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和其他发达国家在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都在重新思考经济增长模式和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问题。表面上看,美国金融危机是金融创新和房地产泡沫引起的.深刻根源却是美国多年来“借贷经济”不良后果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2.
“变”与“不变” 2008年下半年,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伴随着美国一系列金融机构的破产和重组而升级为全球性质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具有相当强的扩散性和传染性。在短短的几个月里,金融危机就从美国国内扩散到欧洲、日本等地,进而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受到冲击的领域也从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迅速蔓延到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下半年开始,冰岛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甚至濒临"国家破产"。冰岛的货币体制是导致冰岛危机的重要原因。冰岛克朗是全世界可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的流通量最小的货币。当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冰岛克朗会受到最大的冲击,货币不稳定又会进一步放大金融危机的作用。这说明小国开放经济体的货币存在国际脆弱性。东亚各经济体货币同样面临国际脆弱性问题,其根源是东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为了防范货币国际脆弱性引起经济危机,东亚应该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其现实路径是建立各经济体汇率的分层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欧元区经济:困境、根源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纯  王磊 《西部论丛》2010,(3):22-24
后危机时期欧元区经济的表现和遭遇的政策两难 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欧洲,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此次冲击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9月到2009年4月),金融危机迅速向欧洲大陆蔓延,主要表现为部分金融企业最先受到危机冲击,然后,开始蔓延到实体经济,造成欧元区经济全面下滑,而经济结构中金融比例较高的英国、冰岛和爱尔兰首当其冲,对外资依赖重、部分转型未遂的中东欧国家则深陷债务危机之中,各成员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5.
次债危机之前关于美国经济周期"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的讨论曾经是宏观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危机过后对"大缓和"涉及的各种假说进行跟踪研究。研究发现,在美国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冲击的传导机制大大增强了,过去受到肯定的因素如产业结构演化、库存管理改善等对弱化宏观经济波动仍然发挥了一定作用,次债危机使得各界对金融创新的"双刃剑"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进入2008年后,美国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不断被放大。俄罗斯的金融、财政、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等各领域都遭遇了来自美国危机的寒流。2009年将是俄罗斯经济非常困难的一年。面对危机的冲击,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措施。笔者认为,由于目前俄罗斯所面临的危机与其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的两次危机存有许多差异,只要处理得当,俄罗斯经济有可能转"危"为"机",经济崛起的"黄金期"不会因此而中断。  相似文献   

7.
危机后的金融监管反思:理论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业、尤其是金融投机行为的发展,金融监管概念也由来已久。当前的金融危机虽然看似渐近尾声,但在金融和经济形势步入复苏之际,对于金融监管的探讨和反思却更加引人关注。金融监管的思想脉络如何演变?金融危机和金融监管怎样互动?当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尝试从金融监管理论的基础和新近发展、历史上的危机与监管、危机后对于金融监管的反思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超越东亚模式:金融危机中的东亚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发展模式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其依靠投入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美元及美国金融的高度依赖,使得本次危机透过金融渠道、货币渠道以及商品渠道对东亚经济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东亚国家与地区应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调整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建立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力,内需主导与外需相结合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亚洲区域内经济循环机制,以期有效缓解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9.
罗春婵 《辽宁经济》2009,(10):48-49
次贷危机的爆发给美国及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波及面之广、程度之深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次贷危机中显现的新特征引起了学者们对原有金融危机理论的反思,笔者试图从金融异化的角度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解释。一、异化与金融异化 “异化”是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0.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三个基本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创新过度仅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线,而美国国家战略转变和经济衰退才是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金融危机必然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应对危机,关键是要形成主要以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长期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是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贸易保护和美元贬值将是美国未来减少贸易赤字和刺激经济复苏的重要政策取向,在所谓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美国将会实现双向套利。作为持有大量美元外汇资产的美国最大逆差国,中国应该保持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逐步减持美元债券,加快生产与贸易结构调整,推动国际经济体制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波动会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资本的跨国流动传导到别的国家。鉴于美国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和FDI来源国,其经济的波动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在以双边贸易与投资为传导纽带,暗含汇率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冲击的长期传导机制和短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大,美国经济的波动主要通过影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途径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3.
李婧 《亚太经济》2008,(6):29-33
2006年以来,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的大幅贬值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流向中国,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使中国有步骤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促进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的计划受到挑战。中国需要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化原则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采取盯住货币汇率制度、完善外汇市场等手段,促进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灵活;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经济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峰 《特区经济》2010,(1):89-90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要面临严峻挑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始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遭遇了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面对危机,党中央和我国政府作出快速反应。并对金融危机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作出了正确判断,灵活、果断地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和重点,出台、完善、落实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使扩大内需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力推国际合作应对危机。到2009年底我国率先实现了经济的总体回升向好。  相似文献   

16.
由于次贷危机爆发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因此对其爆发原因和必然性的探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尝试从全新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周期理论为依据,从开放宏观的视角,对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必然性做出更合理的新解释。首先,通过对战后美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分析,探究其经济周期的演化逻辑。其次,分别从短、中、长周期的角度和国际经济格局演变的角度研究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与必然性。最后,指出美国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才是减轻经济危机破坏性与频发性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We study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s (EMP) and using international reserves by emerging markets (EMs) during the 2000s. We find that financial considerations dominated trade factors. The impact of gross short-term external debt quintuples during the crisis. Capital outflows and deleveraging was the force behind EMP rise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Greater FDI (greater portfolio debt) inflows prior to the crisis wer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higher) crisis EMP, respectively. The severity of the financial shock was exacerbated by financial ties to the U.S., while the trade shock was more severe in EMs with a larger commodity export share.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导发的金融危机自美国本土向全球蔓延,严重危害着全世界的金融安全和稳定,对全球经济也造成不可估计的损伤。然而这次金融危机的出现从深层暴露了美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松乱,其直接原因还是要归咎于美国金融政策的过度宽松和监管体系散漫。鉴于这次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金融危机的损害,我国理当有所借鉴,有所警惕,以此为例检测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法规体系,以期达到完善法律、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19.
马清 《特区经济》2010,(6):205-20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很大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特别是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和结构都面临较大影响。鉴于改革开放30年,外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需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