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着新疆机电产品出口形势不断看好,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改变过去只管经销商、外贸公司等这些"流动商"的方式,转向管住市场经营者这一"坐地商",根据不同经销市场的管理水平、产品覆盖的范围和总体质量、境外客商对经销市场的认知度等因素,创新管理模式,打造涵盖"集中采购、售后服务、仓储物流、备件供应"等服务链条的新疆市场采购出口机电产品专业化物流市场基地,2013年3月底,该基地将在新疆亚中机电市场正式落户,这在全  相似文献   

2.
由乌鲁木齐铁路局多元经济发展中心所属的新疆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乌鲁木齐中铁旅购百货出口基地,是一座规范化、标准化的国际铁路货运出口基地、这个出口基地的建也,结束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没有铁路货运出口基地的历史.与新疆国际机场口岸、边疆二类口岸等共同搭建起了公路、铁路、航空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立体式国际贸易平行,为新疆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目前,大量的商品百货在这里集结装车,以班列的方式向西出口,成为全国商品借助新疆地缘优势,开拓中亚、西亚、中东及欧洲市场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作为发展中国家,2013年中国跃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是坚持改革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成果.而在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奋进路上,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成绩令人瞩目.至2013年,中国已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地位,机电产品已连续17年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自2008年起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机电产品是中国对欧盟出口第一大类产品,德国既是欧盟内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因此,研究机电产品对德出口的稳定增长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欧盟市场的占比,而且有利于稳固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本文采用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通过对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德国市场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两国人均收入差距”是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德国市场排名前两位的因素,进而依据这一研究结果提出推进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德国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浙江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势头良好,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如表所示),同时出口的机电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成套设备、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数量明显增加,成绩斐然。尽管浙江机电产品近年来出口快速增长,成绩显著,在全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但由于浙江企业主要以个体私营为主,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遭遇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重点通过对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现状剖析,发现其内在的矛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对策和建议。一、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总体特点1.灵活的经营机制。浙江机电企业的…  相似文献   

5.
王桂秀 《发展研究》2006,(11):22-23
近年来,通过电机企业的大力拓展,欧盟市场已成为福建出口机电产品的又一新的潜在增长区域,年出口量约占电机总出口量的15%。但今年7月1日,欧盟环保“双指令”之一,《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即将生效,该指令被业内人士称作全球最严厉的环保令,是“牵动全球制造业神经的指令”,其实施将使福建电机企业特别是欧盟出口企业面临新的压力。按照指令要求,届时不能达标的产品将有可能被要求召回,限制进口,损害客户关系,甚至引起昂贵诉讼,其危害远大于指令造成的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6.
《大陆桥视野》2012,(7):90-90
2015年,新疆将发展成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面向中亚五国市场的出口基地,建筑陶瓷产量将达2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本文定量分析了1988-2007年北京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特点: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主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保持出口多样化的同时,出口集中度不断加深,这主要来自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总出口中占比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球坐标变换的成分数据方法对2009-2010年北京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机电产品会保持并提升其主导地位.最后本文通过分析2002-2007年北京市出口机电产品保持在前十位的HS 4位编码商品,预测出未来北京市出口支柱性机电产品是无线电话、电报、广播电视发送设备、摄像机及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包括有线载波通信设备产品及其相似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2)
改革开放以来,流入到机电行业的外资不断增加,对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章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并采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和E-G检验等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和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绿色食品出口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出口发展迅速,对促进“三农“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出口市场定位分析的针对性不强及进入战略、方式选择不当等问题,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出口应该走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道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认证体系并且通过制定绿色食品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区域优势等对策提高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面板数据分析显示,福建省机电产品出口存在出口竞争力弱、依存度高、市场集中、核心技术缺乏等主要问题。后危机时代福建省机电出口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多渠道降低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一、东北制造企业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振兴东北方针提出后,东北地区贸易结构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还没有在对外贸易中发挥出来。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4年末东北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平均增长52.55%,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在总量上只占全国的2.42%。  相似文献   

12.
马强 《时代经贸》2013,(12):4-4
随着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和市场范围的日益扩大,机电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支柱。但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其出口经营更增困难,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我国机电产品今后的出口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章良 《当代经济》2008,(6):106-107
随着我国机电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不断上升,遭遇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多、加强,提高机电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已刻不容缓。机电产品作为浙江省的重要出口产品,出口比重逐年提高,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拉动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浙江省机电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强 《时代经贸》2013,(11):4-4
随着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和市场范围的日益扩大,机电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支柱。但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其出口经营更增困难,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我国机电产品今后的出口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背景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正式实施,解决了传统贸易方式在通关方面存在的商检、税收及结汇等问题,实现了在贸易主体、税收政策、商品溯源、海关政策、检验检疫政策和外汇管理六方面的改革创新,使义乌外贸出口迅速增长,出口秩序得以改善.然而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施过程中,由于存在政策变动较大、报关单据繁杂等原因,使得外贸公司参与“市场采购”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结合义乌本地现状,探索出一条吸引企业参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实施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家具出口国,河北省家具出口占全国家具出口的比重很大,已成为“中国北方家具商贸之都”,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家具制造和出口基地。基于欧债危机背景对廊坊市家具出口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之上,从产品结构、质量、设计及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投资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改革》2009,(4):63-63
海关总署多举措助新疆开放 海关总署近日与新疆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新疆对外开放水平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密切合作,进一步完善乌鲁木齐市的保税物流,加工贸易、仓储配送,会展采购等功能,支持乌鲁木齐市成为依托内地,辐射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市场的出口商品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促进新疆的口岸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18.
宋薇  李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4,(10):233-235,296
冷链物流体系作为农产品保鲜和品质的有力保障,将更好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新疆出口农产品冷链物流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方法,分别阐述新疆省出口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新疆出口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雅 《当代财经》2023,(2):106-119
基于贸易竞争效应理论,主要采用中国工企数据库、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中国海关数据库和CEPII-BACI数据库的2002—2013年匹配合并数据,考察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市场规模的初始生产率调节机制对技术创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出口市场规模增长率影响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增长率的时间点选择。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只有当企业初始生产率超过临界值水平时,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影响才能显现;从结构上看,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影响均为正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气设备制造业;从时间点看,一般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增长分别发生在出口市场规模增长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因此,地方政府应改善营商环境,为出口企业减税降费;出口企业应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市场规模,缩短创新决策时间,以发挥出口市场规模对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出口市场多元化可以降低企业出口波动风险,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范围经济,并获得学习效应;但是出口市场多元化存在较高的成本,使企业经营管理难度加大,如果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超过企业的能力边界,则会导致企业资源配置低效率,因此从理论来看,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以20002005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低出口强度样本中,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利润率没有显著影响;在中高出口强度样本中,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对企业利润率有显著负影响。该结果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和变换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衡量指标后,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