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与环境禀赋情况在各区域间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显然不能寄希望于制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协调发展政策,而必须在国家总体政策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区域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情况的区域性协调发展政策。同时,协调发展问题又是一个宏观问题,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协调发展政策的边界在不断扩张,它逐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因此,协调发展政策研究也不能过于微观,必须将其置于一个较大的区域系统背景下认真研究。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联系到省级政府的政策管理权限和绩效评估层次,一般认为,针对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一层面进行区域性的协调发展政策研究是合宜的,其政策适用性也是较强的。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辽宁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人口与社会发展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等都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如何确保辽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策研究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与环境禀赋情况在各区域间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显然不能寄希望于制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协调发展政策,而必须在国家总体政策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区域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情况的区域性协调发展政策。同时,协调发展问题又是一个宏观问题,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协调发展政策的边界在不断扩张,它逐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因此,协调发展政策研究也不能过于微观,必须将其置于一个较大的区域系统背景下认真研究。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联系到省级政府的政策管理权限和绩效评估层次,一般认为,针对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一层面进行区域性的协调发展政策研究是合宜的,其政策适用性也是较强的。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辽宁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人口与社会发展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等都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如何确保辽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策研究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与环境禀赋情况在各区域间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显然不能寄希望于制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协调发展政策,而必须在国家总体政策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区域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情况的区域性协调发展政策。同时,协调发展问题又是一个宏观问题,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协调发展政策的边界在不断扩张,它逐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因此,协调发展政策研究也不能过于微观,必须将其置于一个较大的区域系统背景下认真研究。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联系到省级政府的政策管理权限和绩效评估层次,一般认为,针对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一层面进行区域性的协调发展政策研究是合宜的,其政策适用性也是较强的。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辽宁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人口与社会发展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等都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如何确保辽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策研究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与环境禀赋情况在各区域间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显然不能寄希望于制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协调发展政策,而必须在国家总体政策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区域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情况的区域性协调发展政策。同时,协调发展问题又是一个宏观问题,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协调发展政策的边界在不断扩张,它逐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因此,协调发展政策研究也不能过于微观,必须将其置于一个较大的区域系统背景下认真研究。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联系到省级政府的政策管理权限和绩效评估层次,一般认为,针对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一层面进行区域性的协调发展政策研究是合宜的,其政策适用性也是较强的。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辽宁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人口与社会发展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等都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如何确保辽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策研究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5.
环境危机让"振兴东北"有了新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面对潜在的环境危机,形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生机制,成为新阶段东北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辽宁振兴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环境历史欠账较多,一度以拼资源、拼能源的方式来换得经济的增长。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下,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约束日渐显露,环境对资源索取和废物排放的承载能力也日益达到极限。据统计。全省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左右。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辽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辽河治理、碧海行动计划、城市环境整治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实施,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出了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看,生态、资源和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和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辽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长期超负荷的生产和开发使其生态和环境问题尤为严重,甚至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合理利用财政和税收政策,促进辽宁生态和环境改良已经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通过对辽宁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近期解决辽宁生态和环境问题可行的财政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让广袤的东北大地再次热潮涌动。目前,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正在抓紧落实各项政策,一批区域性规划及新兴产业正在加紧实施和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政策支持下振兴脚步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深入分析了辽宁工业结构僵化等几个工业停滞的特征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外在不经济等因素对辽宁工业停滞的深层次影响。试图为制定合理的工业发展规划等工作提供宏观背景,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对振兴辽宁等老工业基地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人口问题历来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尤其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更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迅猛,人口倍增的时间一再缩短.本文针对广东省人口与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控制人口数量已经不再是我国人口政策的重心,现行人口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人才环境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良好的科技人才环境,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人才资源的存量、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人才环境,改进经济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发挥科技人才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7)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带一路"战略给辽宁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文章从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视角出发,阐述了辽宁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重要意义,指出辽宁省经济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不足与挑战,就如何发挥辽宁老工业基地应有的作用,提出了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使得山西原本脆弱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后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转型发展。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的协调机制,可为山西省的战略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文章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模型,对山西省2004—2014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存在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协调稳定性较差、资源环境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本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往往因国内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受到约束,需要通过引进外资等途径从外部获取本国或本地区发展所需的供给不足的资源,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引导IDI投向辽宁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是调整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关键.因此,辽宁老工业基地应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辽宁经济的外向度,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机制体制创新,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在利用IDI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一些可能由此带来的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发挥IDI的积极效应,防止IDI的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15.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经济主体,本文对辽宁省区域发展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明显特征并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6.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而发展循环经济是进行老工业基地改造,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环境污染,促进区域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重新构建辽宁新型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日本、德国以及美国循环经济模式的介绍和比较,结合辽宁的实际,给出了辽宁发展循环经济四个方面的启示,以供未来辽宁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条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下,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环境政策体系是解决跨区域环境冲突难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基于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技术政策构成的现行环境政策体系框架,以五大区域为研究主体,七项对策构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环境政策体系。在管理政策方面,建议设立多部门多行业参与的跨区域环境保护协调委员会和构建责权明晰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以节能减排和绿色GDP完善行政人员政绩考核体系,强化环境管理法规建设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在经济政策方面,主要任务是完善资源环境配置机制以优化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在技术政策方面,以生态型替代生态破坏型的产业置换机制和制定区域性产业准入与退出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重大任务,也是一场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的攻坚战。文化力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和蕴涵的、推动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的、以人为主体、通过人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力与物质力的综合结合力。为此,在振兴之路上,我们不仅做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转轨”工作,而且应该重视另一个重要力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之力,腾飞之力——文化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协调中国西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缓解资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以促进西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西部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文章根据西部人口与生态环境现实状况以及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西部地区人口、生态、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俄相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远东振兴规划,中俄合作交流出现了新趋向.目前,两国领导人已达成共识,将共同推动我国东北和俄东部地区的振兴.在此背景下,辽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强省,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的互动发展是一项迫切的课题.加强同俄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对于提升辽宁对外开发水平,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