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 跨国企业的跨国兼并活动始于二次战后的50年代,最初限于少数早期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90年代以来跨国企业又掀起了跨国兼并的新高潮,1992年全世界企业兼并和收购交易为1810起,交易总额达726亿美元,比1991年的544亿美元增加了34%。在美国以电讯、电器、航空、机械制造业为重点的企业兼并方兴未艾,1993年的兼并交易额已突破200亿美元。在欧洲联盟(原欧共体)内部1992年被兼并的企业达1850家,比上一年增长50%。这些兼并活动  相似文献   

2.
企业兼并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一种战略选择,近年来企业兼并呈现强强联合、跨国兼并的新趋势。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域不断扩展,为了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以迎接全球化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企业兼并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一种战略选择,近年来企业兼并呈现强强联合、跨国兼并的新趋势。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域不断扩展,为了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以迎接全球化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世界企业兼并潮陈化冰郝庆华1995年以来,国际企业为了适应竞争和管理的需要,开始了大规模企业兼并活动。据美国证券资料公司公布的统计资料,1995年全球发生兼并企业17200件,涉及资产重组8660亿美元;1996年发生兼并企业22729件,涉及资产重...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跨国并购成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方式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量为122.61亿美元,其中,通过跨国并购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达65亿美元,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净流量的53%。2006年以兼并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投资额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有47.4亿美元,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方式。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一、跨国并购是最近一轮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过去的十年中,大多数国际生产的增长是通过跨国的兼并和收购(包括由外国投资者收购私有化的国有企业)而不是通过新建企业完成的,通过并购完成的交易额已从1987年的不足1000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7200亿美元。在所有的跨国并购中只有不足3%被正式确认是兼并,其余的都被认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引进外资的力度不断加强,领域逐渐扩大。近几年,国外对华投资额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引进外资的第二位。从国际投资环境来看,全球跨国投资持续增长,全球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跨国投资金额从1995年的3287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1万多亿美元,国际跨国投资的方式也逐渐采取并购、兼并的投资方式,其投资额已超过了“绿地投资”的数额。纵观我国的吸引外资,主要投资方式仍以“绿地投资”的方式为主,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这种与全球跨国投资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已加入WTO,按照WTO的一般原则和争端解决程序,国家对经济政策必将进行重大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和国际市场秩序。企业兼并也是如此,必须适应入世以后市场竞争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秩序。企业兼并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但由于过去企业兼并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使兼并企业不能形成竞争优势,为规范企业兼并,使之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保证企业择优选择兼并和被兼并对象,必须建立统一规范的兼并市场。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企业兼并的非市场化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兼并源于政府的推动,在我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政府对于企业兼并的兴起和发展确实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企业兼并从本质上来说应是一种市场行为,通过兼并,被兼并方企业的产权转让给兼并方企业,并获得一定的补偿。企业兼并是企业特别是兼并方企业为实现其企业目标和经营战略而采取的行动。如果把企业兼并作为一种政府行为,甚至是作为政府解救亏损企业、搞活困难企业的基本途径,那么企业兼并往往会背离兼并活动的初衷,难以实现企业兼并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兼并行为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市场行为,在成熟的市场里企业兼并以及通过兼并形式形成的强强联合更为常见,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际社会中参与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快速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兼并或者收购的形式快速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提高方式。同时,国内企业的兼并与收购也能够巩固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市场地位,因此,企业在具有充足资金的情况下,通常会进行有针对性的企业收购或兼并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一、世界企业并购热潮及轴承行业经典案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企业并购潮风起云涌、规模宅前,“产业全球化”之势锐不可挡。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企业兼并史上超过10亿美元的兼并案例非常罕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大型上市公司成为兼并的主角,金额动辙在百亿美元以上的兼并案例比比皆是,到了2000年,兼并金额超过千亿美元已时有所闻。如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为世界媒体巨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管理创新的一种形式,世界范围内企业兼并和收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增长着,企业并购的价值从1990年的两千多亿美元突增到1995年的近一万亿美元。有关企业兼并产生的动因,人们曾提出多种解释理论,其中较为完善的观点有:马克汉姆、索尔特(1995,1980)的  相似文献   

13.
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有了较快的发展。截至1997年,我国企业累计的境外直接投资达60亿美元,境外分支机构达5000多家,跨国经营的市场扩展到近140个国家和地区,跨国经营的行业也从单一的贸易拓宽到整个三大产业。随着跨国经营的发展,我国企业的国际营销开始从传统的出口营销进入跨国营销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全球的兼并浪潮再次风起云涌。1996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超过一万亿美元,而1997年全球企业合并活动交易金额达一万三千亿美元。而且这一轮兼并浪潮与80年代的相比,带有新的特点:规模更加庞大,交易总额几乎翻了一番;同行业之间的兼并更为流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一年中,西方企业界的兼并浪潮可谓是一 浪高过一浪。企业兼并虽然曾于80年代初在西 方国家掀起过波澜,但那时大多是大鱼吃小鱼,目的是攫取被兼并企业的利润,追求短期效益,而1995年的兼并则基本上是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企业之间的兼并和合并大多是从发展战略考虑,为的是提高在21世纪的竞争能力以及在竞争中确立战略优势。据有关资料,1995年西方企业间用于兼并的金额估计将创700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可以这么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经济加速国际化、区域化和垄断化以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6.
国外企业兼并文化整合模式与选择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薛涛 《商业研究》2003,(1):155-158
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都在进行企业兼并,但是兼并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忽视企业文化整合、文化整合失败是企业兼并低绩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首先阐述了国外企业兼并文化整合理论的一些研究成果,然后结合我国企业兼并中的整合实践,探讨提高我国企业文化整合成功率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兼并源于政府的推动,在我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政府对于企业兼并的兴起和发展确实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企业兼并从本质上来说应是一种市场行为,通过兼并。被兼并方企业的产权转让给兼并方企业,并获得一定的补偿。企业兼并是企业特别是兼并方企业为实现其企业目标和经营战略而采取的行动。如果把企业兼并作为一种政府行为,甚至是作为政府解救亏损企业、搞活困难企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日益活跃,呈现上升趋势,跨国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也快速增长。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通过阐述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特点,分析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如对目标企业缺乏科学全面的信息评估、跨国并购主体整合能力不足、跨国并购成功率不高,进而提出加强与东道国的沟通;提高对海外市场信息的评估质量;加强事前战略策划和整合中的人才参与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企业兼并的非市场化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兼并源于政府的推动,在我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政府对于企业兼并的兴起和发展确实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企业兼并从本质上来说应是一种市场行为,通过兼并,被兼并方企业的产权转让给兼并方企业,并获得一定的补偿.企业兼并是企业特别是兼并方企业为实现其企业目标和经营战略而采取的行动.如果把企业兼并作为一种政府行为,甚至是作为政府解救亏损企业、搞活困难企业的基本途径,那么企业兼并往往会背离兼并活动的初衷,难以实现企业兼并的经济功能.如果政府采取行政手段与行政干预,实行行政性的"撮合"和"拉郎配",势必影响和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既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一些优势企业因行政命令背上劣势企业的包袱后,会造成经济效益滑坡,甚至有被拖垮的危险.因而,企业兼并活动中政府的盲目干预行为,很容易给企业兼并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这方面的例子已不鲜见.  相似文献   

20.
一、跨国并购的基本情形与一般程式 跨国并购形式多样,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产权制度多种多样,并购企业所处情形多种多样,由此引出跨国并购所取形式的多样性.粗略地浏览一下近一、两年以来见诸媒体报道的中国企业参与的跨国并购案例,至少可以归纳出7种情形:中国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外国企业;中国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企业在华子公司;中国国内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中资企业;在华外资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中资企业;在华外资企业彼此兼并或收购;外国在华子公司收购或兼并中国国内企业;在华外资企业子公司收购或与境外外国子公司合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