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西部10个省级区域的工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发现,西部地区出现非均衡发展,四川、云南、重庆和陕西的工业竞争能力的综合得分较高,均为老工业基地,较强的区域也存在非均衡差异;宁夏、甘肃、贵州、青海、西藏以及新疆的工业竞争力弱,属于内陆高原省区,工业经济规模小,工业化程度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发展规划,以带动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牟静 《经济师》2009,(5):64-66
文章从工业投入水平、工业产出增长能力、技术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性能力等五方面构建了区域工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给出权重,据此对当前我国各地区的工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并用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为各省市工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0—2010年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聚类分析法,根据各省级行政区的技术创新综合实力,将29个省级行政区分为7类。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测度了7类区域的技术创新产出弹性,并分析了回归模型的精度。得出如下结论:在分析期内,关键的技术创新产出及其重要影响因素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多数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普遍较强,但国际竞争力仍偏低;专利产出和发明专利产出具有几乎相同的弹性结构;除了私营企业集中的地区以外,专利主要体现为发明专利;经费投入是影响技术创新产出的最重要因素,而人员投入的影响相对较弱。最后,根据所有地区的共性和个性表现,就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工业内部结构协调等10个方面构建了评估工业发展绩效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根据广东省相关数据定量总结2001年-2006年工业发展绩效水平演变的特征。研究发现:2001年~2006年间,广东工业发展综合绩效水平经历了先上升然后下降继而上升的“N”型演变过程。将2006年和2001年对比,在工业综合绩效10个评价面中,工业内部结构的协调性、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地位的协调性、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工业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协调性、工业与社会的协调性这5个评价面的指标在上升,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地位的协调性、内外源型工业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工业发展的协调性、工业投资与工业产出的协调性、工业与服务业的协调性等5个评价面的指标值在下降,其中尤以工业与服务业的协调性指标下滑幅度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0—2010年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聚类分析法,根据各省级行政区的技术创新综合实力,将29个省级行政区分为7类。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测度了7类区域的技术创新产出弹性,并分析了回归模型的精度。得出如下结论:在分析期内,关键的技术创新产出及其重要影响因素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多数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普遍较强,但国际竞争力仍偏低;专利产出和发明专利产出具有几乎相同的弹性结构;除了私营企业集中的地区以外,专利主要体现为发明专利;经费投入是影响技术创新产出的最重要因素,而人员投入的影响相对较弱。最后,根据所有地区的共性和个性表现,就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省级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秀娟  黄福才 《技术经济》2009,28(5):104-109
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影响我国省级区域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竞争力的8个决定因素,即旅游资源、旅游资本、旅游业劳动力、政府作用、企业能力、旅游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以我国31个省(区)为样本,利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定量研究了上述8个决定因素对省级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影响的显著性及其相对重要性。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国际旅游竞争力来源的98.5%能够由8个决定因素解释;除旅游产业结构外,其他决定因素对各省级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以产出为导向的三阶段DEA方法,试图从实证角度阐释2003-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基础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公共品供给绩效均有明显的影响;剔除这些影响因素后,大部分省市基础公共服务供给绩效均有所变化,但区域差异仍较为明显;按区域平均综合效率水平排名依次是:西部、中部、东北和东部。  相似文献   

8.
基于PCR的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秀娟  黄福才 《经济地理》2007,27(5):847-851
利用主成分回归方法(PCR),对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8个定量因素和1个定性因素。以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贡献率。得出结论:①区域旅游竞争力受到区域旅游产业因素、区域环境因素和区域与客源地的联系因素三方面的共同影响;②区位条件对于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③当前影响我国各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五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可进入性、旅游企业竞争能力、旅游资源、经济环境、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青海省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包含物流规模、物流需求、物流效益、物流设施等方面共12个指标,对青海省物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通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2013年区域物流水平的比较分析,青海省物流业发展规模较小,尚未形成专业化优势,物流需求处于中等水平,综合竞争力水平在全国乃至西部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青海省物流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供给量及绩效.因此提升青海物流业的综合竞争力,必须重视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投入和专业化规模扩大.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特点〕“长、株、潭”经济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和所辖的11个县。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区域开发的历史较早,城市化水平较高;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③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④工业基础雄厚;⑤文化、科技水平高。但有四个主要问题需要综合研究解决:①能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②工业布局自成体系,缺少综合规划;③横向经济联系少;④工业“三废”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1.
我国31个省市区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鹏  熊文 《生产力研究》2005,(2):101-103
本文根据地区工业竞争力测定方法,设计了中国各省市区的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地区工业要素生产率、竞争优势和竞争力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中国大陆3 1个省市区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主要因子做了进一步因子分析。通过对中国三大区域的比较,发现我国工业发展的东西部差距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生产率发展不平衡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鲁皓 《经济师》2005,(4):26-27
根据非平衡发展的观点 ,建立了评价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的非均衡差异模型 ,对西部 1 0个省级区域的工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 ,对西部经济发展战略和方向提出探索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地方官员间的晋升竞争和行政权力所带来的地下经济收益,都会导致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出现。地区性行政垄断变量因而会受到GDP、地方财税水平等政绩指标和企业经济指标的影响,并在OLS回归估计中表现出内生性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以工具变量法对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区域经济绩效及其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地区性行政垄断损害了4个方面的区域经济绩效——生产效率、资本配置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由于地区性行政垄断这种地方官员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内生于经济系统,以往常用的OLS估计可能会低估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4.
吴海建 《经济师》2003,(8):230-231
文章从目前我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的角度 ,提出了省级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统计指标体系 ,并对河南省工业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简要的实施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债务治理理论视角,研究政府绩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的影响。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多元回归方法,对中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连续3年数据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绩效水平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按照省级区域划分,东、中部地区省级地方政府绩效水平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稳定性显著负相关,但是西部地区政府绩效水平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从维持地方政府债务稳定性和改善政府绩效水平的微观实现机制来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有助于改善政府绩效水平,并且政府财务信息透明度越高,政府效率水平越高。本文最后提出构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长效机制和科学、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明确各区域建筑业竞争力水平是建筑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结合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资源条件、发展与支持条件、产业结构与效益、可持续效应四个方面构建区域建筑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 PP-DEA 模型从静态评价和效率评价两方面对我国区域建筑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构造竞争力指数划分为五个等级,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筑业竞争力处于Ⅲ、Ⅳ级水平,并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本文提出提升建筑业竞争力的相应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PP-DEA 模型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能有效地克服传统多元分析方法在综合评价技术上的不足,而且能够更科学、更全面地反映区域建筑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辽宁工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业竞争力是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最集中表现,工业竞争力,属于产业竞争力范畴,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地区工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国内外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本首先通过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两个指标分析了辽宁工业在全国、东北地区、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开放地区等区域中的竞争力,其次,探讨辽宁工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最后给出了提高辽宁工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综合竞争力是反映一定区域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本文利用构建的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江苏51个县(市)为基本单元,分析了2007-2012年江苏省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时间和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发达地区由于规模化、集约化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加速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提高较快。经验表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业,是提高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物流理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以及数理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运用,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下,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实际调研和查阅《统计年鉴》等方式获得基本数据,在对辽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析了区域物流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区域物流环境竞争力、区域物流供给竞争力、区域物流发展竞争力以及区域物流竞争潜力等方面设立了评价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辽宁区域物流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辽宁省区域物流竞争力在全国各省中的位置,进一步分析影响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提高区域物流竞争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提升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重要标志。服务业竞争力是一个地区服务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研究区域服务业竞争力对推动区域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就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