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沿海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港口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是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迫切需要。港口是福建的重要优势,而港口开发必须与产业的布局、城市的扩张相协调,三位一体、互动发展,加快形成海峡西岸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  相似文献   

2.
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好六大问题。1、构建适度超前、功能完善、协调配套、运转顺畅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环境。(1)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络。以福州、厦门两个主枢纽为中心,突出港口群,建设相应的疏港铁路、公路,形成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港口群。重点建设龙赣、温福、福厦、漳潮、龙厦等进出省通道和省内支线项目,  相似文献   

3.
为了紧紧抓住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好、做大、做稳厦门海港和空港,促进厦门港口国际中转业务的发展,提升厦门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海西"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两岸三通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本文从象屿保税区实施"区港联动"、建立保税物流园区、向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的角度,分三个步骤提出厦门自由贸易港区体制改革与机构调整方案与政策创新的思路.希望籍此为推进厦门新的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强做大厦门经济特区提供前瞻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飞文 《发展研究》2007,(10):10-13
一、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促进区域综合竞争力整体提高 1.规划建设海峡西岸核心区,充分发挥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玉章 《经济师》2007,(6):272-273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凸显福建省对台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两大“三角洲”,致力走省际区域对接和区域整合为内容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道路的背景下,龙岩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一员,如何准确处理好区内经济发展和区际经济协调,真正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化、全面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达到龙岩经济发展的目标。文章从龙岩区位优势及龙岩与周边省市经济发展比较分析基础上,明确龙岩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发展战略定位,提出龙岩主动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际上,"海峡西岸经济区"在舆论界也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狭义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核心区为厦门、金门、澎湖.  相似文献   

7.
区域旅游资源禀赋导致了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海峡西岸经济区涉及城市群众多,空间发展差异明显,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旅游业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理论是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能够指导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比较优势,按照建设改革开放的综合示范区和两岸发展的重点融合区的目标,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从创造和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新的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蝶  张向前 《经济地理》2011,(6):961-967
评价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可从总体、区域、企业三层面。首先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方面来评价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总体现状;其次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与沿海发展省市相比较,分析其差距与不足;再次,从总体特征、行业分布特征、地区分布特征、经济效益四个方面描述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企业现状。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要采取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引导海西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打造主导产业,实现区域分层协调发展,加速海西制造业人才资源资本化等措施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漳浦县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大局,深入实施"依港立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台商投资密集地、建设生态工贸港口旅游强县,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福建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贡献。“两个先行区”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一个全新平台,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和枢纽,其旅游业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福建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的对比,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入境旅游市场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拓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入境旅游市场的战略构想,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俞裕兰 《时代经贸》2012,(14):169-169
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化融合现存在缺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企业管理体削滞后、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中小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缺少统一的两化融合标准、缺少复合型人才等问题。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化融合的发展进程,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化融合的发展进程应进一步可以采取如下发展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全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格局中,借助这一良好的发展平台,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在更大范围、更高起点上,推动龙海市与其它地区的互动协作、优势互补、共进双赢、加快发展,实现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结合,经济社会的协调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断提升全市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一、必须立足实际,科学定位谋划新发展龙海市要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须站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层次来找准发展定位,更好地对接融入到全省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中。龙海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定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金融组织创新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题中之义。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组织创新的背景,探讨了金融组织创新的路径,提出了当前福建金融组织创新的重点,旨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业发展,破解资金制约瓶颈,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分析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红  曹晖  庞兰芳 《经济地理》2008,28(3):372-376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与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应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培育东南沿海经济增长极。文章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涵义作了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的合理确定、区域竞争力(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引力及中心城市定位进行了科学的建模分析与预测,在总结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发展研究》2007,(1):12-14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展开的一年.福建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按照"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平稳、快速发展.近期,我们对2006年经济运行情况作了一个回顾总结,同时分析2007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并对经济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海峡西岸经济区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娱 《技术经济》2009,28(3):17-21
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情况;依据现代新增长理论,对海峡西岸经济区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产业结构已实现由"二、一、三"向"二、三、一"跨越,工业主导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最后,提出建议: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快创建协调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基本观点和根本要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当前,全省上下正致力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区跃升发展,一个认真践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潮正在海峡西岸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转变对外开放发展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对外开放被赋予新的定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环境以及“两个先行区“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决定了今后福建对外开放不能简单沿续过去的发展方式,而应当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大胆先行先试,持续创新和突破,构建以优化结构为核心,追求质量效益,顾及统筹协调,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对外开放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