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自生能力、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着手,阐述了企业自生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说明了比较优势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作用结果,二者相互补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根据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在比较优势战略的指导下,培育企业的自生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发挥经济的后发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业自生竞争力的家具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颐  周威 《商业研究》2011,(7):38-41
在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有关经济理论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产业内在自生能力角度对产业自生竞争力的概念给予界定,分析了产业自生竞争力的特征及指标体系,并将自生竞争力纳入到家具产业范畴进行研究,旨在为了适应自生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凭借家具产业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能力而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为家具企业确立其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吕裔良 《商业研究》2006,(23):38-40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非对立的理论,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进行研究。把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起来,应用显性比较优势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影响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是竞争力。但是,关键要素中的各要素竞争力的提升已不再容易。因此,可以采取相应策略,通过提升重要因素中的各要素的竞争力来保持和提升产业的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并经完善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践证明,中国就是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选择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然而,竞争优势更能体现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优势只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理论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固要在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物流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论特征,阐述了竞争优势是对比较优势的扩展和两者之间存在有机联系。最后对第三方物流产业建立国际竞争力的一般理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比较优势是静态的竞争力,是一国绝对竞争力的基础。而竞争优势是一种动态的、综合的竞争力,所以拥有比较优势并不等于拥有现实的竞争力,而拥有竞争优势才称得上真正拥有现实的竞争力。因此应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提高其技术密集度,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谈比较优势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波 《商业时代》2006,(35):23-24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是由生产因素、需求因素、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及机遇决定的。本文主要从前提、角度、范围、性质等方面比较了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周丰滨  蒋明 《商业研究》2006,(24):11-14
通过阐述产业竞争力的基础理论,对比分析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自生能力,得出了产业自生竞争力的含义。产业自生竞争力是由基础竞争力、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三要素构成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业自生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对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整体工业产业的研究,得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整体工业基础具备产业自生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张海英  李柯  刘晓菲  刘洋 《商业时代》2012,(11):112-113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了我国目前竞争力上升较快的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进一步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提出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发展到当代,引入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并成为当代竞争力理论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相关论述,然后分析了传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差异和联系,最后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本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翔 《中国市场》2008,(15):89-90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入手,结合物流产业的特征,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即:资源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通过分析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和国家的竞争优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如何利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直是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至关重要。通过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总结与分析,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应按比较优势发展,而国家以竞争优势为主,辅以比较优势取得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对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加入WTO后,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就业压力大的特征,产业选择既要符合中国实际又要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内生优势与外生优势的产业比较,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的特点、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的分析 ,认为我国水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却较弱。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采取的是比较优势战略。要提高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战略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冬莉 《商业研究》2005,(18):91-93,104
伴随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国际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升级,如何定位自己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如何使经济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种理论指导思维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存在困难和风险,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要想更快的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对外贸易及经济发展战略是最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这两套不同的理论范式背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问题,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是在简单性与复杂性世界观下的两套概念体系。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简单性世界观的基础之上,具有简单性世界观的一系列特征;而竞争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复杂性世界观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复杂性思维方式,二者在研究方法、可证伪性和可覆盖性、概念的完备性和严密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这两套理论各自有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企业竞争优势持久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通常来源于成本优势、差别化优势、集中一点优势、关联与整合优势、技术优势等。成本优势主要源于规模经济、生产能力利用模式及学习模式,其持久性在于竞争者难以复制或模仿;差别化优势的持久性在于企业拥有的核心技能(如技术领先、组织机构优势、质量优势、销售领先等)的可否替代性及其程度,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能才不容易被复制,多样的差别化优势才更持久;集中一点优势主要来源于成本集中和差别集中,其持久性在于目标市场足够大,可以赢利,具有很好的成长潜力,公司拥有有效服务目标市场的资源和能力及借此建立起来的商誉;关联与整合优势在企业之间形成一种链式结构,有利于减少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规模经济,提高抗风险能力;技术优势的持久性取决于技术模仿的难度、技术持续开发和创新能力、技术专利等。同时,竞争战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部分战略的随机调整能力、竞争战略向竞争优势的转化能力等,也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迎新 《价格月刊》2012,(2):47-49,67
服务贸易包括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以及自然人流动四个模式。通过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关基础理论的梳理,重点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角度将服务贸易与传统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进行比较,运用了巴拉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重叠指数、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