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见有人抱怨“改革开放机遇多.想搞经营却没资本”,眼巴巴看着别人把项目搞了上去,成果夺了过来。其实.经营的本钱人人有,资本就在你脑中。因为谁都拥有特定的甚至独到的智力,所以谁都拥有一份有价值的“智力资本”只不过是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罢了。  相似文献   

2.
白墨 《经济改革》2011,(2):62-63
他曾经有一段很“经典”的言论:“现在社会上搞腐败比较普遍,反腐败是’隔墙扔砖头’。'砸住谁谁倒霉’。”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也成了“倒霉蛋”,被这块反腐败的“砖头”砸倒在地。  相似文献   

3.
自从把电脑搬到宿舍后。它就基本被室友们当作了“公用设施”。特别是有几个不安分的家伙总喜欢东搞西弄的。常常将Windows XP系统玩到“面目全非”。这样平时要在电脑上放点自己的东西,便没了一丝安全感,想装个加密之类的软件。又有点欲盖弥彰的感觉。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利用Windows XP中的各项设置。在系统中打了一场“暗战”!  相似文献   

4.
颜夏 《经济月刊》2004,(6):93-93
前两天有朋友很高兴地告诉我,“海归派”现在不叫“海龟(归)”了,叫“海带(待)”;MBA也不再是狭义上的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对那些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去国外读一两年书拿下一个MBA证书,就准备回国当CEO的空  相似文献   

5.
“请而不到”与“不请自到”●任崇海前不久,某企业要上一个新项目,先后三次到一家商业银行,邀请行长和信贷人员参加企业的调查论证。其实,这家银行早就向有关科研部门作了咨询,掌握到这是不能上的重复项目。尽管企业负责人三番五次地邀请,银行行长没有去,信贷人员...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久病成医”,这话用在电脑上也一样适用。和电脑打交道的时间久了,就算不是专业人士:遇到一般的常见问题自己也能“鼓捣鼓捣”。平日里朋友们的电脑有点小问题(当然,得是软件上的。涉及到硬件我就晕菜了,没有工具没有零件,估计神仙来了也不行),我就帮着弄一弄,久而久之,我这个“大虾”的名声就不胫而走了。其实自己明白,什么“大虾”呀!到现在我连编程语言还没弄明白呢,无非就是经验丰富点而已,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我曾经也遇到过。当时想尽办法解决了,现在自然就轻车熟路了。前两天。一个刚刚买了电脑的朋友来求助,说是开机速度很慢,是不是机器配置不够好。我晕!当前最新最好的配置还嫌不好,那我这个“老机”还不得丢去填海啊!这个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系统启动的时候自启动程序太多了,到了他家开机一看,果然被我说中了!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产权概念的混乱,恐怕是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最大的混乱之一。有的人,一听说要进行“产权变革”,就以为要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搞“私有化”,竭力加以指责和反对,这是不对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乡镇企业产权变革,也决不意味着把集体企业资产全部量化给个人,或者全部卖掉。乡镇企业中的集体资产,是所在乡村全体农民的共同财富,来之不易,我们要十分珍惜。  相似文献   

8.
《经济月刊》2011,(11):86-86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10月10日《北京日报》发文称中国社会转型是“双转交织”。所谓“双转交织”,指我们既要完成社会转型的任务,又要完成体制转轨的使命。我们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最后发现是死胡同,要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当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转型中没有经历过的。而中国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体制转轨缺乏市场经济正常的自然历史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9.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战略决策。但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没有科学全面地理解“一个中心”理论,而是片面地认为“一个中心”就是只搞经济建设,不用顾及或蜻蜓点水式地顾及一下非经济领域就可以了,进而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的和地方官员关心的只有GDP,一切围着GDP转,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不关心发展质量。因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不和谐现象。  相似文献   

10.
魏葳 《经济时刊》2003,(10):30-30
“重复建设”是好事还是坏事?中国彩电生产线的“重复建设”不可谓不多,市场竞争不可谓不烈;但正因为此,彩电制造业成了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本文表述了这样一种观点:没有重复建设,没有供过于求的经济格局,就没有市场竞争;而没有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就不会有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压力。因此对“重复建设”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11.
时下,搞改革开放,为官从政者,难免一个“忙”字。那么,忙些什么呢?细一考察,不外乎有五:一、开会。二、批文。三、陪客。四、出访。五、调研。“会”当然是要“开”的,不开会,上情又怎么能下达?文件,当然也是要“批”的,不“批”,政令又怎么能畅通?“客”当然是要“陪” 的,不去陪,又怎么能跟人家联谊好,当好向导?“出访”也是一定要出去的,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不出去走一走,又怎么能获得信息?调研,更是懈怠不得,对自己治下的“一方热土”,不调查研究一番,又怎么能体察民情.来得四方视听,求得佳谋良策?此之为“官忙”。  相似文献   

12.
肖楠 《新经济》2004,(4):86-90
“一个私营企业主阶层正在冒起”,这是报刊上的大红字标题。乍一看去,颇让人心动,于是我们对私营企业展开了调查:你们过得还好?回答却出乎意料之外:我们在阴影里讨生活,我们是“二奶仔”,我们藏头露尾,我们没有地位,我们想不干了,我们想移民国外。  相似文献   

13.
现在,全党至上而下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和反对奢靡之风。关于群众路线问题不仅是立场问题,也有思想方法问题。如果领导干部做事情的出发点是为老百姓着想,他就要细致地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如果领导干部主要是为自己树“丰碑”,他就会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自然也用不着走群众路线,即便走群众路线也是走走形式,或者为取己所需而已。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既定经济制度下的不同经济组织形式都带有政治、社会和价值观属性,混合所有制经济也不例外.从宏观制度看,西方国家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具有政治与社会属性,而且凝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国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双重价值观.从微观市场看,在企业资本组织形式上,西方国家一方面因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不在一个企业里搞“国有私有资本混合”,另一方面又在资本主义价值观支配下坚持企业的资本私有性质的完整性,甚至有时不惜“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这表明,在政治、社会和价值观属性上,世界上没有所谓“纯粹”或制度“中性”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也没有什么“纯粹”或制度“中性”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最大制度缺陷是没有实现股票的全流通。但本文作者却认为上述观点看上去有道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企业通过“全流通”来解决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的改革思路,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问题的。在目前的法治环境下,股票市场不能搞全流通,否则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认识两个“顾全大局”从战略上看,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多做一些贡献支持内地发展,这也是大局,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没有中西部的顾全大局,就不会有东部的起飞;就不会有中西部的赶超和两者...  相似文献   

17.
搞技改真的是“找死”吗●陈华李福庆稍有经济常识的都知道技术改造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但目前社会上流传的一句话却与之格格不入:“不搞技改是等死,搞技改是找死”。于是,很多所谓“精明”的厂长经理们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死不如赖活着”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时下 ,不少打算购买房子的人都认为 ,房子和其它商品一样 ,只要付了钱 ,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住房。其实不然 ,只有合法进入市场的房产 ,才能进行交易。否则 ,在单位实物分房取消后 ,你用自己辛苦积攒了一辈子的货币资金 ,一不小心去买了一套不能作为商品的房屋 ,没有取得房屋的产权 ,就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为此 ,当在房地产市场上有人向你推销以下“三种房子”的时候 ,你需慎之又慎。一是违规开发房。近几年因房地产开发较热 ,具备开发条件的搞房地产开发 ,不具备条件的也在搞 ,甚至有的单位随便弄来一块地就搞起开发来 ,成为空壳公司。这…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规律?仅仅解放以后十年间,我们经济学者就这两个题目所写的论文和专著,就何止数百万言。其中固然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是的确也有不少文章“仅仅是概念的争论,而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对于这样的争论,不仅不搞经济学的人感不到兴趣,就是经济学界人士也感觉到有些腻烦。薛暮桥同志的“避免卷人概念的争论”的建议也就是对此而发的。然而,这里也是有矛盾的:讨论“价值”和“价值规律”的文章固然已经不少,但是经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两田制”。现在有的地方搞“两田制”,实际上是少数干部的愿望,不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把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口粮田,一部分叫责任田,把责任田收回来算集体的,重新发包。这实际上是少数干部想抓“一把米”在手里,想通过这个来搞集体经济。集体经济要不要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