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区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执令 《经济地理》2012,32(2):139-142
从农业生产要素竞争力、农产品需求状况竞争力、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和农业科技及政策竞争力等四个方面,选取11项指标构建了区域农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湖南省区域农业竞争力可划分为3种区域类型,结论可为制定区域农业发展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农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我国区域农业竞争力,分析制约落后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总结部分农业发达地区经验,对整合我国农业生产要素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搜集2008年各省(市、区)有关农业竞争力的22项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为了解各省(市、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水平,提高农业竞争力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合评价我国各省食品制造业的竞争力状况是国家调整食品制造业空间分布和改善管理的基础。本文在研究我国省域食品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全国31个省市2002~2006年各省食品制造业的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G1-法对我国省域食品制造业的规模竞争力、获利竞争力、经营管理竞争力、风险抵御竞争力、社会贡献率以及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并运用系统协调模型和双激励控制线动态信息集结法对各省食品制造业竞争力发展均衡度与轨迹进行分析,揭示我国各省食品制造业竞争力的变化状况及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食品制造业竞争力各维度差异显著且发展均衡度较差,除少数省份外各省相对竞争力水平波动较大。但是,从过去五年食品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我国各省食品制造业竞争力均衡度总体上有一定的提高,并逐渐向山东、广东和河南等食品制造业强省集聚,食品制造业区域集聚日益明显,竞争力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
生态竞争力是决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要素的分析,选取18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我国区域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除港澳台和西藏以外的30个省、区、直辖市的生态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区域生态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综合竞争力是反映一定区域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本文利用构建的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江苏51个县(市)为基本单元,分析了2007-2012年江苏省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时间和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发达地区由于规模化、集约化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加速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提高较快。经验表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业,是提高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资源优势明显,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低。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抓住机遇,就必须不断提高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文章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湖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湖南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呈减弱的趋势,而出口规模过小和单位产品附加值较低是造成湖南农产品出口额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湖南应该调整农业支持政策,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优势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实施重点市场和市场多元化并重的战略,以提高区域农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湖南的外向型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7.
南英子 《经济师》2010,(3):100-101,103
通过建立一套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30个省(市、区)各地区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科学的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得出了主要结论:切实提高落后和欠发达地区农业竞争力的水平和素质,才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具有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具体农业门类。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恭军  袁亮  刘莹 《当代经济》2007,(18):94-95
文章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取8个相应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最终提取出了3个综合因子并给出了综合排名,为了解江苏省各市农业竞争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省级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差异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省级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部12省份工业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规模、生产绩效、生产技术创新和可持续性是影响省级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的三个主因子;省级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参差不齐,差距依然较大;大部分省级区域在三个主因子方面的工业竞争力存在自身的不均衡。最后,提出着力实现产业规模化生产、努力提高生产绩效、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和生产可持续性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万青 《经济问题》2006,(7):47-48
结合安徽省的实际,从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结构、现代化、成长性及生态等6个方面,选择了26个指标对安徽省六安市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提出提升六安市农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效能、发展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三大系统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结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财政、科技、智力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等对西部12省(区)在精准扶贫进程中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西部地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省域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31个省域对象,从农业保险规模水平、渗透度水平及供给水平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刻画了2008—2016年我国农业保险综合发展水平,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其发展格局进行了探索性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迅速,但区域差异明显,农业保险模式较为成熟的省份优势突出,空间聚集特征较为显著。省域农业保险综合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呈上升趋势。通过比较,运用空间误差滞后模型分析得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农户收入、补贴水平及产业结构等对其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从"点、线、面"着手优化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政策,促进要素合理流动,有助于促进区域农业保险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决定新阶段农业比较优势的核心:农业产业竞争力。 农业竞争力属于产业竞争力的范畴,又同一定的区域相联系,最终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体现出来。据此,可以把农业竞争力概括为:一定区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围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正在为我国各个区域走向世界,参与国际贸易、吸引世界大型企业投资、合资和充分利用外资,以及研发机构、旅游等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目前的战略重点在于,全面展示我国各个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包括人、财、物,走国际化区域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2003年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增加了一些国家的个别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包括中国浙江省、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巴西圣保罗省、德国巴伐利亚州、西班牙加泰罗尼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淑梅  杨铭铎 《经济地理》2008,28(5):876-881
文章应用区域旅游竞争力数字化评价体系,采用近年来国家和地区实际统计数据,提出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并给出了合理性说明.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市)区域旅游竞争力差距显著,等级明显,分布格局清晰;全国可分为五个集团、三大层次,各集团和层次旅游竞争力水平明显呈梯型分布;三大层次中各层次所包含的省(市)数目与在全国竞争力中所占的份量明显不成比例,第一层次优势明显突出;中间层次为旅游经济发展中地区.成员庞大但落后较为明显,是决定我国旅游竞争力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也是今后应重点剖析和研究的对栽象.  相似文献   

16.
借鉴物理学中的"场论"构建农业竞争力的空间场,给出农业竞争力场发展的动力模型,认为在农业竞争力场中,各主体按照动力最大、阻力最小的合力方向、梯度最小的方向的规律选择未来可实现的最佳农业竞争力水平。最后,从重视提升"软实力"引进优秀资源、发展"硬实力"等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华  王轩 《经济地理》2020,40(5):165-173
以2012—2017年我国31个省域(不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为支撑,运用GEM模型分析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作用机制,运用熵权PCA法识别关键因子,结合GIS方法实证研究我国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演变规律与发展特征,结果表明:影响2012—2017年我国省域物流集群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体现在科技、创新、人才、物流环境等领域,传统产业、地理区位、经济水平等作用效果正在弱化。我国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水平整体上呈现东强西弱格局,东部沿海省域保持高位区间,省域间发展较为均衡;以湖南、江西、安徽等为代表的中部省域崛起迅速,物流集群竞争力的溢出效应明显;传统资源与产业依赖型省域辽宁、山西等降速显著,竞争动力不足。同时受区位与聚集的影响,省域物流集群的区域聚类性特征突出,处于引领地位的省域具有核心扩散效用,拉动区域各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发展。最后,对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给出发展建议,以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省域旅游业的竞争力评价及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域为研究单元,借鉴和创新世界经济论坛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WEF),结合中国实际,从综合竞争力、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个维度来构建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比较各省域旅游业发展的竞争态势,并运用ESDA空间分析法,有效揭示指标数据所反映的区域竞争态势之间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异质性,对其空间格局进行描述与可视化呈现。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将指标数值归一化为无量纲标量,再对因子层相应指标加和得到各省域旅游业发展四个维度的竞争力分值,研究表明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格局;(2)通过GeoDA计算出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四个维度竞争力的全局Moran’s I估计值分别为0.1904、0.1972、0.1724.和0.1205,均为正值,且正态统计量z值均大于0.0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1.96),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国省域旅游各项竞争力发展水平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空间集聚特征较为突出,竞争力强的省域和竞争力弱的省域分别趋于相邻,在空间层面上存在马太效应;(3)以(z,Wz)为坐标点,对变量所有观测值的标准化值z与空间滞后向量Wz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可视化的二维图示,得到中国省域各项旅游业竞争力的Moran散点图及空间关联图,反映出东部沿海省域和长江中下游省域的旅游业各项竞争力水平空间结构上已基本形成了较显著的HH型的连绵区,东北与西部省域则多数处于旅游业竞争力LL集聚区,两极分化的现象明显;(4)运用局部关联指数Getis-Ord Gi~*,采取Jenks最佳自然断裂分级法生成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的热-冷点区域图,研究表明,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热-冷点区呈现由东南向西南、东北、西北推移的阶梯状分布,形成了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热点区的典型性核心-边缘结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省域层面10大农业科技专利分类数据,通过测算区域农业科技专业化指数、区域农业科技发展优势,分析中国省域农业科技发展走向,同时,构建区域农业科技知识流动距离指数,表征省域间农业科技知识流动趋势,明晰各省域农业科技知识流动距离差距;最后,借鉴引力模型,测度由区域农业科技知识流动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研究发现:2000-2018年我国大部分省域农业科技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省域优势农业科技数量开始回落;大部分省域间农业科技知识流动距离偏小,各省域农业科技结构呈现出同构化;部分省域农业科技结构差异较大。据此,提出相应建议与举措。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 ,我省农业发展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巨大竞争。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竞争力 ,实现我省经济跨跃式发展 ,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省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以市场为导向 ,加快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应结合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配置效率 ,最终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一是继续稳定粮食、发展蔬菜、壮大畜牧、优化林果、提高渔业 ;二是加强保护国家必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行业 ,如畜牧业 ,水产业及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