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数学化,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学的数学化提高了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倡导科学”则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那么,通过数学化达到科学化就可能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关于经济学数学化的讨论有着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抵制逻辑实证的思维方式而拒绝数学化是落后于时代的;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上,由批判现代化的弊端,到批判“科学主义”,进而反对数学化,则超越了现实的时代。这两种观念都错在没能找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时空定位。  相似文献   

2.
应倡导经济学的数学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志 《经济学家》2002,(2):114-114
基于当前我国经济理论整体研究水平的低下,提倡并注重数学工具尤其是博弈论方法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工具是必要的.尽管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遭到了部分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经济学的数学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误用和滥用.但经济学的数学化是一个客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兴鹏 《经济师》2003,(9):72-72
文章针对当前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 ,探讨了数学对经济学及其应用领域拓展的贡献和经济学数学化的缺憾。  相似文献   

4.
张真  廖瑞斌 《生产力研究》2011,(10):12-13,76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非常注重数学方法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学数学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少争议,甚至受到了诸多批评。那么,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经济学研究应用数学方法的尺度应该怎样来把握,这是本文所要谈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经济学“数学化”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是否应该“数学化”一直以来在学界没有一致看法。经济学是“人”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因此,经济学不可能数学化,数学只是经济学研究凭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未来的经济学必然要兼容多元方法。只有这样,经济学才能“与时俱进”并适应真实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经济理论才能够真正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有关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化倾向问题已经讨论得比较充分了,但是对于经济学研究中的过度技术化问题则未见深入探讨。其原因在于,一则在数学化和技术化大行其道之时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悖“时代潮流”,二则究竟什么是“过度技术化”也很难有确切的定义。但是,从长期对经济学研究的观察和体悟而言,过度技术化有一些常见的表现,例如,过多的数学化本身就是过度技术化的一种表现;人为地增加研究层次和把问题故意复杂化也是过度技术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运用数学的尺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济学是否“滥用”数学,不应以“量”来衡量,而应该采取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概念,即用了数学是不是比不用数学更好。经济学研究应该有三个层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政策研究。不同层次的研究对数学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其中基础研究对数学的要求最高。不能因为经济现象的复杂性、部分经济学家不用数学同样取得成功来否定经济学数学化,经济学数学化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同时,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也应该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人类的经济活动复杂多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学研究不可能走一元化的道路,经济学更不可能数学化。所以,未来的经济学必然要兼容多元方法。只有这样,经济学才能“与时俱进”,经济理论才能真正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数学化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同时也让经济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学要使用数学,但要坚持方法的多元化,数学只是其中之一,如此经济学才能向经济学本身回归。  相似文献   

10.
目前,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类:一类认为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为经济学的数学化;另一类认为经济学是人文学科,数学化不仅不能使经济学成为科学,反而使其远离科学。本文在充分借鉴西方科学哲学的理论成果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的科学观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进行了考察并得出结论:由于涉及“人”的因素,难以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实现经济学的“科学化”,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学不能用数学工具分析问题,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如何科学地刻画“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对经济学数学化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韦敏 《财经科学》2003,(3):97-99
学科的研究工具,取决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又取决于学科的任务。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经济学要承担的任务决定了它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因此经济学在探索经济规律的时候,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用马克思的话说,“必须用抽象力”来解决问题。正是通过这种抽象力,经济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当代经济学已广泛使用数学作为研究工具,这有利于提高经济学的工作效率,但如果经济学数学化走过了头,也会使经济学失去社会科学的应有特征。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在经济学界长期存在争议,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进行了一场以数学方法取代非数学方法的研究方法革命,几乎将数学方法当作经济学研究的唯一方法,结果导致经济学研究的高度数学化的结果和趋势。在国内,在经济学研究中曾经长期排斥数学方法,但近年来,逐渐出现了将数学方法当作经济学研究的唯一方法的倾向或者主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元化倾向或者主张,经济学与数学到底是什么关系,在经济学研究中,对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应该秉持何种原则,这些是本文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数学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工具,各种研究方法各有其优势与缺陷,基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经济学的性质,在经济学研究中,研究方法的一元化只会危害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应该秉持多元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也谈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是内容极其广泛、极其丰富而现实性又很强的重要学科,必须采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不能采取单一的方法,如所谓“数学化”的方法。经济学必须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还要运用其他一些研究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经济学研究还要开拓创新,勤奋钻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不断丰富经济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科斯的经济学本体观为研究基点,从多角度厘清科斯经济学的实质和内涵,力图澄清学界对科斯关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数学化和理论化、黑板经济学、科斯定理、政府和市场等观点的一些常见误解和偏见,阐述科斯的"生产的结构"研究计划和他对经济学未来的展望;通过比较科斯与贝克尔、布坎南、西蒙、弗里德曼、斯蒂格勒以及奥地利学派等关于经济学核心问题的观点,来说明科斯与主流经济学的复杂关系,进而廓清科斯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应该“数学化”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在国外、在我国,经济学“数学化”的论调,颇为流行,有的在会上提倡,有的撰写论文,有的还出版专著,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代表一种趋势。”我认为,这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在这里,提出一些初步意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然而其他社科领域的学者即便只是随手翻阅一下经济学期刊,也一定会惊诧于其间如此繁多的数学符号和公式推导。数学化,无疑是现代经济学最为直观的身份特征,而在其背后更为本质的,则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形式化。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数学的应用并不鲜见,社会学、历史学中都有借助数学方法对现象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的做法,然而恐怕也只有在经济学中才能够找到诸如“伽马贴现率”这样诡异的文章题目,你很难看出它到底在探讨什么,而它的分析过程也无需依赖于对现象的缜密观察,数学推导解决了一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经济学计算机化这一新观念,从范式角度分析了经济学数学化与经济学计算机化的联系与区别,简介了计算机算法和算法有效性等概念,简要分析了先驱人物和有关机构对经济学计算机化的影响。本文还考察了几种典型的计算机算法对经济理论的影响,分析了计算机对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怎样影响到经济学的发展,推测了经济学计算机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趋势,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经济学家茶座》上经久不衰的话题。这说明事情肯定有其两面性:如果数理方法的广泛应用仅具有合理的一面,而不存在不恰当的一面,就没什么可争论的了。不过,尽管多年以来争论依旧,但争论双方的力量对比、火力强弱、攻守态势则因时、因事、因地而全然不同。以目前的情况看,支持数学化一方无疑占据进攻和强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有一种趋势值得我们关注,这就是不断强化的数学化倾向在拓宽经济学发展边疆的同时,也引致了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之间的现实鸿沟,动摇着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数学的形式主义只是数学的"工具理性",只是经济学方法论中一个细小的"节点"。但就是这个"节点",使20世纪末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改造成为一门无视经济现实的"数学科学"。实际上,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传统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退却与势微并不是因为它被证明比其替代方法提供较少的信息量,而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时尚性与严密性,无法跨越它自身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等学科之间的鸿沟。在这一方法论的转换过程中,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影响我们不能漠视,但决不能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经济模型,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精密的数学公式和繁杂的数学推导.笔者认为并非如此.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系主任雷鼎鸣教授曾经说过,"人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隐含着一个模型."言外之意,大至文章,小及谈话,从思想的初步形成,到反复思考论证,再到得出结论,就已经是一套建立模型的规范.再者,这句话恰好揭示了时下经济学研究的误区:以为建立经济模型就是运用深奥尖端的数学方法论证.其实,构建经济模型,关键在于观点与思想.这是值得当代盲目追求经济学数学化的年轻学者深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