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表现在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器的普遍使用,水利工程的兴修、农田灌溉的进步和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矿业、商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与繁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首先是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和赋税制度的变革,然后是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赋役管理制度中“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及对财税官员十分严格的的监督和考核,仍值得今天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重大赋税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许多次的赋税变革,唐朝中期的“两税法”、明朝中后期的“一条鞭法”、清朝前期的“摊丁入亩”是这些赋税变革中力度最大的三次。它们的实施对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堪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革的三大里程碑。本文概述了这三次赋税改革的内容与影响。并揭示了其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税费改革具有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山东地区古代赋税制度和赋税思想是中国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创新与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相地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确立了以土地为赋税征收对象的基本税收制度;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制、两税法以及明朝的一条鞭法等税收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了土地税与人头税的税制合并与简约。同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的轻徭薄赋思想,对我国古代税收制度的建立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16世纪中晚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作为国家财赋中心的苏州府,也是赋税改革肇始之地.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苏州府赋税结构的深刻变化.赋税结构的变化,是中国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重要标志.随着白银逐渐成为国家主要货币,赋税项目以白银为核算货币的记载,至万历时期成为常态.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对彼时苏州府各赋税项目进行考察计算,由此得到苏州府万历时期的赋税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苏州民户的赋税负担与生活状况,并对苏州重赋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两税法改革不仅在中国封建赋役制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世界赋税原则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两税法改革对于今天的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傅玄的赋税思想的核心是“安上济下,尽利用之宜”,围绕这一核心,提出了具体的赋税四则:用之至平原则,积俭趣公原则,赋役有常原则,立制壹定原则。四个原则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了傅玄赋税理论的创新。傅玄的赋税思想对中外经济思想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土地制度的核心是产权界定。本文从产权视角透视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并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实质上以“多样化的土地制度”为变革目标的土地产权变革方案,期望借此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土地制度的核心是产权界定,本文从产权视角透视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并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实质上以“多样化的土地制度”为变革目标的土地产权变革方案,期望借此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赋税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唐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人丁为本”的税收制度。唐玄宗时,为了弥补国家财政不足,在租庸调制以外,又将地税和户税定为常税,赋税制度开始由“以人丁为本”向“以资产为宗”过渡,开创了我国赋税改革的新思路。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确立了我国“以资产为宗”的赋税制度,这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将中华文明推进到中国古代和当时世界文明的最高峰。它以文立国,以仁治国,推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开明政策。注重保护土地私有制,大力发展工商业,轻征商税,薄赋轻徭,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极大繁荣和城市化进程,并成为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大(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宋代。它远盛于汉唐。宋代的赋税制度达到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较完备和完善的程度。其管理体制和监督政策措施亦臻于完备,不少措施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一个新阶段。无论其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抑或是经济形态、官榷制度,都有别其前期朝代。文章详细分析了宋朝的土地制度与唐或之前的土地制度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标志着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期、这部法律强化稳定了现行的土地制度,但并没有对土地制度变革中的现存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本文认为,现存问题的难点在于,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围绕着土地剩余索取权的争议,甚至严重的冲突,归根结底是利益之争;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的有关农村土地制度中“农民集体所有”的产权安排存在着“产权残缺”等障碍;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借鉴历史上的佃主和佃户双重产权主体的土地产权制(田面权和田底权相分离),剥离介于国家和农民之间的集体产权主体地位,明确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并实现切实的立法和制度保护。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上看,农民的增收问题从来都是同土地产权制度的安排以及如何使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从变革中可以看出,土地问题确实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土地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现实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明代卫所屯田制自实施后,通过在土地资本、农业技术、劳动力、产权制度等方面的变革带动了贵州地方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传播了中原农业先进技术,带来了较为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引进了先进的商业文化、加快了封建地主制生产关系的形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当地军粮供应,减轻了中央财政负担和地方百姓的赋税压力。贵州卫所屯田制是推动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它的实施是贵州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15.
论刘晏的经济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晏是唐代最杰出的理财实践家和最著名的经济改革思想家。他坚持以“养民为先”、“取人不怨”的原则,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用商品经济原则和市场经济的法则实行经济改革。在漕运、盐政、赋税、铸钱和常平诸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既减轻了人民的赋役负担,又大大增长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稳定了社会,使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延缓了唐中央政权的灭亡。但由于刘晏的改革是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皇权的统治和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尽菅刘晏本人才华卓著、清正康洁,却在一大批腐败的既得特权官僚集团的反对下,其经济改革不免失败。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16.
土地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起决定性的关系,土地关系包括土地占有关系、租佃关系和赋税关系。本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分析土地关系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7.
荀子财政赋税思想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继承和创新前人赋税思想成果,提出了“开源节流”、“聚敛亡国”、“等赋养民”、“节用裕民”等积极财政赋税原则、观点,在中国赋税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并对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市场原生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在动力。市场的原生力量来自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它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技术进步提供了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和动力;制度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内生变量和最主要的制度动力。  相似文献   

19.
赋税的依据和原则有两条“交换说”和 “权力说”。其中“权力说”被用来说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赋税依据、原则和作用;“交换说”把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商品对待,以此说明市场经济体制的赋税依据,原则和作用。“权力说”和“交换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对立,又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土地问题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农村问题的重点和核心所在。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革对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影响深远;特别是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更是开启了我国改革先河。展望农村未来土地制度的发展,走农村专业合作化之路应是中国农村未来土地制度变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