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Many studies have proposed the use of the relationship metaphor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and brand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empirically tested consumer–brand relationship model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success of developing empirical models of consumer–brand relationships depends on the adequacy of the metaphoric transfer. The authors compare two models of consumer–brand relationships—the br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BRQ) model and the relationship investment (RI) model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fit and model interpretation. They modify both models to better accommodate less involving relationships and test them in two studi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odified RI model offers a straightforward interpretation of consumer–brand relationships that vary in intensity. The results from the BRQ model are less clear, though further refinements of the model demonstrates the increased potential of the BRQ model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ttitude models to expla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sumers and brands.  相似文献   

2.
基于品牌的投资模型及其现实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品牌经济学为基础,在分析品牌与公司价值和投资关系的同时,建立了引入品牌的投资模型,并据此对相关的投资案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解释。最后提出"品牌—公司价格价值比"二维模型,以期对传统的投资理论研究有所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用心理学概念诠释消费者品牌信任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信任就是在风险情境下,消费者基于对品牌品质、行为意向及其履行承诺的能力的正面预期而产生的认可该品牌的意愿。消费者只有对品牌信任才会对企业忠诚。消费者在形成品牌信任的过程中,各种在心理学名词基础上衍生出的概念如品牌感知、品牌态度、品牌情感和品牌人格等是品牌信任形成的基石、保证、纽带及内化。企业可针对品牌信任形成的每一环节实行有针对性的品牌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品牌经济学选择成本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将"品牌溢价"系数注入需求函数模型中,进一步扩展和修正了品牌经济学消费者选择理论;将品牌引入厂商供给函数模型,弥补了选择成本分析范式忽视供给的问题,研究了新的市场均衡。与此同时,以品牌信用度为纽带对厂商的品牌战略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5.
企业增长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理论或模型并不能对选择爆炸式增长条件下的企业永续增长做出很好的解释。在过剩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选择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生存和增长的关键,而品牌又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我们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和企业内部的管理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个企业永续增长的品牌模型。在模型中,品牌品类度和企业品牌策略是企业永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品牌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进而决定企业增长的永续性与企业的销售收入,成为企业永续增长的拉动力量。同时我们对模型进行拓展,分析两种典型的品牌模式,并应用该模型解释企业的动态增长。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偷菜在短时间内迅速流行,广大网民对其趋之若鹜。本文从品牌经济学角度分析网络游戏偷菜快速流行的内在原因,找到其目标顾客,构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模型,论证其品牌的内在驱动力,最后通过品牌持续度模型,证明该游戏品牌会持久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消费者购买前的决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品牌集的演化,包括品牌全集、意识集、未意识集、考虑集、惰性集和排除集等。这个过程是消费者为满足某方面的需求而对市场上的品牌进行的归类,是消费者最终购买的前提和基础。企业的品牌在品牌集演化过程中被消费者归在不同类型的品牌集中,企业应该根据这个过程采取针对性策略,从而提升品牌被消费者最终购买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9.
Three situational factors may directly affect consumers' brand intentions: the likelihood a given situation will occur for the consumer, the likelihood the product will be a part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likelihood that a given brand will be consumed in the situation. Models relating situational effects and consumer attitudes to brand intentions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e literature on situational influences in consumer behavior is briefly reviewed.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参与度理论与社交媒体特点定义消费者社交媒体参与度与它的四个维度:意识、产生情感、产生理性思考、认同。建立社交媒体广告内容分类标准,收集二手数据后使用方差模型分析品牌社交媒体广告内容对消费者社交媒体参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交媒体广告内容类型显著影响消费者社交媒体参与度,新产品内容效果最好,其次是促销、游戏/抽奖、社会责任内容。此研究结果不仅可丰富消费者行为视角的品牌社交媒体广告相关理论研究,也可为品牌设计社交媒体广告内容营销提供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厂商是否建立网络品牌在理论和现实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构建消费者选择模型进行数理分析发现:只有当厂商面对的目标顾客消费单位数量的网络品牌效用大于或等于实体品牌效用时,厂商才有建立网络销售渠道的动机.在此基础上引入交易费用变量构建厂商销售模型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实体品牌厂商建立网络品牌后,若单位网络品牌产品的交易费用大于单...  相似文献   

12.
品牌资产是企业以前的经营活动所赋予品牌的联想及由此带来的独特的市场营销效果。品牌资产产生于消费者的品牌选择 ,消费者往往依据所拥有的品牌知识进行购买决策。建立品牌资产 ,必须从构建消费者品牌知识入手 ,使品牌具有较高的认知度 ,具有强烈的、积极的、独特的品牌形象。企业必须遵循消费者品牌知识形成的规律 ,精心选择品牌元素 ,根据品牌定位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整合运用各种营销传播工具 ,利用间接品牌联想 ,以建立强有力的品牌资产。  相似文献   

13.
构建以消费者自我、绿色消费情境为前因变量及绿色品牌依恋为结果变量的消费者-绿色品牌关系研究体系,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确定了消费者自我、绿色消费情境和绿色品牌依恋的测量量表。在传统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导致绿色品牌依恋的消费者自我与绿色消费情境变量组合,发现消费者自我中的社会自我与理想自我是影响消费者-绿色品牌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且消费者自我与绿色消费情境变量组合对消费者-绿色品牌关系建立的影响具有捆绑效应和互补效应。研究结论为我国绿色品牌关系管理提供了更为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选择,丰富了绿色品牌关系管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品牌共鸣实质上体现了消费者与品牌的一种紧密的心理联系,通过与品牌的情感互动,消费者会感觉到该品牌能够反映自己的情感并且可以通过该品牌为媒介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因此会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依赖,获得较高的品牌忠诚度。让消费者形成强烈的品牌共鸣是企业品牌建设的目标和品牌资产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品牌识别度与品牌传播能力两项指标,表现了品牌和消费者心理、行为之间的互动、多变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构建了品牌识别度与品牌传播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影响品牌识别度与传播能力的指标的权重,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具体评价,并借助于德尔菲打分法,设计了一个基于品牌识别度与品牌传播能力的品牌竞争力二维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苏宁电器"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品牌资产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在频繁爆发的产品危机中,品牌资产是否仍有积极影响?本研究基于两项实验的实证结论表明在产品危机过程中品牌资产是加剧而不是抵御了危机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危机的严重性和群发性特征能够调节品牌资产的作用,并且发现感知期望破坏程度是产品危机中品牌资产对消费者态度变化影响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7.
传统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只考虑了商品数量对效用的影响,而在品牌时代,随着可供选择的多样化,消费者在选择数量之前必然首先对品牌做出选择。我们分两步来构建消费者选择理论:第一步是研究品牌与选择行为,消费者依据约束条件下选择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品牌选择;第二步是数量与选择行为,消费者依据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数量选择。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可以重新构建品牌经济时代较为完整的消费者选择理论。  相似文献   

18.
终端在品牌塑造中的价值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相对于一般广告宣传,终端可以直接传达品牌形象、帮助消费者重温品牌记忆、带给消费者品牌体验、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最终直接促成消费者的购买。本文从外观、内在、相关、动态、服务、整合等六个方面探讨了终端品牌塑造的方法,提升终端的品牌塑造价值。  相似文献   

19.
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我国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表现为 :消费品市场上的商品价位与消费者的市场收入层次错位、名优品牌和知名品牌商品少、城乡消费鸿沟加深。造成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是 :消费品生产的市场定位出现误差、生产技术含量低、市场营销能力不强等。要达到消费品市场均衡 ,必须要做好市场定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推进名牌战略、降低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20.
基于消费者视角,分析了B2B成分品牌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感知付出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测量了消费者知识水平在这一过程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所感受到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越高,其购买意愿越强烈,并且消费者愿意为成分品牌支付高价;消费者知识水平正向调节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而对感知付出与购买意向的关系不能起到调节作用。基于此,成分供应商应重视来自消费者市场的品牌拉力,既要强调成分品牌具备的优良属性,也要强调该品牌能为消费者带来的情感利益,提高消费者对成分品牌价值的认知,使其逐渐转变成高知识水平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