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13,(25):17-17
又到了一年填报志愿的时节,我已在美国度过了自己的本科四年,而我为了选择合适的专业也花了大量的时间思考,为让更多的学弟学妹能够直面挑战和压力,在此分享下我对大学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以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3岁,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  相似文献   

3.
李旭 《中国西部》2012,(6):114-115
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这样总结自己的大学经历:“我不是上了大学,而是被大学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觉到迷茫,而大学毕业生又是如此评价大学教育?我想结合我自身的情况,谈一下对大学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大学学校和教职工人员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培养什么类型的大学生"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大学生"成为了教职工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研究了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并对如何在思政教育中切实渗透"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大学一年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问卷调查,分别从政治态度、思想状况、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取向、学习态度与就业愿望等方面分析了大学新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为引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切实做好入学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1.大多数中国人在美国只能做些技术活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以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3岁,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社会氛围太过功利,不重视自身乐趣。没有养成对读书的热爱是很遗憾的,人生中少了很多乐趣。大学的教育要教什么,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教三件事:怎么读书;怎么写论文;怎么思考。延展一下,像我的学科——社会学,还教怎么做社会调查,自然科学则要教大家怎么做实验。在这儿我就谈两件事:一是怎么读书,二是怎么思考。这倒应了孔子他老人家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带来的是乐趣而非利益怎么读书呢?我想从不喜欢读书开始谈起。我所见到的情况,无论小范围  相似文献   

8.
高教校园在抓好基础专业理论的同时要提高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大学的教体育更加完善、全面、和谐。本文就校园艺术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教校园在抓好基础专业理论的同时要提高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大学的教体育更加完善、全面、和谐.本文就校园艺术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李娜 《东北之窗》2012,(15):102-103
2002年,我从一个对艺术充满美好憧憬和梦想的学生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角色的突然转换,令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忐忑,并夹杂着几许的不安;我热爱大学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热爱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大连,更热爱这个五颜六色、充满无限遐想的城市舞台……时至2012年的今天,10年匆匆流过,回首当年第一次登台的演出情境,禁不住产生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1.
何清华  张程 《新财经》2009,(10):40-40
1946年,我出生在湖南岳阳。1965年,在“文革”爆发前夕,我从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因为我有亲戚在海外,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被下放到江永县桃川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了一名知青。  相似文献   

12.
蓝庆新 《新财经》2009,(10):32-32
1992年,我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那时的大学录取比例大约是5%,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真是在千军万马中拼杀出来的。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脱胎换骨,将来会成为国家干部。因此,社会上将考上大学的人视为精英,国家也在大学招生和教育中贯彻了精英教育的原则。我们这些上了名牌大学的人,更把自己当做天之骄子,给父母争了光。  相似文献   

13.
王继娟  李聪 《黑河学刊》2012,(2):127-129
教育是以育人为本体功能和本质特征的。当今大学生犯罪的案件屡屡增多,显示出了现代教育对人生命的漠视,由此引发了我们对高等教育本体功能的思考。教育要从育人功能出发,在高等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坚持激情与理想的追求,秉承大学精神,实现高等教育育人功能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14.
刘敏  张筠 《中国西部》2012,(36):52-57
当死亡的恐惧如魔鬼的爪子狠狠地攫住了我脆弱的心,当未来显得不可知,我不得不对人生产生了更为深沉的思考,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谁说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一定没有我这样的经历,也没有我们生病这类人的心路历程!2010年秋季,我不幸患了淋巴癌,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教育工作住院治疗。几  相似文献   

15.
正身为教师,需要对教育伦理有足够的思考与领悟。在西南大学邹顺康教授的讲座上提到:教育伦理即是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教育伦理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专业实践的界定,也对教师个人的道德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是对道德理想的要  相似文献   

16.
城镇居民的大学教育收益率估计:倾向指数匹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3),首先使用Probit模型估计了个体上大学的概率,然后运用倾向指数匹配方法估计了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大学教育收益率.Probit估计结果表明家庭背景及地区对个人上大学的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匹配方法估计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相对于高中毕业的教育收益率在79.1%以上,年均超过19.8%.传统的OLS方法估计的大学教育收益率仅为56.1%,低于匹配方法的估计结果.另外,高中组个体的潜在大学教育收益率可能高于大学组的大学教育收益率.  相似文献   

17.
刘洋 《魅力中国》2014,(12):159-159
大学是一个提倡学生自由成长、成才的地方。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教育更应该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的目标,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文科类教学因为学科的特殊性即更注重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因而怎么在这个特殊性的前提下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把互动型教学方法引入大学课堂是一种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大民 《环球财经》2013,(9):38-39
每到大学开学的日子,媒体上都喜欢做个专题,讨论“家长送孩子上大学”。2006年时我写了篇博文《我送孩子上大学惹谁了?》,为这种现象辩护。此后每到临近开学时,我都重发一下,都会得到不错的访问量,慢慢地骂我的少了,支持的多了。有趣吧?批评的声音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指责孩子太娇惯,蔑视家长“贱骨头”;二是上纲上线——中国教育出问题了,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研究型大学应靠研究成果筹资●专业型大学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得回报●技能型大学可对部分专业适当收费最近几年,对于大学定位的偏差和教育产业化的批评不绝于耳,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入思考当代中国大学的出世与入世问题。一些人理想中的大学,是不为世俗所动的超然独立的机构,既不应该为金钱服务,也不应该唯行政导向马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思考的问题。而且,三个领域必须相互渗透,互相影响。本文所探讨的就是通过对家庭教育缺失现状的思考,结合家庭教育拥有的天然优势,寻找大学教育中家庭教育发挥它有效功能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