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这次由次贷产品创新、次贷业务蔓延引发的次贷危机并演变为金融危机,暴露美国多年来“重创新、轻监管”的金融发展与监管模式的严重缺陷。美国这种金融发展与监管模式的确立,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长期奉行的金融发展与监管的理念有关。  相似文献   

2.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不到位,文章分析了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市场参与者对金融创新的风险意识淡薄的现状,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在于金融机构应充分重视金融创新中的风险管理,而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则是业务发展和市场稳定的有力保障;最后文章对如何加强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审视一年前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时发现,次贷危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之一就是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金融监管。创新和监管是一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我们应该正确把握金融创新和监管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同时完善科学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很多爱研究问题的人把美国和德国作了比较。众所周知,此次危机源自美国次贷危机,虽然成因复杂,但直接导固有国有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金融创新过度、政府监管不力等,这是美国放任虚拟经济自我膨胀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美国实地考察,发现强化虚拟经济、弱化实体经济的经济结构是次贷危机发生的本源,过度透支未来的消费观念是次贷危机的内在原因,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助推次贷危机全球化,美国金融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系统性风险放大。为此,金融创新是未来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动力源泉,而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和立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深受严重的金融危机重创,出现了过去60年中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始于美国房贷市场的次贷危机,实质上是美国及欧洲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政策所引发的,政府监管的缺失是引起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诸多应付危机的措施中,加强金融业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时必须吸取这个教训,即在加快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创新制度的监管,提升上海金融自由开放程度的同时更要创新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无疑具有复杂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次贷危机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产物。但是,从金融商品交易的角度出发,资产支持证券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过度发展以及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是构成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次贷危机后,加强金融商品交易的场外监管、功能监管,增强市场透明度,增进监管合作已经成为各国监管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有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如MBS、CDO、CDS等,这些金融创新工具形成了一条影响着美国经济兴衰的价值链。本文以次贷价值链的形成和断裂为线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全过程,并且对价值链上的金融创新工具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对中国金融工具创新的两点启示:正确认识金融创新工具的利与弊;正确运用金融创新工具。  相似文献   

9.
危机前后美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立法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前美国对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上不予监管,危机发生后,美国进行了立法改革,消除了监管机构的重叠,对场外交易建立了相应的交易制度和监管标准,加大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中美金融衍生品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应当吸取美国在危机前后的教训和监管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  相似文献   

10.
许闲 《上海保险》2016,(9):14-15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演变成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美国对金融创新产品监管存在的问题成为大家批判的重点。保险领域的监管主要被诟病的原因是美国实行联邦与州二元监管,使监管过程存在真空、监管重复、效率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稳健推进中国金融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探底。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直接成因是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滥用金融创新产品,并疏于金融监管。虽然这场危机的直接成因是金融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停止金融创新,相反,要在汲取这场金融危机的教训的基础上稳健推进金融创新。在金融创新中要切实做到:金融创新立足实体经济并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加强场外监管。确保金融创新的基础资产质量。审慎对待复杂的金融产品创新、规范信用评级、加强风险控制、坚持行之有效的外汇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2.
刘哲 《中国外资》2009,(2):44-46
从次级债风波的风险本质分析入手,基于Arrow-Lind定理分析了金融创新机制设计的内在逻辑在于风险分担个体增加对风险主体风险态度的影响,并在总结“次级债风波”的传导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创新为金融主体风险态度的转变提供前提条件和投资经理人职责设计促使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催化剂”两个角度研究金融创新对风险传导机制的影响路径,进而对金融市场如何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的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董彦岭  刘青 《海南金融》2011,(1):12-15,2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和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不少国家陷入衰退.为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对实体经济造成更严重的影响.金融保护主义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救市工具.本文对当前金融保护主义的形式、国内外影响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应对金...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将加剧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使得人们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合理性产生怀疑.美元虽然仍将保持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相对地位会下降,这为人民币等其它货币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空间.由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影响力,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不会逆转.金融危机显示出独立投行模式的缺陷,金融业将更加趋向于综合经营.未来金融监管应与金融创新相适应.公允会计准则、评级体系等也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框架与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监管缺陷,美国正在进行"大萧条"以来最为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框架下介绍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围绕改革的主要争论,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进行总结比较,认为美国这次金融监管改革将从监管标准、方法、模式和理念等方面重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利于形成更加稳定有序的金融市场新秩序,防范金融危机重演.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金融衍生品及其风险传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究其原因在于其中的金融衍生品运用与监管不当。本文对该危机中的主要金融衍生品一次级按揭贷款、按揭贷款抵押支持债券、资产支持债券型抵押债务权益、信用违约互换等及其风险传递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宏观审慎管理的起源、发展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分析受国际金融危机危害较深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结合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我国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及框架工作流程设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切实保障金融创新中的金融安全——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既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安全,也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从而对金融安全产生负面冲击。实证研究表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升级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如果金融创新信息披露充分、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有效、金融创新监管到位,那么,金融创新仍然是规避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有限理性下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间的动态博弈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后,两者都饱受质疑。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运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分别对金融机构间的对称博弈关系和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间的非对称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得出长期均衡点,并对其进行分析,为我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实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金融创新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却反映出国际银行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一些严重问题,为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提供了一些启示。本文对国际银行业近年来的金融创新进行了反思,总结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现状,并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