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科技》2004,(9):35-35
月饼,原来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  相似文献   

3.
农历八月十五夜,一轮皓月悬在明朗如洗的夜空,人们纷纷举杯邀月,共庆一年明月今宵亮的中秋之夜,历代诗人曾谱写过许多动人的篇章,来赞美这轮中秋月.  相似文献   

4.
月饼的故事     
月饼的故事文/荒苇对于月饼中国民间来历有许多传说,其中有两则流传较广泛。一则传说在唐朝,唐玄宗与杨贵妃中秋赏月。在吃糕饼时,唐玄宗嫌胡饼的叫法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一名就流传开来。至宋代,中秋赏月吃月饼之风在民间流...  相似文献   

5.
李实刚 《上海企业》2011,(9):107-107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似乎没有几个节日能像中秋节这样,牵动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对团圆的盼望。在中国人的情感中,中秋总是离不开明月,而诗人更是喜欢借月抒情。 说到明月,首先想到的是李白《静夜思》中的那轮思乡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说来这首诗的意境并不算高,应该说极为通俗。  相似文献   

6.
正"赏明月、吃月饼"的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一种象征。临近中秋,除却月饼的口味之争,月饼的包装也成为了商家营销、朋友圈晒饼的热点。月饼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包装仍是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在兼顾月饼食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今年的月饼包装主要凸显了极简  相似文献   

7.
罗堃 《潮商》2015,(4):89-91
中秋节是汉族民俗及民间祭祀的重要节日,而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谚说:"男不圆月,女不祭灶", 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与几位亲朋好友相约来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相似文献   

8.
中秋节溯源     
中秋节是我国各民族普遍重视的传统佳节,又称“八月节”、“团圆节”,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古人把四季中每一季月份在开头的称作“孟”,其次为“仲”、“季”。农历的八月居“秋”的当中,所以叫“仲秋”,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中秋”。加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流传到民间,人们每逢中秋佳节也有祭月、拜月、赏月的习俗。到唐代后,祭拜月神后,还要赏月、吃圆饼、饮桂花酒等,以示喜庆团圆,故又称“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故事。相传,…  相似文献   

9.
趣说中秋     
渝文 《上海企业》2012,(9):86-87
李笠翁《中秋诗》云:"多情是明月,异地必相亲;莫道无知己,天边有故人。"时光易逝又中秋,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当那海上生明月,冉冉升空的时候,使人不禁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感。据《广州风俗记》里载:"中秋之夕,设酒饼糖果于庭中宴饮为乐,曰赏月。"昔人有诗咏之云:"一二初三四,蛾  相似文献   

10.
伍振 《国土经济》2008,(17):74-75
中秋,是一个思念的节日,月圆之夜总会勾起人们心底最深处的思念,但到哪儿赏月最寄相思?听朋友说,崂山太清水月赏月入选全国最佳中秋赏月地后,去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几个好友相约:白天爬青岛崂山,晚上赏太清明月。  相似文献   

11.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赏月,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以合家团聚赏月为主要内容,寓圆满之意。这一习俗的来源,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据《晋书》记载:“谕尚书镇牛渚,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之俗已盛行。据《开元纪事》:“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池液池望月。”欧阳詹《长安望月诗》序:“八月中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  相似文献   

12.
中秋话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将至,“月饼大战”又将拉响。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元宵吃汤圆,这些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月饼的由来也众说纷纭。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  相似文献   

13.
<正>凉起天末,今夜露白。打开电视,但见各种月饼广告跃入眼帘,预示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正快步向我们走来。月饼原是古人中秋祭月的供品,沿传千年,遂成传统节日食品。现市面上月饼品种繁多,据GB19855-2005《月饼》称,月饼可按加工工艺、地方风味特色和馅料来进行分类,如烘烤类、熟粉成型类,广式、京式、苏式,蓉沙、果仁、蛋黄等等。因月饼主要在中秋节食用,且大  相似文献   

14.
又是一年中秋时,豪华月饼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对豪华月饼的生产无疑是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那么,天价月饼是否已经销声匿迹?中秋前夕,记者调查发现,失去了商场、超市、专卖店这些传统销售渠道后,包装奢华、价格昂贵的天价月饼又另辟新径,在网络上大肆销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外企业文化》2003,(144):U001-U004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四季时令轮转不止,月盈月亏循环不息!一年中最圆的月亮,将在今年中秋夜晚绚光彩,相信2003年的中秋月圆将为您带来今秋别具一格的新体验!  相似文献   

16.
有道是“千里共婵娟”,在欢度中秋佳节时。我国民间普遍有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习俗,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奇风异俗,说来饶有情趣。偷南瓜湖南邵东及福建三明莘口一带有中秋偷南瓜的习俗。当地民谚说;“吃了中秋骂食,必定满得八十。”中秋晚,人们成群结队到园中偷南瓜,但要在仙藤旁放上相当于瓜钱的红包,园主于次日见瓜被偷,拾起红包,还要骂几句,人们说:“不骂不灵。”据说  相似文献   

17.
正篇首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又一个中秋之节姗姗来临。中秋夜,含情脉脉,飘逸抒情,充满温馨;中秋月,圆满明亮,撩人心弦,引人遐思。中秋似一个优美的神话,一年又一年脉脉相传,一代又一代浓情思念。远古的情愫,举家的团聚,都将在这金桂飘香的时刻里呈现、流露……"月饼"承载着无限的美好与祝福,绝对是中秋佳节走亲访友的主角。虽说它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圆圆的饼,其中却有着不小的"学问"呢。  相似文献   

18.
值此中秋佳节之际,为了重树月饼质量新形象、再造中秋新文化,开创行业新风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月饼,我们特此向社会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9.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中秋佳节即将来临。 中国是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送礼之风自古有之。时至今日,中秋送礼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指定动作之一。但是发展下来,送礼的观念渐渐发展成定势,亲友同事之间不外乎就送送月饼和水果,有的就送送茶烟之类的。其实有很多时候,大家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中秋送礼除了联络彼此感情以外,是否可以为家人、朋友送上一份特别有心意的礼物?即使不是很贵重,但是关键在于心意无价。  相似文献   

20.
《上海企业》2012,(9):88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南方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