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这次保经济增长,已经不可能象1998年那次那样,依据扩大出口来达到目标了。原因是:首先,如果我们继续试图通过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那就必然回到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上,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迟  相似文献   

2.
发展模式“变异”经济增长靠扩大出口 ,扩大出口靠制造业增长 ,制造业增长拉动就业需求 ,如果说这是韩国经济发展的正常模式的话 ,那么 ,如今这一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异” :扩大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日趋减弱 ,甚至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就业反而减少。 2 0 0 3年 ,韩国出口总额达 19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2009,(14):20-20
过去的10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而持续,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引擎作用——美国的借贷消费拉动了全球经济增长。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充分抓住这一特点,扩大出口、加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具可持续性。尽管中国的金融市场没有充分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全球贸易量大幅萎缩,也造成了中国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失业增加等,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大盘下跌”时,中国经济要“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并走出相对独立的上升行情,关键是要有能够起到引领、发动作用的引擎。投资拉动、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出口都十分重要。但是,除了这些根据国民经济总需求管理方法构建的引擎外,寻找一些以新的机制为基础、具备新的功能的引擎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向纵深发展,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这给中国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是我国近十年来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问题,理论与实践已证明,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难能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健的增长,只有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才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最优选择。最后,就我国如何启动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气候是关乎人类生存环境的头等因素,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联合国敦促世界各国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以低碳经济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的三个层次:低碳生活,低碳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结合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中部县域经济实现低碳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来看,继续增加货币紧缩的力度,出台新的货币紧缩的理由已不再存在。在2011年9月20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危险境地。该报告的小标题是减缓的增长,上升的风险,给人以毫无正面发展的感觉,这与  相似文献   

8.
全球流动性冲击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阐述了外部流动性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制,然后建立全球流动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其演变特征予以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流动性扩张的外部冲击通过扩大出口和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两种渠道直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经由国际大宗商品渠道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不容忽视。中央银行的对冲操作部分隔离了全球流动性向国内货币投放的传导,确保对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视角下剖析了江苏省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如何在低碳经济的模式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欣  林干 《时代金融》2014,(3):57-58
凯恩斯主义认为,进口是国民产值的漏洞项,会阻碍本国经济增长,进而降低就业率。然而,通过研究发现,扩大进口同样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推动作用。本文将在分析进口对就业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出口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9月中旬起,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全球主要的经济体都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再以扩大出口来实现经济快速复苏,货币贬值在本轮衰退中不会有所作为。中短期的外汇市场还将以稳定为主,出口企业在稳定之中求发展成为规避汇率风险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财经视野     
《中国外汇管理》2014,(3):10-10
3.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21日表示,由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经济逐渐走强,加之欧元区经济已走出低谷,将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去年10月的3.6%上调至3.7%。这是近两年来IMF首次提高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相似文献   

13.
贾渝 《金融博览》2009,(18):68-69
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令世界多数国家损失惨重,不过危机也促使人们开始反思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近一年来,各国纷纷开始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详尽的新经济增长规划。人们希望借助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摆脱危机,促进增长。  相似文献   

14.
《新理财》2011,(10)
在近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危险境地。在这份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下调0.3%及0.5%,均降至4%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调低至75%,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虽然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算突然.也符合人们预期的方向,但在全球经济极度不景气下,已经习惯了中国经济高位增长的全球投资市场还是受到了震动。一些外媒纷纷撰文解读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运用时间序列协整分析理论对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得出云南是投资拉动型经济的结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的形势,云南在消费需求保持基本稳定,扩大出口需求难度较大情况下,短期内难以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的格局,最后,根据结论提出进一步促进云南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出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出口乏力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在我国的形成以及日益显现的弊端,最后指出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向内需拉动转型,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型以及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研究》2011,(9):78-78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Et前在接受访淡时表示,目前有不少经济人士和学者认为,全球经济已经有了回瑷的迹象,但其实现在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长期性的问题,全球经济复苏,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何帆博士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拘标志,是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出现一个改变,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要重新起火,虽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讲话称美国经济已经在复苏的边缘,但其实美国经济距离复苏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谈到世界经济格局接下来的走势时,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财经     
正世行三年来首次上调全球增长预期世界银行当地时间1月14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三年来首次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行表示,在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上行的带动下,世界经济今年预计将逐步走强,但其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此前的8%下调至7.7%。世行在报告中估十,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迟缓,与中国经济一样,全球经济都不可避免进入"新常态",而中国仍将会成为当前及未来时期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2000~2012年,中国对世界出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5%(美国为6.63%),对世界进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1.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