构对中国完成保护自然资源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现行的资源税制度在征收范围、课税依据和税率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将资源税更多地定位于解决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问题,通过扩大征收范围、以开采数量为计税依据、实行差别累进税率,调整税收分配方式等改革手段,建立科学的资源税制。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税收调控是税收经济职能的外在表现,其存在的问题是调控范围及力度不够、资源配置功能弱化、个人收入分配调控体系尚不健全、税收征管能力低下;构建和谐社会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的构想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科学构建消费税制、实行社会保险费改税;提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调控效率的对策是部分转移税收征管权、健全竞争和激励机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观、加大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地区差距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遗产税是一个古老的、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种税,是调节社会成员财富分配的一种税收手段。中国在20世纪40年代曾开征过遗产税,新中国建立初期也设计过遗产税,但由于条件不具备而没有开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收入的不断增长,居民个人财富的拥有量在逐渐增加,以存量收入的财产为课征对象的遗产税的开征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政府间转移支付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目标的实现。一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规模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该国的财权集中度与事权重心定位所决定的,可称之为分税制管理模式。该模式的选择需考虑一国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具备实施大规模转移支付的制度条件以及权衡各种分税制管理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鉴于我国目前短期内尚难以制定与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情况,作者建议通过调整分税制管理模式适当缩小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规模,以便提高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非自雇型灵活就业人群在现行税收制度中遭受了非公平待遇。认为这对促进中国灵活就业发展,缓解就业紧张形势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也违背了税收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分配的要求,不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建议:1,取消对劳务报酬征收营业税及附加的税收规定;2、将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合并,统一征收个人所得税。从而为非自雇型灵活就业人群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以促进非自雇型灵活就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