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影 《全国商情》2007,(7):107-108
从农村金融体系应发挥的有效功能角度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我国应建立以商业金融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为辅,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的、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规范和完善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目前,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以及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等,因此,规范和完善农村民间金融,必须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建立农村民间金触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3.
供给型金融抑制、农村社会资本和农村金融需求共同催生了农村民间金融的产生。农村民间金融能够提高农村资金的配置效率,已经发展成为农民、农村经营组织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但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限制和农村民间金融自身的缺陷约束了农村民间金融进一步发展。作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供给的必要补充,农村民间金融应该被纳入国家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下实现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金融机构特色各异、形式多样,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各类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之间的区别和特点进行细分,更好地把握它们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需求视角出发,以浙江地区为例,通过对三种典型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进行比较,确定各自的市场定位,从而使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各司其职,分别服务于不同各类的客户、不同层次的市场,共同组成了一个业务多层次、产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村小型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5.
陈晓红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5(6):F0003-F0003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然而,在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上,或许是历史积弊过于沉重,从最大限度满足农户和农村其他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的资金需求角度看,我国现阶段尚缺乏一个完整意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以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虽然存在,但由于受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农户经营能力和道德认识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追求资金效益的企业化行为,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信托投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其业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此而言,完全意义上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我国尚未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金融生态理论为基础,围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展开分析,通过对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动力源、内在动力源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分析,探寻农村金融生态优化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针对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战略联盟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金融的重新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村金融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在重新审视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时,不难看出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功能正呈现出不断弱化的趋势,农业银行已经在自觉地退出农村金融领域。我国农村金融应该在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民间金融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农村信贷市场风险仍然较高,服务体系单一,民间金融被严格管制;信用社行政干预、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农商行业务重心偏离农村,涉农不良贷款比率较高;县域资金流出现象严重等.要研究设计能盈利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和农村资金在县域充分利用的机制;要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组建村镇银行;把合作金融交给农民,实现农民的自我金融服务;探索以县域为金融服务区域、以农业银行为主导的中心银行体制;建立县域农村金融监管新体制,设计农村金融服务的正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小康的关键, 但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缺陷, 影响了金融支农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认为,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创新, 重点是重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 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 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 规范民间借贷,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实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金融创新,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六维度分析方法描述我国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的具体状况,认为金融排斥会导致城乡二元化加剧,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受限,社会排斥加深,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种状况源于金融机构自身商业性要求以及中部农村地区地理区位分布不利、经营效益较差等。今后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走有“农村特色”的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以缓解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状况。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农村金融生态多样性缺损,金融生态断裂,影响了金融生态整体功能的发挥,增加了金融生态系统风险。因此,必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恢复金融生态的多样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实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减少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内风险。建立农业保险体制,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减少金融生态的外部性风险,促进良性农村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12.
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求失衡.在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需求产生金融排斥性的情况下,要消解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形成借贷关系的重要障碍,就需要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或者在经济落后、自然关系仍占很大比重的农村地区引入具有金融包客性的金融中介,如继续扩大乡镇银行的试点范围,成立社区性金融组织或将现有农村信用社改造成社区银行等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大、消费结构层次低,需要公共财政支农支出的支持和引导。论文从产品"供给""、需求""、价格"三个方面,阐述了财政支出促进农村消费的作用机制。从调节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提振农村居民消费信心;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财政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功能范式”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配置和风险管理应同为农村金融的基本功能,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功能异化、缺位及缺失问题,据此提出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的优化路径及配置策略应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螺旋互动等。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增长,伊斯兰银行特有的产业结构和宗教基础,使得对其监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伊斯兰金融服务委员会倡导的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审查、市场约束、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等五方面的监管标准和技术要求,对于防范伊斯兰金融风险,促进伊斯兰金融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伊斯兰银行业在监管标准和制度、多重身份混同等方面面临着诸种挑战,伊斯兰金融服务委员会及其他组织正致力于普通金融有益补充的伊斯兰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基层人民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要把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六大服务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以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加强对辖内金融改革的指导,重构支农金融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调查研究和监测分析,找准切入点,努力探索基层人民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进一步加强金融稳定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金融保证.  相似文献   

17.
李刚 《当代经济管理》2014,36(12):89-92
城乡正规金融资本错配严重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正规金融资本错配的主要表现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给错配、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较难以及农村金融总体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干预、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农户政治经济弱势是导致城乡正规金融资本错配主要原因.而坚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强外部金融监管,加强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业务的引导,大力完善农村金融环境,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完善三权抵押融资等将有助于缓解城乡正规金融资本错配,助推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论改革开放30年之缩影:农村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经历了建立单独的农村金融、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成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四个阶段。相对城市而言,农村金融发展依然滞后,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表现为农村金融的结构和运作机制存在缺陷,服务设施差、机构网点覆盖率低、服务手段落后、产品单一、贷款难等问题依然存在,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还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