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洗井是注水井管理中的常规方法,注水井在经历长期的注水后,一些机械杂质、油污等在井筒内不断堆积,导致地层吸水能力不断降低、注水压力逐渐升高,影响正常注水。通过洗井可以除去井筒内的堵塞物,是注水井保持地层吸水能力的有效办法,是提高注水效果、减轻油层污染的一种主要措施。注水井洗井污水是油田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污水外排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2.
注水井管理众多环节中有着承上启下作用的环节就是注水井洗井,这一环节是注水井重要的维护措施,因为注水井洗井可以有效的清洁油管和井筒内的脏物,确保能正常注水、侧调和地层吸水能力,从而延长注水时效,提高注水质量,对注水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注水井洗井有效率的主要原因及洗井过程中常见问题,从而提高注水井洗井的有效方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社会的发展使得油气能源的需求量上升,随着多年的油气资源的开发,注水能力明显下降。注水是目前的油田作业发展中最常见的采油技术,应用注水井向油层注水,以保持采油效率,因此,研究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的原因十分重要。油田吸水能力下降将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水质问题、注水强度等都对吸水能力下降有影响。目前,我们需要结合实际,分析影响注水井吸水能力的因素,治理水井,充分发挥注水井的作用,实现采油增效。  相似文献   

4.
注水井地层动态解释软件建立注水井地层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注水井工作制度测取井口及井底压力变化数据,应用落差试井、二流量法及PI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处理测试数据,结合注水指示曲线及生产数据,计算吸水指数、表皮系数、井筒储存系数、地层压力、渗透率等参数,动态分析注水井地层变化.计算结果与油田解释数据对比,计算地层参数最大误差为6.6%,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5.
注水井洗井主要有洗井流程和洗井车两种工艺技术。随着油田地面系统优化简化的推进,注水单井管线铺设均采用T接或串接的方式,铺设洗井流程已成为历史。针对这种情况,华北油田于2007年引进了JHX5251TJC型洗井车,对注水井进行洗井。洗井车洗井具有洗井时间短、洗井过程对注水系统、集油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没有影响、无铺设洗井流程、机动性强等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洗井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安全环保要求的日益严峻,传统外排的洗井方法不适应需求,失洗井逐年增加,注水压力升高,欠注井增多,井况复杂,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果。通过注水井循环洗井减排技术的应用,实现达到悬浮物、油、水分离,处理后原油回收,污水不外排,处理后水质满足注水需求回注,提高洗井经济效益,实现了安全、环保、节约、节能型洗井;  相似文献   

7.
以提高注水井洗井质量工作为研究对象,从员工业务培训、质量技术监督到"一井一策"的洗井管理模式,通过综合运用精细化管理理论及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结合注水井洗井质量精细化管理实践及应用效果,阐述了精细注水井洗井质量管理是符合油田发展需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层压力是油田开采中主要参数之一,已有的推算断块油田注水井地层压力的技术方法不断发展,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文章在建立地层压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推算适用断块油田应用压力降落曲线计算地层压力的近似公式。理论和实践证明,此公式是切实可靠的,它被称为“末端斜率法”,并进一步阐述其注水特征为低渗透是注水小或根本注不进去的主要原因,渗透率高低是影响注入量的主要因素。文章为应用注水井压力降落曲线,研究注水井试井方法、改善注采关系、分析注水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注水井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注水井开关规程,注水水质,水换周期制定,洗井周期以及配套的其他防腐防垢配套工艺等.注水井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油田大修率,我们都知道,大修周期长,成本费用高,对油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研究注水井大修成因及制定相关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延长油田蟠龙采油厂的注水井基本上都是通过油井转注而实现的注水开发.注水区块为下坪区、贯屯区、王庄区、沙则沟区,注水层位为长2、长4+5、长6,水驱控制面积32.52km2,水驱控制储量1425.06×104t,注水区控制面积占开发动用面积的51.6%,水驱控制储量占动用储量61.66%.蟠龙采油厂注水井腐蚀结垢严重,管道、井筒频繁出现腐蚀穿孔,井筒多处漏失,管柱结垢导致注水流量不足,严重时注水压力上升,甚至造成水井封堵现象,注不进水.  相似文献   

11.
以往注水井作业、洗井和测试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新环保法的实施对作业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了采油厂注水井环保施工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环保领导小组、开展岗位练兵、严格现场监督等措施,使注水井环保施工落到实处,能够有效控制注水井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因提前恢复注水、减少污水外排创造经济效益610万元,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油田后期开发中,注水井对于维持地层压力,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下,注水井的各种设施工作状态监测、主要参数采集、注水量调配均需由人工定时巡查、测量统计和调整,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也严重影响了设备监测与采集数据的实时性及准确性。随着数字油田建设进程的加快,注水井监控信息化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北京雅丹基于物联网技术结合注水井的生产现状及其特点,研制开发了撬装式注水井自动监控系统,通过在青海油数百口注水井上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注水井仪表设备的互联互通,注水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发布、注水量的智能调配,提高了注水井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油井的开发大多采用注水方式实施,因此是否能有效的控制油井注水状况,将对油田开发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注水井技术的深入研究,设计注水井实时系统模型,并对注水井的工况进行归类,分析井下未注水区域和过度注水区域的试验数据,检测出钻井工具、注水地层以及管柱的工况;建立相关的诊断模型,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等信息融合技术进行诊断,优化了注水井配注方法,大大提高了注水井工况管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井网逐年加密,井数逐渐增多,洗井工作负荷也随之增大。传统洗井模式存在工艺适应性差、洗井效率低、各部门协同能力弱等问题。"立体化"精细管理模式通过资源整合、节点优化、技术创新、监督升级等举措,形成一种注水井洗井高效管理的新方法,有效提升了洗井效率,提高了洗井质量,为全面提升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注水井实时分析优化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目前油田注水井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注水井实时分析优化系统模型,并开发了相关的软件程序。该系统在对现场注水井实时采集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宏观控制图模块,对整个作业区的注水井进行工况分类,然后分析处于宏观控制图欠注区和超注区水井的分层测试数据和试井资料,全面系统地诊断吸水地层、井下工具、注水管柱等工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满足所需配注量的井下水嘴及注水管柱组合及其他整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浩 《化工管理》2022,(9):113-115
目前渤海油田均采用注水采油技术做为海上油田高产稳产的主要手段,但是各油田大都处于开发开采的中后期,注水的水质条件较为恶劣,导致注水井井下管柱结垢严重,使得注水井压力上升快,难以达到油藏配注要求。分层调配过程中压力高、井下结垢严重等问题导致工作人员无法顺利进行钢丝作业,更为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注水管柱无法起出而转为大修作业的复杂情况。现常规方法需要起出注水管柱进行洗井,存在工期时间长,作业费用高等问题。文章结合现场作业经历针对注水管柱结垢介绍目前注水管柱的改进工艺技术,并进行简要比较。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强1块的注水重点是注上水、注够水和注好水三方面工作,确保注水效果。严格按照配注量和标准注水;张强采油作业区目前共有水井10口,投产5口,根据张强作业区开发方案,在张强作业区实施限期同步注水,并且要求水质悬浮物≤1.0 mg/L。但张强注水水源为地下水抽取,且注水时要加入防膨剂,悬浮物较高。并且在试注期间造成了38-K24注水井地层堵塞,油套压居高不下的现象。因此,科学合理的提高注水水质问题,确保油、水井平稳生产运行,是茨采厂对张强采油作业区的工作要求,也是张强采油作业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A区块于1999年投入开发,2000年投入注水开发,注水方式为反九点法面积注水,目前共有油水井81口,其中采油井63口,注水井18口;区块内断层及裂缝分布复杂,边部地层水活跃,受边水影响,以及开发时间延长,导致油田地层水增加,许多油井见地层水后高含水,控水难度大,造成产量不足、区块地层水推进速度快,油水关系复杂等一系列的问题。文章重点讨论油田地层水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具体影响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提压注水是解决疏松砂岩注水井井周堵塞与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有限元方法完成对疏松砂岩注水井井周破坏区的数值模拟。首先综合考虑疏松砂岩岩石破坏可能,选用合适的本构模型,随后建立疏松砂岩注水井井周变形破坏流固耦合模型,分析典型井的提压注水破坏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疏松砂岩提压注水过程中井周地层发生剪切破裂,能够有效解除污染。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注水井井下分注工艺技术在百口泉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带来了大量的分注井测调工作,但由于井下分注井分注级别较高、剖面上层间矛盾突出、分层注水量小、部分井注不满足等原因,造成检配合格率较低。通过开展研究分析,认为影响分注井检配合格率主要因素有层间压差、吸水能力、分注级别、配注量、水质等,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制定合理测调周期,提高了分注井检配合格率,满足了注水井分层配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