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服务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之一,也是制造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制造业在近年来也开始踏上服务化的征程。在分析汽车制造业服务化成因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法,选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从投入服务化的角度,计算了汽车制造业零部件、物流和研发三方面的服务化投入,分析了我国汽车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与国外汽车制造业服务化现状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汽车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汽车制造业之间服务化水平的差距,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叙述现如今中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基 于产业地图描述了 2006 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演化格局。同时通过研究 2006-2015 年我国 31 个 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显著因素有税收政策、市场规模、城市 化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成本、科技创新水平等 6 个。一是政策因素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分布 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税收负担越小,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集中;二是市场规模与汽车制造 业区域分布呈正相关,市场规模越大,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多;三是城市化水平与汽车制造业 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企业布局更青睐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布局。四是交通运输条 件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布局趋向于交通便利、物流方便的地区集中。 五是劳动力成本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布局开始由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 区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呈正相关关系。如 今我国汽车制造业形成了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西南地区为主的产业集群, 尽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空间布局占比优势明显,但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 业正在崛起,并逐渐形成了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各地区可以按照影响汽车 制造业区域布局的 6 个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合理布局,以便加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地图及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叙述现如今中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基 于产业地图描述了 2006 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演化格局。同时通过研究 2006-2015 年我国 31 个 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显著因素有税收政策、市场规模、城市 化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成本、科技创新水平等 6 个。一是政策因素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分布 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税收负担越小,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集中;二是市场规模与汽车制造 业区域分布呈正相关,市场规模越大,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多;三是城市化水平与汽车制造业 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企业布局更青睐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布局。四是交通运输条 件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布局趋向于交通便利、物流方便的地区集中。 五是劳动力成本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布局开始由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 区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呈正相关关系。如 今我国汽车制造业形成了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西南地区为主的产业集群, 尽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空间布局占比优势明显,但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 业正在崛起,并逐渐形成了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各地区可以按照影响汽车 制造业区域布局的 6 个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合理布局,以便加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之现状 2002年,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呈爆发性增长态势:全年国产汽车共销售了325万辆,其中轿车213万辆;进口汽车13万辆,其中轿车7万辆。汽车销售额的增长远远超过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是普通消费品增长额的5~6倍。从全国各大汽车交易市场看,私人用户的购车比例均超过65%,私人购车是居民支出的重点。1991年,中国汽车市场私人轿车的保有率仅为15%,2001年超过40%,而2002年更是突破了50%的大关。按照国际惯例,私人用车在汽车保有量中超过50%,年消费量中超过70%,就意味着汽  相似文献   

5.
汽车作为先进的制造业,已被上海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2003年,上海汽车工业的增长占全市经济增长的13.2%,比上年同期增长56.4%,增幅居全市六大支在产业之首,利润和税金也均处在首位。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私人汽车发展概况 (一)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增长和分布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23.3%。从1987年至1999年间,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先是用了5年突破100万辆,又用了5年突破300万辆,仅又用了2年就突破了500万辆,这虽然不是我国居民汽车的准确消费量,但反映了我国居民汽车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7.
傅新源 《开放潮》2003,(6):34-35
2002年车市的火爆持续到今天依然没有降温的明显迹象。年初以来,由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汽车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车市依然充斥着汽车厂商高昂的热情,汽车生产大幅提速。各种迹象表明,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已步入高速成长期。汽车产业出现爆发性增长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汽车行业曾被认为是中国最脆弱的行业。而现在,中国汽车产业不但没有受到进口汽车的严重冲击,反而出现爆发性增长。今年以来,汽车生产继续大幅提速,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 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销售收入位居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行业、黑色冶金行业和化工行业之后,首次成为中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  相似文献   

8.
中美汽车生产与消费的比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强国都无一例外地是汽车工业大国。汽车工业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汽车的生产要直接带动石油化工、钢铁、机械、橡胶、塑料、电子等制造业的发展,所以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同时也是一国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另外,汽车的生产和消费也促进了诸如金融、商业、保险、房地产、运输、旅游、旅馆业等服务行业及环保业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大幅度萎缩,由此,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对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住房信贷一直在消费信贷中一枝独秀,但由于2010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房贷政策使房贷规模急剧收缩,汽车消费信贷因此脱颖而出,成为居民、企业及机构的新宠.本文从汽车信贷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制约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消费信贷进一步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汽车制造业能否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其实,只要与美国汽车业作一个对比,从作为支柱产业的特征中就不难看出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得到世界瞩目,过去三年连续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市场正迎来了"提质扩量"的黄金发展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销售77.7万辆,同比增长53.3%,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强劲,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0.1万辆,同比增长88.8%。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00万辆。  相似文献   

12.
汽车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为我国汽车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汽车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加快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培育;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树立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13.
阮晓波 《珠江经济》2006,(12):54-60
广州汽车产业现状分析1.广州汽车产业概况2006年,广州市汽车制造业生产、销售齐头并进,成为工业生产中的突出“亮点”。1~4月累计,全市完成汽车产量15.6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8.9%;其中,轿车生产15.4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0.2%。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  相似文献   

14.
徐连仲 《北方经济》2001,(12):31-34
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我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由551.36万辆增加到1608.91万辆,平均每年增长11.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由1990年的81.62万辆增加到2000年的625.73万辆,平均每年增长22.6%.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民用汽车的保有量比重从1990年的14.8%,上升到2000年的38.9%,平均每年上升2.4个百分点.自从1996年以来,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增加量中,私人汽车增加量的比重均高于57.7%,其中最高的是1999年,私人汽车增加量占全部民用汽车增加量的82.5%.这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居民个人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个人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成为支持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可以预期我国汽车消费的高潮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5.
汽车制造业是天津市工业支柱产业。推动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支撑天津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重要力量,也是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大项目带动下,天津汽车制造业投资势头良好,正形成集聚效应。本文从汽车制造业现状看投资发展空间,分析了天津市汽车制造业优势和投资潜力,并提出了在新概念汽车领域弯道超车、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前布局氢能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汽车产业是我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研究汽车制造类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对于企业自身和汽车制造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8~2012年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检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与资产负债比率的关系来间接证实企业的融资行为,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融资偏好,为汽车制造行业调整融资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呈现井喷式发展。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444万辆,已经成为世界第4大汽车生产国和第3大汽车市场。而我国轿车的产量从1998年到现在短短的6年间增长了4倍多,2003年的产、销量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83.3%和75.3%。与之相对应,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快速增加,近10年平均增长率在12%左右,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上海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如何推进上海汽车工业新一轮发展是上海所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本文分析了汽车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性,在分析上海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所具备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加快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经济》2004,(4):1-1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的年产销量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尤其是2003年,我国汽车工业以“井喷式”的增长再次成为国民经济的热点和亮点。截至2003年底,我国累计产销汽车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5.20%和34.21%,产量净增  相似文献   

20.
<正> 汽车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在经过60年代和70年代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以后(1973年全球汽车产量是3000万辆,比1950年增长了近3倍),80年代,汽车工业仍不失工业巨人的丰采,一方面伴随着西方经济低速、持续、平稳地增长,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在起伏中缓慢地爬升;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把汽车工业视为经济起飞的驱动力,作为支柱性产业对待,致力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实现汽车部分进口替代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把自己的汽车开进了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