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蔗渣纤维沥青路面应用技术在陕西西安凤城四路试验路段成功铺筑。试验路所用的纤维全部由甘蔗在制糖后回收的蔗渣二次加工而成。通过掺入蔗渣纤维,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疲劳性能均有效提升,从而提升了路面的耐久性。"蔗渣纤维产业化制备技术及其在沥青路面工程中的示范应用"攻克了蔗渣纤维加工工艺、表面复合改性、混合料设计等技术难题,成为重点打造的绿色道路技术之一,可以有效促进传统农业和交通建设两类行业的技术融合,实现了废弃物的高附加值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长,路面性能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急剧衰减。为恢复沥青路面性能,本文依托实际工程对超薄磨耗层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研究,通过高低温试验和抗滑性能试验对试验路段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车辙试验稳定度结果与低温弯曲应变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且路面抗滑性能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外的大量研究以及路面病害分析及力学分析发现,在整个路面结构中,面层以下5cm至10cm的区域(中面层)发生车辙病害的程度最大,这主要是由于中面层在整个路面结构中温度最高,而且承受的剪应力最大。因此,近年来中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普遍提高了对中面层的重视,并采用改性沥青以及掺加纤维等改善方式来提高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本文结合吴江市七铜线下面层实体工程(共两层),探究掺入AP—8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微表处是一种路面罩面技术,具有高抗滑磨耗、抗滑性能的特点。合理用量的纤维能够显著提升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滑性能、抗剥落性能和耐磨耗性能。采用MS一3型级配时,推荐最佳纤维用量宜为0.2%。添加环氧树脂,有利于提升微表处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随着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其抗剥落性能不断增强,从适用性以及经济性方面考虑,建议环氧树脂的用量宜控制在2%以内。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国内的高速公路隧道尤其特长隧道的路面铺装,主要是采用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形式,水泥混凝土道面在隧道内潮湿的情况下使用不易发生破坏,耐久性能较好。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运输车辆数量在急剧增多,尤其是纵坡较大较长的隧道,突显出了很多缺点,主要包括隧道中的刚性路面和沥青路面的行驶差异性很大、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较快、平整度差、噪声大、容易扬尘、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环氧沥青凭借其优良的高温稳定性能和强度特性,在我国多跨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取得了成功应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开级配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排水、降噪和防滑等功能特性,本文选择环氧沥青作为胶凝材料,形成OGFC-4.75和OGFC-13沥青混合料。采用渗透性能试验、摆锤试验和吸声系数试验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功能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OGFC级配混合料粒径越大,渗透性能越好,PG64的渗透性能略好于环氧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结合料的路面抗滑性能优于PG64沥青结合料。吸声系数测试表明,环氧沥青可以改善降噪性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修建SMA路面一直在添加各种纤维,木质素纤维、聚合物纤维是目前最盛行的两种纤维产品。但添加这些纤维效果究竟怎么样,厂家、专家和用户各有各的说法。总体说来,我们对其路用性能、纤维本身和生产工艺尚缺乏足够数据支撑和充分的掌握,还有待于科技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我国第一条SMA路面是1992年铺筑的被誉为“国门第一路”的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该路表面层5cm采用经过调整的SMA—16级配,沥青结合料采用4%PE 2%SBS综合改性盘锦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了0.4%的石棉纤维。对这条高速公路如何评价,目前国内专家仍有很大的分歧。有专家认为,相比于其他早期损害非常严重的高速公路而言,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一直没有进行大修,应该是一条非常成功的道路。也有的专家认为,在没有任何超、重载车辆行驶情况下,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同时采用SMA、石棉纤维和改性沥青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木质素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沥青作用,聚酯纤维吸附作用和加强作用兼而有之,这是这两种纤维材料最基本的物理特性,但为什么添加它们后对SMA路面性能改善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呢?公路行业的专家一直在寻找着其中的缘由,也许复合材料领域的知识能给这个问题圆满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纤维碎石封层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本文结合具体项目,就纤维碎石封层的使用材料,沥青、纤维和碎石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该项目的施工工艺作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碎石封层后,路面渗水系数下降了41.6%,同时摩擦系数增大了27.7%。防水性能和抗滑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依托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工程,对比振荡压实与常规振动压实工艺在压实后的应用评价指标.试验结果显示,在路面的抗滑性能上,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并且振动压实略好于振荡压实;在薄层桥面混凝土碾压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能上,两种方案均能达到规范要求,但在均匀性方面,振荡压实要优于振动压实;在压实的有效时间上振荡压实此振动压实长,且压实效率和压实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耐久高渗透预养护再生封层技术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在广深高速沥青路面工程中选取了试验区段和对照区段。通过对比各项检测指标后发现,耐久高渗透预养护再生封层可大幅改善原有路面老化沥青的路用性能,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沥青路面的抗渗水、防滑性能及平整度,保证交通安全,提升驾驶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SMA沥青混合料在公路路面中的应用,本文结合项目实例,从SMA的原材料、施工工艺、路面性能等角度阐述了该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应用SMA-13的路面平整度平均值为0.52,远低于0.8的规范要求,构造深度平均值为1.08,较原路面AC-13构造深度0.79增加了36.7%,而摩擦系数69.9较57.8增大了20.9%,说明采用SMA路面施工技术后,路面平整度良好、抗滑性能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高温多雨地区的新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裂缝、坑槽、抗滑性能衰减较快等早期病害,对出行安全及行车舒适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沥青混合料是造成早期病害最为显著的因素。为了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减少路面早期病害的发生,本文采用高温抗车辙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表面构造深度试验,通过实验研究了掺加聚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AC-13C、SMA-13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  相似文献   

13.
公路沥青面层是位于公路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交通运输对高速公路运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沥青路面具有其他路面所不具备的优点,如路面不会出现接缝、车辆经过产生的噪音低及较强的抗滑性能等。所以,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有90%的路面是沥青路面。然而,在高速公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承载的重量过大、车辆过多等原因,导致路面使用性能逐渐下降,出现病害,更为严重的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必须做好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为揭示玄武岩纤维对SMA沥青混合料温度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首先确定级配优化后的SMA沥青混合料最佳纤维用量,设计三种对比试验:不掺加纤维,掺加木质素纤维,掺加玄武岩纤维,依托小梁弯曲试验及车辙试验,评价SMA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掺加0.15%的纤维可以有效地改善SMA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其中:掺加0.15%的玄武岩纤维对SMA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及高温抗车辙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脱硫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本文将不同用量的聚乙烯(PE)添加至脱硫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中,并基于高温车辙、低温小梁弯曲、浸水马歇尔及冻融劈裂等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PE对脱硫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E的掺入能够增强脱硫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以及抗水损害能力,有利于改善其综合服役质量及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沥青混凝土(AC)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提升道路沥青路面性能。本文结合施工案例,简要介绍了该案例路面的原料制备和具体施工工艺,同时提出了一种提高道路沥青路面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加0.3%含量的玄武岩纤维时,沥青混凝土性能提升最佳。  相似文献   

18.
<正>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新型的可渗透路面,一般情况下孔隙率可以达到20%。对于降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可以通过孔隙排到路外,因此这基本上消除了轮胎溅水和水滑的问题,从而可以有效地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孔隙的存在也能有效地降低噪音。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抗滑性能,同时能降低噪音,具有非常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公路施工建设中广泛应用。该工程为某一公路施工建设项目,公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按双向六车道进行设计。该公路的某一段路面采  相似文献   

19.
修建SMA及OGFC沥青路面一般都需要添加一些纤维做吸油及增强剂,我国修建第一条SMA路面时使用的是石棉纤维,但由于石棉纤维环保性差.对操作工人健康危害大,所以很快就被其他纤维所代替.现在主要使用木质素纤维和聚合物纤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材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科学工作者发现木质素纤维及聚合物纤维等有机纤维  相似文献   

20.
创新     
正安徽高速养护采用超薄磨耗层技术近日,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在庐铜高速进行了超薄磨耗层养护施工。该技术具有抗滑性能好、行车舒适、抗磨耗、工期短、开放交通早、改善平整度、降低路面行驶噪音、施工中不影响正常交通和费用低等优点。超薄磨耗层施工后,路面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后期将对该技术使用效果进行持续跟踪观察,做好后评价工作。内蒙古交通运输科技项目通过鉴定验收近日,内蒙古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基层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和"沥青混合料现场热再牛应用技术研究"通过了鉴定验收。两个课题分别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