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夏 《经济》2004,(6):93
前两天有朋友很高兴地告诉我,“海归派”现在不叫“海龟(归)”了,叫“海带(待)”;MBA也不再是狭义上的Master of BusinessAdministration,对那些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去国外读一两年书拿下一个MBA证书,就准备回国当CEO的空降奇兵,新的释义为MentalBelow Average(智商低于平均水平)。我的朋友之所  相似文献   

2.
MBA的“圈子”概念用比较规范的说法应该是叫“网络”,实际上就是指一名MBA所能集纳的所有社会资源的统称。对这种“圈子”的理解不应太过简单或太过功利,因为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更多是“信任”.“尊重”和“团结互助”精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良性循环和巨大张力。所以,把这种关系形容为“生态圈”可能更为恰当,而这种“生态圈”似乎也可以被看作是某种商业社会理想状态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峰子 《新经济》2010,(10):88-89
2010年9月3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0届MBA开学活动周如期举行。据悉,今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招生规模达到280多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开学活动周主要是为MBA新生举办的为期五天的团队拓展活动,除了为新生准备“校园认知之旅”、“DV大赛”、名师讲座等传统环节外,为新生们奉上“国投瑞银基金路演大赛”、  相似文献   

4.
主动离职的个人因素及组织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深入地研究了MBA学员的离职意向和离职经历。研究发现,高达63.4%的MBA学员有主动离职意向,而且这种主动离职意向基本超越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背景、企业性质和职业类型的限制。MBA学员的主动离职主要发生在工作的最初五年,来自小企业、国企和民企,从事财务和营销的学员实际离职离较高。与组织管理有关的“个人成就需求”、“职业发展需求”和“工作应激”是影响MBA学员主动离职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2008,(10)
由《世界经理人》周刊和《首席执行官》杂志联合主办的200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于9月16日在发布,中山大学MBA项目荣获“200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第四名,中山大学EMBA项目荣获“2008年中国最具价值的EMBA”排行榜第五名(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EMBA和管理学院MBA、EMBA进行合并排名)。  相似文献   

6.
商学院     
《新经济》2006,(12):10
岭南MBA中心大楼举行隆重奠基仪式,2006中国最佳MBA排行榜出炉岭院名列第六,法国商学院获中国教育部认证,浙江:EMBA招生进入“战国时代”,EMBA新学员开展军事拓展训练,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套MBA(学员)评价体系,这里借用生产制造领域里的名词术语,将其分为:1“原料”检验;2过程控制/评价;3“成品”检验;4效果评价,共四个阶段/部分,即从MBA学员的选拔、教学、毕业实践、结果反馈诸方面详细论述了其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MBA教育不断升温。参加正规MBA教育的考生不断增长,学费也直线上升。各种非正规MBA教育遍地开花,其中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EMBA教育,学费已高达20—30万元,但报考场面依然火爆。说MBA教育有泡沫化趋势并不为过。在这种泡沫化的MBA教育中,也出现了不少骗局,尤其是打着中外合资、授予外国MBA学位的骗子相当多。最近《南方周末》披露的“水木燕园”和“清大燕园”与美国西南国际大学合办的什么MBA就是一场骗局。要使我国MBA教育健康发展,MBA教育也必须打假。 任何行业都是有需求才有供给,MBA教育的发展,为何出现泡沫和骗局,都与市场需求相关。  相似文献   

9.
视窗     
《新经济》2006,(6)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成功举办“岭南MBA全球领袖论坛” 6月1日晚,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MBA中心主办的“岭南 MBA全球领袖论坛”在岭南堂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主讲嘉宾美国Business Objects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Keith Budge与100多位岭南师生分享了商务智能的前沿发展情况和行业动态。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2006,(6):10
近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MBA教育中心在岭南堂三楼演讲厅隆重举行“2006年岭南MBAHR论坛——职业经理人的薪酬设计与激励机制”。50多家企业、100多名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及企业高层,以及100多名MBA、EMBA学员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1.
周欣 《经济管理》2001,(17):77-80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人们发现许多经营管理的决策失误是由于经理人员之间没能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所引起的。为了防止因无效沟通而导致经营管理决策的失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门研究经理人员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和沟通的课程-《商务与管理沟通》(以下简称《沟通》)应运而生,自80年代以来《沟通》是MBA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以其“实用”和“常用”而广受学生欢迎,本文将先后讨论三个关键性且相互联系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为MBA研究生专门开设《沟通》课程?二是如何为MBA研究生开设这一课程?三是在MBA研究生的《沟通》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唐红娟 《新经济》2009,(8):62-62
岭南学院是享有“华南第一学府”美誉的中山大学下属的商学院,10年前,学院与享誉全球的著名学府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携手创办了岭南国际MBA,10年来,岭南MBA已经成长为国内一流的MBA项目。  相似文献   

13.
齐物论 《经济》2006,(3):122-122
出国攻读MBA的大陆青年申请签证时往往遭遇同一个问题:“全世界的商人都在涌向中国,你为什么还要出国呢?”  相似文献   

14.
邵小明 《财富时代》2002,(11):73-74
在而城的北部有一个明清时期的山区小镇——上里镇。听老人说这地方很久很久以前叫“罗绳”.又叫“五家口”,只因当时这里曾有五个大户人家:有钱的韩家、“顶子”(官)多的杨家、田多的陈家、好斗的张家和出“美目”(标致女子)的许家。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研究》2005,(8):i0007-i0009
2月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联泰国际集团(Luen Thai International Group Ltd.)赞助的2005年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及第三届“光华杯”全国高校企业竞争模拟挑战赛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了发奖仪式。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参赛队分获两项赛事的冠军。  相似文献   

16.
云南财经大学MBA学院是以MBA教育为主、专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应用研究型学院。秉承“汇聚精英,创造价值”的MBA教育理念,云南财经大学MBA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为标准,撷取中华文化精髓,立足西部,面向东盟,以公司财务、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优势专业为培养方向,倾力打造精管理、通市场、善理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云南财经大学MBA学院将在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力争建立强势的MBA、EDP和EMBA三大教育平台和一大高端的企业发展研究平台。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团队,所有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7人,4人从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教授4人,副教授2人。课程教师由MBA学院专职教授和校内外著名教授、资深专家共同组成。主讲教师均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MBA学院拥有高水准的研究团队,学院设有“云南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云南财经大学投资研究所”、“云南财经大学企业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和“企业税务管理研究中心”四个专职研究机构,科研成果显著。完成课题研究《云南企业(集团)资产重组研究》、《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可持续性财务发展研究》、云南财经大学MBA教育学院简介  相似文献   

17.
MBA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怎样才能办好MBA教育?时至今日,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笔者慕名前往在MBA教育领域成功办学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专访了张新民院长。他在MBA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独到见解。" BA教育的本质" 自1991年中国开始试办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以来,仅仅十余年时间,MBA教育就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而把握时代脉搏的MBA教育更是以“它山工商管理理论之石,攻取经济改革实践之玉“。MBA教育正在为打开国门的中国培养更多通晓国际…  相似文献   

18.
“缘”是指人与人初相识时的一种比较相融的感觉。在可视的远距离时叫“有眼缘”,在近距离时叫“气味相投”,而零距离时则叫“来电”。  相似文献   

19.
颜夏 《经济月刊》2004,(5):91-91
在外企里做事的人取英文名时无非遵循两种规律。一是按中文的谐音:如名字里带“佩”的,大多叫“Peggy”;叫“晓玲”的,一般就是“Shirley”了:二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如果你喜欢三毛,没人反对你叫“Echo”;有位同事叫“Lucy”.因为喜欢美国的一部肥皂剧《我爱露西》。不管叫什么,总的原则是符合中国人的发音习惯,而且好记。我自己的英文名除  相似文献   

20.
《经济》2003,(2)
从山村走向华尔街的“神童” 汪潮涌的“创业史”,是一长段顺风顺水的传奇。 15岁就以优异成绩从湖北蕲春一中考入武汉华中工学院(日后的华中理工大学,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属千里挑一的“神童”。 19岁时,成为清华大学经营学院首批MBA班最年轻的学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