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抗静电剂是一种为了缓和或防止高分子材料产生静电而添加的涂饰剂,目前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而由于静电积累导致短路、火灾甚至爆炸事情并不少见,因此采取一定措施消除静电受到全球重视,抗静电剂研究、生产与使用十分活跃。●抗静电剂种类抗静电剂主要是一类表面活性剂物质,按使用方式可以分为外部抗静电剂和内部抗静电剂两大类,外部抗静电剂基本要求是牢固结合在树脂表面、抗静电效果好、适应多种环境、不污染制品和环境;内部抗静电剂要求与树脂相容性好、不影响树脂物理性能、抗静电性能高且持久、耐热性好能经受住树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玻璃纤维常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种类、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抗静电剂在玻璃纤维中的应用,特别是抗静电剂种类、环境湿度、环境温度、表面浓度及其他浸润剂成分对抗静电剂抗静电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罗俊 《化工管理》2016,(1):136-136
针对高分子材料阻燃抗静电改性的研究进展问题,本文首先从抗静电剂的基本作用机理和不同抗静电剂物质对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影响两个方面对抗静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展开了简要分析,之后围绕阻燃剂与抗静电剂的选取以及复合运用技术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β晶型聚丙烯在共混物中的含量,改善聚丙烯的机械性能、热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实现聚丙烯专用化和功能化,对成核剂种类进行了筛选,并分别考察了成核剂、成核剂用量配比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成核剂及其用量对聚丙烯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成核剂为联二萘酚磷酸化合物(BPA)/聚苯磺酸树脂支载的联二萘酚磷酸化合物(PBPA)(质量比为1∶1),其用量为0.3%(质量分数)时,改性聚丙烯的雾度为15.0%,弯曲强度为44.3 MPa,弯曲模量为1.37 GPa,拉伸强度为40.7 MPa,冲击强度达34.0 kJ/m2;用改性聚丙烯制备的输液瓶灌装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不影响药液质量;改性聚丙烯输液瓶的透明度增加,方便了药液不溶物的检测;改性聚丙烯输液瓶的低温抗裂性增强,解决了冬天运输注射液输液瓶易破裂的问题。相较聚丙烯原料,改性聚丙烯的各项指标均大幅提高,可用于制备多种高性能聚丙烯制品。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腈(PAN)中含有大量的疏水性基团,因而聚丙烯腈纤维(腈纶)吸湿性差,极易产生静电,不仅影响腈纶纤维的加工性能,而且降低了织物的服用性能。在腈纶纺丝原液中添加抗静电剂是赋予腈纶抗静电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以自制的白色金属氧化物复合导电粉为抗静电剂,与腈纶纺丝原液共混,研究了这种抗静电PAN溶液的流变性能,以期为纺丝工艺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纺织经济》2002,(12):15-19
多功能毛条是指阳离子和染抗静电涤纶和异形抗静电涤纶毛条。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通过改进异形喷丝板的结构、抗静电剂的添加方式和优化工艺过程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共混和不同异形截面的混合物。制得了抗静电和抗起球性能优良的异形抗静电涤纶毛条.两种毛条纤维的物理性能接近羊毛。纺织性能良好.织物仿毛效果好,部分产品已经出口,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异丁酰氯又名氯化异丁酰,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异丁酰氯与苯在AlCl3催化下可合成苯基异丙基酮,是新一代光固化涂料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l-苯基丙酮的重要中间体。α-溴代异丁酰氯也是农药和医药方面的重要中间体,而且可以作为替代α-溴代异丁酰溴的产品用在头孢类菌素药物中,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减少三废的污染,改善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8.
面料经纱采用32s/2全棉纱;纬纱采用32s/2全棉纱;并在纬向公分距离掺入一根抗静电特种纤维,织物采用3/1直贡组织在剑杆织机上交织而成,染整工艺别具匠心。布面美观迷人,它与全棉直贡面料相比,除具有柔软、挺括、透气、易洗、舒适等共有特点外,而且牢度强、悬垂好、抗静电特强为其他面料所不及。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研究3号喷气燃料理化指标间相互关联性规律,结合实验数据从烃类组分、含硫化合物、酸性物质、酚类物质、抗静电添加剂等因素着手,对其理化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燃料中密度、黏度、闪点,10%和90%回收温度等理化指标由于受到燃料中烃类组分的影响,随着芳烃含量的减小也随之减小;电导率和水分离指数由于受到抗静电剂影响,随着电导率升高,水分离指数有降低趋势,其他指标因受到指标类别、实验精度、实验误差影响没有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采用间歇工艺生产的聚丙烯,受工艺影响,取热困难,一般情况下使用活性较低的催化剂,生产的产品弯曲模量低,只能应用于塑料盆等低端领域。实验通过筛选催化剂、同时添加高效成核剂,可生产高弯曲模量聚丙烯专用料,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家电等高端领域。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以MgCl_(2)为载体的TiCl_(4)催化剂A、NA-21成核剂用量为1000 mg/L时,此时生产的聚丙烯弯曲模量可达2055 MPa,同时保持较好的冲击性能,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8 kJ/m^(2),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了一种高碳 Cr Mo V合金抗磨铸铁 ,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和变质处理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冲击韧性 ,耐磨性优于Km TBCr15Mo3合金抗磨铸铁。  相似文献   

12.
孙忠秋 《电力技术经济》2011,23(11):58-61,69
电袋复合除尘器集合了静电除尘和袋式除尘的优点,能够长期、高效、稳定地运行;对电袋复合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及袋式除尘器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压静电捕获油烟装置解决严重困扰城市居民生活的油烟污染问题,阐述高压静电捕获油烟装置的工作流程和原理,其不仅可以安全、高效地去除油烟,并减少油烟中有害气体成分,与其他油烟净化设备对比价格适中、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The potential for dust explosion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n pneumatic Conveying systems has been reviewed. The importance of lab testing to determine electrostatic charging of powders in contact with 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is illustrated. Correlation of predicted voltage fields (from lab testing) to full scale is good. With the voltage field information, ESD potential at various parts of the pneumatic conveying system can be determined (primarily in receivers, silo and separator).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几年组织工程用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技术及研究成果,传统技术包含微球烧结法、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热致相分离/冷冻干燥法、静电纺丝法、快速成型法等;超临界技术包括超临界CO2发泡法、超临界CO2乳剂制模法、超临界CO2静电纺丝法、超临界辅助相分离法、超临界CO2溶剂去除法、离子液体聚合物混合干燥法等。重点评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组织工程用三维支架制备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电势能公式和带电导体的一些性质,推导出了静电场的能量公式,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静电场能量公式的一般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戊糖乳杆菌、瑞士乳杆茵、干酪乳杆茵等7株益生乳杆茵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发现,7株乳杆茵均耐受多种抗生素。对戊糖乳杆茵LP-B耐四环素基因(tetM,tetS和tetW)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四环素耐受基因不位于基因组DNA上,是否存在于质粒上及其该基因的转移性等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插销试验法研究了焊接条件——钢材种类、扩散氢含量、预热温度和后热温度对航空常用三种高强钢30CrMnSiA、30CrMnSiNi2A和40CrMnSi MOV HAZ 冷裂倾向的影响,并通过断口扫描分析探讨了焊接条件对 HAZ 断口形貌的影响。试验证明,焊接条件改变,HAZ 的冷裂倾向和断口形貌均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制的抗菌防臭添加剂,通过纺前在线注入方式,使抗菌防臭添加剂与腈纶纺丝原液在纺前实现充分混合。试验结果表明,抗菌防臭添加剂的加入对纺丝过程无不利影响。抗菌性能测试表明:由在小试和中试纺丝试验基础上进行的工业化生产所得到的抗菌防臭腈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抗菌性能非常优良,具有广谱抗菌性能,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且对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600MW火电机组静电除尘器节能技术改造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静电除尘器是火电厂烟气实现环保达标排放的重要辅助设备,也是电厂的高耗能设备之一。介绍了静电除尘器新型节能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该节能技术在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4号600MW机组静电除尘器改造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