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已被许多企业誉为"第一资源"。如何把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激励其实是一个使个体目标和企业目标趋于一致,从而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满足自身某些需要的过程。因此,激励员工就要了解激励理论,遵循相关原则,分析员工需要,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激励方式。企业必须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中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高工作绩效,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2.
《经济纵横》2007,(11):14-18
4个类型的组织动力既可以激励也可能阻碍企业的竞争力。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一个较高的动力水平,企业不能实现根本的生产力改善、不能快速发展、不能引起重要变革的原因所在。企业领导者应该学会识别和关注最适合组织文化与目标的力量类型,了解怎样释放组织需要的动力,实现组织预定的业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企业组织整体目标利益角度出发,将组织激励资源作为稀缺性资源,探讨了组织内部员工的激励问题,同时借助经济学关于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以及组织行为学中的公平激励理论,对组织激励经济资源运用的有效性,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一定经济激励资源量获得最大组织激励动力的条件,以及组织获得最大经济激励资源运用绩效效率水平的条件或原则。  相似文献   

4.
激励理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有效运用的关键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逐渐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转而走向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企业组织的发展,企业成功的关键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仅有的硬件好坏,而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开发,也就是所谓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在深化企业人本管理的过程中,激励理论是最根本的依据所在。因此,研究激励理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以人为本运用激励,才能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组织效率,有利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企业可采取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措施,实现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实质上是以市场强制力来替代组织强制力的一种制度安排。以2006—2009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国内上市公司为样本所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高科技企业与传统行业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可以用市场强制力与组织强制力的替代效应来解释。多元回归的实证结果也证明了股权激励方案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符合我们预测的组织强制力与市场强制力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7.
员工是企业资源中可塑性最强的资源,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对员工的管理,在员工的管理方面物质激励和情感激励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了企业管理的隐形力量-情感激励。本文首先讨论了情感激励的重要作用,然后对情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激励目标模糊、不能合理利用情感激励方式与物质激励方式以及误解了情感激励的本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及意见,以促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完成预期目标,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企业创新活动存在市场调节失灵,需要政府激励,但政府如何激励,则存在很多争论。文章先提出政府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的激励模型,并用数学方法分析比较各类政府激励方式的效率;然后以上海浦东新区政府的各种创新激励方式为例,对之进行分类比较并探讨各类激励方式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针对具体情况,多种政府激励方式并用,取长补短,以提高政府激励方式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0.
马静静 《时代经贸》2007,(8Z):207-208
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往往取决于其知识型员工的产出质量和数量。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使得人得其位,位适其人,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高科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