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股市改革顺利告一段落之后,自2006年秋季起兴起的牛市让许多中外投资者趋之若鹜,生怕失去了挖这一桶金的机会,但是随着股票市值义无反顾地大幅上扬,关于股市在高位存在的风险的这一讨论一直持续到现在,许多外国机构投资者均选择在3000点大关时退出了中国股市,但随着目前大盘顺利站稳4000点大关,外资的担忧似乎显得有点杞人忧天。许多散户变卖资产、使用养老金或者贷款去炒股,风传着诸如"某位老太3个月净挣1倍"的股市传奇消息,这使得大家更加无法理解风险管理的现代理  相似文献   

2.
A股真的太贵了吗? 2007年1月,“股市泡沫论”又一次铺天盖地般地、黑压压地向中国股市扑来。 先是来中国股市抢买股票入市,居心叵测的罗杰斯说:“中国的A股太贵了”。当然,罗杰斯此语是在“就地还钱”,买家喊贵,再正常不过。  相似文献   

3.
<正>"圈钱市"一直都是中国股市的一个恶名。如何让中国股市告别"圈钱市",猴年伊始,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女士即给股市提出了《恢复中国股市的基本功能》的建议。根据刘姝威的定义,中国股市的基本功能,一是企业直接融资,二是投资者购买股票要获得比国债无风险收益更多的投资收益。如果真的恢复了这两个基本功能尤其是投资功能,将意味着中国股市向"圈钱市"的告别。  相似文献   

4.
根据投资者情绪是股票价格形成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研究观点,围绕投资者情绪是否构成系统性风险及其对不同类型股票的差异化影响,运用我国股市交易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不构成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但对不同市值的股票有着差异化的影响,随着股票的"投机性"增加,投资者情绪对其影响也增大.此外,投资者情绪会削弱股票收益与其波动的正相关性,且对于"投机性"越高的股票,这一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5.
2002年5月29日,交易所公布了全额配售"精伦电子"的中签率仅为0.05%,创下中国股市新股申购以来的最低记录.0.05%的机遇意味着1万个申购股民中只有5人能有幸中彩.也就是平均每65个股票帐户都打满上限(每个帐户用31万元市值的股票申领31个号),才会中签1个号.换句话说,平均2千万元市值的股票,均匀地分散在65个股票帐户,有可能中签精伦电子1千股.事后有数据表明,如此低的中签率还是在有一半的市值放弃配售取得的.  相似文献   

6.
《证券导刊》2008,(19):58-58
发行遇冷新基金"迷你"捉襟见肘基金话语权减弱转移阵地中等市值跃动优质中等市值股票扫描编者按发行遇冷,资金日益紧缩,基金也玩起了瘦身,越来越"迷你"。  相似文献   

7.
余平 《理财》2009,(11)
同学阿明是个老股民,毕业多年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前些天我在路上遇见阿明,他说自己的股票被套了,问我是否能借他一些钱,他想瞅准时机补点仓.我说:"这没问题,我总是挂在网上,你需要钱随时QQ联系我."回到家我和老婆说了这事,老婆说我傻,股市风险大得很,如果我真的把钱借出去,谁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还?  相似文献   

8.
股票,买对了账面真“膨胀” 有调查显示,2007年之春在中国股市中进行资本运作的100个人当中。有98个赚了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统计数字:2007年之春,股指的上涨幅度并不是很大,从2800点上涨到3700点,涨幅为35%,这一期间,两市A股市值上涨的股票,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9%。两市A股总市值实现百分之百涨幅的股票共有739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2%。市值下跌的股票不过12只.不到总数的1%。可以说,2007年5月30日前基本上是买什么赚什么。  相似文献   

9.
《安徽水利财会》2010,(1):39-39
股市指数有一条线,反映着大盘的走势。看股市的人心里也有一条线,这条线反映着他们的心情。海富通与上海交大投资者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股市与幸福感》研究报告,解码了投资人投资感受的秘密。解码一:指数越高买股票越冲动股指在6000点和1600点时,投资者在哪个点位更愿意买进股票?理性地讲,大家都会说1600点,但是实际的调查结果却显示,绝大部分人会选择6000点。  相似文献   

10.
次级债引起市场调整的战略和策略设计值得警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统计显示,自2007年7月底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阴影笼罩下全球股市出现连续大跌以来,世界主要股市的股票市值已累计蒸发了2.66万亿美元,接近上次"2.27"全球股灾期间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账面-市值比效应的检验及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5~2005年沪市和深市全部A股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股市账面-市值比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从有限套利的角度对账面-市值比效应进行了解释.本文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账面-市值比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对股票收益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从有限套利角度考虑的套利风险因素、套利成本因素对账面市值比效应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从而支持账面-市值比效应是因为偏误定价所造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引言 我国股市目前尚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偏低.截至2004年12月31日,中国境内上市公司(含A股、B股)1377家,市值总计3.7万亿;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3万多亿元,市值占GDP的比例不到30%(即使考虑到非流通股的因素,这一比例仍然偏低,美国的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例超过150%).二是股票指数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巨大落差.近几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约在8%~9%,而股票指数则由前两年的1700点左右下降至目前的1000点附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根据股市周期性波动而发生反转.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在股票投资者人数增长缓慢、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逐步跌至谷底、个人金融服务系统不发达、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合力影响下,股市下跌时居民消费支出反而增加.但是,2005年6月之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和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股市上涨显著地刺激了居民消费,这一时期股市财富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的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1月份之前,小盘股和小市值股票领涨,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股票平均涨幅是市值500亿元以上股票的10倍多.11月份之后,大盘蓝筹股成为市场的主导,小盘股却出现了普跌. 市场的风格转换,投资者都强烈地感受到了.但为何会出现这种风格转换呢?我们试着用对冲操作的思路来寻找答案. A股市场2010年4月引入股指期货交易,对股市的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群华  殷成国 《海南金融》2007,(10):52-54,57
自2006年以来,我国股市行情一路看涨,沪深指数迅速攀升,两市市值超18万亿元,超过了储蓄总额,受当前"瞎购股票瞎赚钱,钱进股市就赚钱"的异常现象刺激,信贷资金是否以及如何进入股市也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为深入了解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途径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笔者以一地级市为例,深入全面调查了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情况,基本掌握了本地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规模及途径,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中小盘基金?简而言之就是投资于中小盘市值股票的股票型投资基金.中小市值股票如何确定?多数基金契约对中小盘股的定义:"中小盘股"是指"按A股市场中的股票流通市值从小到大排序并相加,累计流通市值达到总流通市值50%的股票归入小市值公司股票集合."根据这个定义,目前仅有约50只左右个股属于"大盘股",其余的近1700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2—2010年中国A股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股市的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中国股市存在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而且规模效应不具有显著性、账面市值比效应具有显著性。本文认为风险溢价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综合作用是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沪深交易所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的股票高频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大额交易对于不同类型股票的价格冲击效应.结果发现,对于不同规模与交易活跃度的股票,大额交易的价格冲击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大市值活跃股的大额交易价格冲击效应较小,而小市值不活跃股的价格冲击效应较大.本文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我国股市的大额交易行为及如何有效改进交易制度从而更好地吸收大额交易.  相似文献   

19.
首先梳理了中国股市的重要制度变迁,并指出目前存在的制度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股市的改革路径,包括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推出个股期权,恢复T+O制度,完善退市和股票一级市场发行制度,提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20.
因为当下的股市正在上演一轮"疯牛"行情,而在"疯牛"行情中,发生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2014年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之间,A股市场的上涨行情走得有点急。如从11月24日到12月8日的11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接连攻克2500点、2600点、2700点、2800点、2900点、3000点6座城池,短期涨幅超过20%,成交量也接连创出7105亿元、9149亿元、10740亿元的新纪录。股市的震荡也因此而加剧。如12月9日,A股市场上演了剧烈震荡的一幕:上午"张柏芝"(百只股票涨停),下午"谢霆锋"(两百只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