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从成本角度对会计行业守信与失信所带来的付出与损失进行了分析,从单位内部和社会两方面对会计诚信成本的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预期失信成本小于真实失信成本,更小于理性失信成本,致使信用缺失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经济主体的失信行为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复合价值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信息与信用的关系、失信成本与信用的关系可以发现,应从增大失信成本入手,使经济主体共享信用信息,并依靠市场、政府和协会的联动来破解失信难题。  相似文献   

3.
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然而,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却较为严重。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顽疾”,因此,加强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净化会计执业环境,才能为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诚信不仅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会计诚信不单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诚信,也是企业诚信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更是社会信用问题。本文就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和信用缺失的分析以及对会计诚信的强化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是诚信行业。会计诚信问题是当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突出问题。本文就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会计诚信体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建立诚信制度治理金融会计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了金融会计诚信现状和弊端,从客观环境、会计本身缺陷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几方面分析了缺乏诚信的原因,并针对这一原因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培植信用文化、培育信用市场、强化法制、强化监管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建立诚信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影响会计诚信度和公信力的内部执业环境,而社会、法律和人文等环境为其外部影响因素.应通过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戒机制重塑会计行业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会计界面临的信任危机,如何重塑会计诚信,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当前会计界及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在明晰会计诚信的涵义后,从产生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入手,提出了一些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管理层这了追求物质利益、筹措资金和虚假纳税申报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因,而社会审计的非独立性、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身份局限性是其外部条件.本文从企业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采用加强会计行为主体的管理、建立信息档案、提高造假风险与成本等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过党和政府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社会的诚信缺失问题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但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制度还处于完善的过程中,失信问题有所抬头。本文在阐述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并提出了建立诚信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过党和政府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社会的诚信缺失问题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但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制度还处于完善的过程中,失信问题有所抬头。本文在阐述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并提出了建立诚信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国民经济为依托的新兴产业,保险市场诚信体系也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我国信用体系基本情况和现阶段我国失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借鉴国外信用管理经验,集聚社会力量,尽快构筑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保险行业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全民诚信意识,倡导社会诚信文化和企业诚信文化,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纳税信用问题反映了纳税人的诚信纳税动机,提升公民的纳税信用需要合理的激励制度安排和配套措施来完善。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验证了便利的税收服务、对诚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公开政府支出信息、公开纳税人的纳税信用、对失信纳税人的惩罚机制以及较好的社会纳税信用环境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均有利于显著提升我国纳税人的纳税信用倾向,并由此构建我国纳税信用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4.
摘要:探讨政务诚信的内涵、外部性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涵与机制,分析比较政务诚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系,认为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决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的标杆。应确立诚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导位置,建设国家政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体系,强化对政务诚信的失信惩戒。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失信现象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的一种暂时现象。随着市场的成熟化,诚信也经历着种种嬗变:由被视为传统美德向被当代人认可的现代理论道德过渡;由囿于特定圈子的狭隘主义诚信向普遍主义诚信延伸;由单纯的道德价值向包含经济价值的复合价值转化;由观念意识的存在方式向规范、规则和系统的约束机制转化。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征信机构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准则、制度等,搜集、加工处理并且向社会公开提供企业或单位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的会计信用信息的一个涵盖全社会的操作系统.本文将阐述会计信用治理的必要性,并分析其制约因素,从而探讨我国会计信用治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会计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准则,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失信的根源,提出了治理整顿会计失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谈会计诚信与会计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诚信的作用、现状及重塑会计信用的方法:提高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处罚力度,建立民事赔偿机制;组织单位法人代表学习有关的会计法令法规;设立专门机构受理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成立专门会计机构实行会计委派制或实行会计核算中心;继续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金融诚信问题凸显。分析我国金融诚信问题的现状和生成机理,认为今后应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构建信用文化体系;强化立法和法律监管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金融诚信制度等,以构建我国的金融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制度约束弱化是我国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缺失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的表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和约束的弱化。因此治理诚信缺失的关键在于强化制度对经济人的行为约束,即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契约精神,培育诚信意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