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劳动标准问题历经18轮谈判远未达成一致的事实反映出,在劳动标准纳入自由贸易协定方面,美国预设的一体化模式在逡巡不前的谈判面前已显出困境。TPP谈判自第18轮开始接受日本正式加入的新情况虽可能加强美国关于劳动标准问题建议文本的影响,却难以改变此前谈判业已形成的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既有实践相互竞争的基本格局。要推动TPP劳动标准议题的后续谈判尽快完成,谈判方可能需要采取议题区分的思路,转向并列模式。当前美国保守的共和党执掌国会以及多数谈判方反对美国政府建议的"缔约方实施国内劳动法方面的完全强制执行机制",使得纳入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诚然,TPP谈判中的劳动标准问题对中国加入谈判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中国有必要以更具建设性的眼光看待劳动标准方面的国际合作。劳动标准问题不应成为中国考虑加入TPP谈判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2.
美国正式加入并开始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以来,一直致力于构建以全球价值链为基础、以“第二代”贸易政策措施为主题的新型贸易协定,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高标准、高质量的跨区域自由贸易区,以期实现“重返亚太”的战略目标。TPP谈判涵盖金融服务、竞争政策、原产地规则、环境与劳工标准等多项议题,其中原产地规则是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原产地规则在自由贸易区运行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判定最终产品是否原产于某一成员国继而享有关税优惠待遇的基本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是由美国主导,12个成员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其谈判成员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约占全球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协定一旦达成将对亚太地区产生重要影响。美国主导TPP谈判后,试图通过"全面覆盖"原则将TPP塑造  相似文献   

4.
TPP协定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由来和演进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TPP拟定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的条款。本文在结合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践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应该尽早参与TPP的谈判,反映中国的利益诉求,以便协调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的立场。  相似文献   

5.
张琳 《中国市场》2012,(37):89-95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TPP)是近两年在APEC框架下部分国家签订的区域合作协定。由于美国的高调介入和推动,该协定成为当今亚太区域合作中最引入关注的问题。TPP框架也为亚太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影响着未来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走势,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发展进程的回顾,分析了美国介入TPP背后的经济、政治原因,对TPP各成员国及其他亚太区域主要成员国/地区的态度和立场进行了剖析。TPP未来的发展前景受到美国和地区内大国之间博弈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是由美国主导,12个邻太平洋国家参与谈判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被认为是当今最全面和最重要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TPP协议最终于2016年年初得以十二国一致同意,其全覆盖、宽领域和高标准的特点给国际多边贸易树立了新风向,也给最终没有加入的中国带来了在知识产权、农业生产和国有企业发展等各方面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应该树立开放和积极的心态迎接危机,在追求自身发展完善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共赢的多边贸易建设。  相似文献   

7.
美国为主导的已完成谈判尚未获批的TPP与东盟国家主导、中国参与的尚处于谈判中的RCEP正在影响亚太地区的贸易规则和政治经济秩序。本文在美国大选TPP遭到两位总统候选人反对的背景下,基于自贸协定的谈判模式和"双层博弈理论"的视角对亚太区域整合路径进行了分析,认为RCEP比TPP更容易实现亚太区域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视野     
《进出口经理人》2014,(11):36-37
全球 TPP谈判11月达成广泛协议前景渺茫 美国和日本在很多敏感问题的细节上仍有分歧,这给预计于2014年11月达成广泛协议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9月24日,日本负责TPP谈判的经济财政大臣甘利明和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结束了部长级会晤,双方就争议问题未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发达国家频频利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遏制我国产品出口.美国在TPP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积极推行知识产权谈判,一旦TPP协议在各国国内批准通过,其对我国外贸的冲击在所难免.本文选取TPP知识产权条款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主要规则与TRIPS协定对照分析,评价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10.
倪月菊 《中国市场》2013,(15):34-36
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上台不到3个月就于2013年3月15日正式对外宣布日本将参加TPP谈判。日本参加TPP谈判的动机主要体现为:强化日美同盟关系、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关注"国家经济利益"。日本两大利益集团在对待TPP的态度上是明显对立的,经团联积极推动,农协则极力阻挠。为尽早达成TPP谈判,美国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谈判的标准,从而减少谈判的难度。为此,中国应采取果断对策:一方面加强与美国的沟通,通过双边关系的发展,缓和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增加伙伴,加快与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步伐,争取把TPP可能带给中国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因美国宣布加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它具有跨度大、网络化、质量高、开放性和时代性等一般自由贸易协定(FTA)所没有的特点。美国加入TPP有四个原因:一是塑造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区"新样板",为成立更大的"美式"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打下基础;二是将TPP树为美国区域贸易协定的新模式,"拔高"标准,获得更大利益;三是抗衡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扭转美国被排除在外的不利局面;四是将TPP作为通往FTA-AP的桥梁,实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但TPP谈判举步维艰,面临多重挑战,它能否最终扩大FTAAP尚属疑问。  相似文献   

12.
服务贸易自由化是美国推动TPP谈判的重点领域,美国在谈判中竭力推行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在阐述TPP谈判的进展和服务贸易议题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从承诺方式、架构设计、重点服务部门、监管一致性四个方面揭示了美国在TPP中"高标准"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的创设。美式"高标准"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是为美国的利益而量身打造,切实地服务于美国服务业。这些机制正通过TPP平台进行强化和推广,对中国形成倒逼之势。因此,中国应加强对TPP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的研究,寻求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商》2016,(9)
2009年,美国正式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和完善,之后开展了多项谈判,涵盖范围广,标准程度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TPP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TPP的特征及给中国带来的挑战,提出中国应对TPP所采取的措施,旨在实现中国的平稳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发展与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11月14日访问东京时宣布美国将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来,此前鲜为人知的TPP就名声大振,一些国家纷纷对TPP采取了积极的态度。现在,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已经和美国一起参加了TPP谈判,日本、韩国、  相似文献   

15.
如果美国能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中如愿以偿,那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服装店里将会不再那么常见了。 越南TPP协议进展可观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意欲促成一项协议。根据这项协议,越南将成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成员国中的大赢家之一,而且将从中国和其他非协议成员国手中获得服装市场的部分份额。而墨西哥或中美洲国家则被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6.
视野     
《进出口经理人》2013,(4):26-27
全球TPP或重构亚太贸易版图日本政府日前宣布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亚太地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二任期的经济政策重心所在,奥巴马希望以TPP为样板重构亚太贸易版图。TPP谈判最初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四个环太平洋国家于2005年6月发起,由于发起国经济总量较小,最初并没有在亚太地区引起太多关注。直到美国2009年底高  相似文献   

17.
《商》2016,(9)
2002年前后,新加坡等四国提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的倡议。此后十余年,新加坡成为TPP坚定的推广者,在国际上竭力推动TPP的谈判进程。新加坡的行为是基于寻求自身安全、抢占国际贸易规则话语权、抵消其他港口城市竞争压力等战略考量。TPP也给新加坡带来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将影响TPP潜在效益的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5日,美国等12国经贸部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PP)谈判结束,引发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和热议。日前,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社会关注的TPP热点问题接受了采访。问:10月5日,美国等12国经贸部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历时5年多的TPP协定谈判结束。中方如何评价?答:中方一贯认为并多次强调,亚太地区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谈  相似文献   

19.
对TPP和TTIP等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与贸易规则的变化、WTO框架下的诸边协定谈判与贸易规则的变化、后巴厘时代的多边贸易体系与贸易规则的变化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全球贸易规则变化的新动向有:TPP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可能年内达成;诸边协定谈判成功的概率较高;WTO后巴厘时代的多边体系较难推动贸易新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或希望形成WTO体系内外相互补充的规则体系;未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可能会纳入WTO议题。指出中国应该密切关注全球贸易规则的发展动向、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重建、强化中国在WTO体系中的作用、积极主导和推动全球贸易规则发展、团结和凝聚其他发展中大国,集体行动影响全球贸易规则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20.
TPP协定,作为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映了美国企图通过制定高标准的贸易规则遏制中国的经济崛起、重新主导世界贸易格局的战略意图。在奥巴马政府的大力推行之下,TPP谈判进展迅速,一度让我国周边形势急剧恶化。但出乎意料的是,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当天就宣布退出TPP谈判,这一决定既对亚洲政治经济的发展形成重大的影响,也让中国企图制订TPP外的亚太贸易新规则看到了曙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